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洪 象嶼重慶有限責任公司
當前,很多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在逐步走向信息化。但是,因為對于會計信息化的認知還不足,企業會計信息化普遍存在水平不高、改變不徹底等問題。因此,需要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全方位、多維度的信息化建設,科學合理地認識影響信息化建設的各種因素,從而采取有針對性的舉措予以解決。
所謂會計信息化指的是在現如今信息化社會大背景下,面對復雜的競爭環境,企業在財務管理當中的投融資、利潤分配、資源分配等工作當中融入信息化技術,可以將有關信息整合,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一種工作方式。例如企業購買會計電算化軟件,將財務管理工作深入到企業原材料采購、生產加工、物流運輸、銷售渠道、售后服務等環節當中,實現了數據動態采集,能夠更好地實現預算管理、資金管理、資源調配、利潤分配等。最終確保企業以最低投入獲得最高產出,確保企業擁有強勁的發展動力。
在會計信息化模式實施之后,企業的財會信息處理環節增多,尤其隨著企業內部業務流程的調整及發展規模增大,相關的會計信息處理記錄、整理和核算環節將會涉及大量的財務數據,所以會計信息化對企業造成的直接影響就是無形中增大了信息處理難度。但是,在傳統的財會信息處理過程中,很多的信息都需要人工方式進行處理,這種財務管理模式下,企業的財會信息依賴于單機式的賬務系統進行管理,因此紙質的原始憑證數據很容易丟失,也易引起數據混亂等問題,進而會影響到企業財務數據的準確性與真實性。但通過信息化管理,在財務信息核算過程中,由計算機處理取代人工處理,這樣的信息核算風險大大減少,降低了財務管理成本,比如,工作人員直接對各種數據進行掃描輸入,然后存儲到會計信息化平臺系統中,從而保證了財會數據的安全性,也使企業財務會計處理效率大大提高。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正在不斷增多,相關的商品種類、規格等方面也在不斷的完善,對市場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促進。這種情況的出現,代表了市場經濟發展中更加龐大的生命力和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企業需要科學調整自身的發展理念,保障自身的經營發展方略能夠有效地貼合市場發展,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能力。而且,由于市場競爭壓力快速增大,要求企業必須要提升自身各項資源的使用效率,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不斷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在企業的財務管理中,應用會計信息化可以使相關財務管理工作的發展得到一定的提升,針對財務管理工作中相關的會計信息處理、應用能夠進行全面提升。并通過信息技術的基礎,將完成處理后的會計信息快速發送到所需的相關崗位中,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有效的數據基礎。同時,在財務管理工作的發展中,應用會計信息化的相關技術,能夠有效地提升相關數據的信息處理效率,減少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降低企業在發展中的人力需求,加快企業的整體運轉速度。但企業財務管理中對于會計信息化的應用,也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相關會計工作人員需要不斷地提升自身專業技術水平,才能有效地滿足相關的工作需求。
管理層是一個企業的核心和主干,更是精英聚集的地方。管理人員有必要時時刻刻更新自身的管理觀念,他們的觀念影響著整體發展方向和下屬的具體實施。順應潮流的管理觀念有利于企業抓住機遇,占據優先發展的機會。而一旦管理人員被傳統的固化的觀念所影響,信息化的發展不為管理人員認可,就很難在企業中發展。大部分管理層都在接觸信息化的影響之后被新的技術吸引,認識信息化對內部控制的改進,然后主動把這些觀念傳播給企業的員工,改變著企業的文化,引領企業走上正確的方向。
企業所有部門都可以應用會計信息化,能使部門職能及業務流程得到優化。企業財務部門在管理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于財務管理理念的認知,改變原本單一核算服務思想,積極參與到企業發展運行決策當中,及時完成角色轉換,為企業管理層提供決策數據信息支撐。企業要建立起專門會計信息電算化部門,以此作為各個部門之間交流溝通的橋梁和紐帶。企業需要不斷完善內部會計管理制度,加強針對黑客及病毒的風險管理,有效提高企業財務信息安全性和穩定性,可以在信息系統中設置強力防護墻,確保財務信息安全。要針對企業實際情況建立相關財務預警機制,有效防范財務風險。企業財務人員要動態關注信息化系統,發現風險時,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啟動應急預案來規避風險。企業要從人員管理、業務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加強控制。此外,要合理調整傳統財務管理模式,切實抓好崗位責任落實,明確人員主體責任,采用內部權限分工模式,不同崗位人員行使屬于自身的權限和責任,工作中嚴禁出現越權操作現象。
會計信息化對企業財務管理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下,企業想要實現財務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增強企業財務核算實力,就必須要樹立智能會計發展理念。智能會計是未來會計的主要發展方向,主要是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化技術下實現會計信息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而且能夠滿足企業會計智能核算等發展需求,可以極大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效率。同時,企業要加大會計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力度,在技術、設備等方面進行更新,引入先進會計管理系統,在提升會計核算精準性的同時,有效規避會計管理風險,為企業財務管理以及企業現代化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由于會計信息化的發展是建立在網絡信息化平臺的基礎上,由于網絡的開放性使相關的數據信息流通能力也有了明顯的提升。雖然很多企業在開展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普遍應用了內網,以保障相關財務信息的安全,但是在網絡信息系統中,任何的防護措施、網絡結構在實際的應用中,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風險,對財務管理工作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風險。首先,在財務管理應用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必須要做好相關的風險防范措施,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結合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情況進行分析,并建立完善的風險防范機制,通過對相應的財務分析情況進行分析,了解相關財務在應用中存在的風險,并結合風險的影響,將其進行分級規劃。其次,針對相應的風險情況進行分析,制定相應的應急處理方案,以對相關的風險情況進行有效的干預,降低風險所帶來的損害。最后,建立相關的風險預警機制,利用信息技術,針對會計信息化建設中出現的風險進行及時預警,并自動生成風險評估報告。
財務會計信息化會給企業帶來信息安全隱患,加之,受技術開放性等特征的影響,企業的財務會計信息質量難以得到保障。因此,在推行會計信息化之后,企業要不斷強化內部管理,比如,引入先進的“數據加密”技術和“防火墻”技術等,進一步增強企業財會信息系統的安全防范能力。在此基礎上,還要定期備份財務信息,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和流程,有效落實各崗位職責,結合各階段的財務信息管理目標,細化分解管理任務和指標。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分配和確定企業內部人員的權限等級,加強崗位牽制和崗位監督約束,通過系統操作人員、維護人員和監督管理人員之間的分工協調與配合,確保企業財務會計信息管理系統安全、穩定、正常運行。
萬事有利有弊,會計信息化同樣如此,需要用發展眼光看待問題,這樣才能發現其給企業帶來的正負面影響,從而有效地趨利避害,提高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水平,讓會計信息化成為一劑良藥,可以作用于企業組織架構、管理方式、思維模式等,破除之前的各種局限,使得企業整個形成精密的系統,合理化運轉打造良好的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