張嘉良 山東東阿方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屋面滲漏主要出現在建筑物的穿屋管道屋面結構部位、落水口部位以及混凝土與砌磚體交匯處(如女兒墻建筑物裝飾結構體等)。當出現屋面開裂現象,則說明建筑物的防水工程幾乎失去應有的功能。就建筑物防水工程而言,其基本上是由兩道防水層組成,其一為建筑防水;其二為結構防水。因此分析建筑物屋面滲漏問題,需要從各方面進行綜合分析。
現階段,個別施工企業所應用的屋面防水材料性能不佳,自身穩定性不足,使用壽命較短,無法呈現更好的防水性能。受此影響,材料處于高溫或低溫環境,極容易出現破裂問題,影響整體防水性能。更為重要的是,隨著城市酸雨問題越來越明顯,防水能力差。另外,從實際施工過程中也能看出,部分施工單位為控制施工成本,選擇一些價格低、質量差的防水材料,很難確保建筑自身的防水性能。劣質防水材料中部分還含有毒有害物質,很容易污染環境,同時也會讓用戶的生命健康受到嚴重威脅。
(1)在建筑工程設計過程中,未能做到防排結合的問題。在建筑物整體結構中,屋面為最大受水侵襲部位。為此,在建筑物防水工程設計期間,既要考量防水,亦要考量排水。設計人員需要在設計過程中將屋面排水問題納入防水設計考量范圍,即科學合理地設置屋面建筑物的排水體系,如排水實施方案、坡度的選擇、落水口位置等,以應對各種水情對建筑物的侵擾。
(2)未能加強屋面結構鋼筋混凝土抗裂能力的問題。屋面結構屬于剛性防水措施,如果未能充分考量溫度差異較大情形下的鋼筋混凝土變形因素,就會導致結構板的抗拉受力出現問題,進而會造成混凝土收縮及因溫度差而形成裂縫。
(3)建筑物屋面重點部位及細部結構處理失當的問題。因建筑造型與功能需要,建筑物屋面造型多樣且結構節點偏多,為此會較難處置防水層接頭與收口封閉。特別是在一些較為特殊的部位,如陰陽角、落水口與變形縫等,需要進行防水層特殊處理。但如果處理不當,則會造成接口或封口不嚴謹,形成屋面滲漏的薄弱環節。
對于當前的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來講,剛性防水屋面的施工技術應用主要是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選擇兩道防水層,分別是隔離層以及防水層,保護層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進行格縫處理。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為了能夠使屋面防水保護工作得到真正保障,不能夠對隔離層進行破壞,因為如果一旦隔離層破壞,那么防水層本身的作用發揮也會受到影響。而且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對于剛性防水層來講,其本身和結構層之間的設置也需要進行重點強調,應當布設砂漿隔離層,從而保證隔水層與隔離層之間的分離更加科學合理。
實際柔性防水層施工工作的開展,主要采用的方法有熱熔法和冷貼法。其中,冷貼法技術操作需在屋面清理干凈后,再執行基層粘合劑涂抹操作。施工人員還要合理控制粘合劑的使用量,使用過多或太少,均會對后續施工產生影響。應確保防水材料鋪設方向的正確性,最為常見的鋪設方法為滾鋪,應注意避免出現氣泡問題。當上述工作全部結束之后,防水材料搭接工作也會朝著合理化方向發展,粘結不牢等問題也會徹底消除。各項鋪設工作完成之后,需做好相應的保護工作,如施工人員可以在表面涂抹一層橡膠或瀝青。實際防水層施工操作的執行中,施工人員也要做好各個環節的優化,將縫隙或雨落口等部位的滲漏問題徹底解決,強調細節處理。相比之下,熱熔法性價比更高,能節省一部分粘合劑。企業可根據具體施工情況,選擇合理的施工方式和方法,使實際施工需求得到有效滿足。
對于該屋面防水施工來講,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應當對保護層材料進行科學的選擇,如果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使用保護層或者其他的材料,一定要進行全面的質量篩選,然后利用涂布對保護層進行施工之前的處理,保證在實際施工之前實現灑布均勻。而且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還需要保證屋面防水施工層的底部不會暴露,避免對整個工程質量造成影響。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當上述操作結束之后,要使用滾筒進行碾壓作業,然后粉料干燥之后,還需要將其他多余的灑布進行清除。對于實際施工來講,應當針對涂料技術指標進行嚴格的控制,從而保證防水效果能夠達到最優,而且并不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
在建筑工程的屋面上實施防水卷材補貼技術,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工程屋面進行全方位看看,根據屋面坡度的實際狀況制定出完善的施工方案,如果屋頂工程的坡度在33%以內,就可以利用平行鋪貼的施工方法,而且是在屋脊處進行施工。如果建筑工程的屋面普度在15%~33%之間,就是要利用垂直鋪貼的方法,在相同的位置進行防水卷材鋪貼。除此之外,如果工程屋面坡度在15%以上,就可以利用瀝青防水卷材,更好的確保防水的效果。
隨著防水技術的不斷發展,與之相對應的質量管理制度越來越完善,這也讓各個施工質量控制措施顯得更具效果。與此同時,現階段的防水材料越來越豐富,操作流程越來越簡單,此時,施工人員應維護整個施工流程的合理性。實際施工時,企業也要注重新技術和新材料的應用,確保施工過程的持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