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如冰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我國農產品銷售在新冠疫情影響下,農產品滯銷成為現階段全國各地普遍存在的問題,農產品直播作為大數據時代下新興傳播媒介,并在網紅主播、政府部門助力下,為滯銷農產品開辟了一條全新的銷售渠道,社會各界人士紛紛加入幫農助農行動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產品效益。基于大數據時代,如何抓住時代機遇來延伸農產品直播行業價值,是目前各相關人員需要考慮的問題。
在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快速發展支持下,為我國電商行業崛起與發展創造了十分有利條件,農產品直播逐漸走向大眾視野,相關人員選擇網絡直播帶貨等方式,對農產品進行銷售,緊緊抓住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新的發展機遇,改變原有農產品銷售形勢,實現農產品營銷創新發展同時,也能為國家基層扶貧工作貢獻一份力量。因受新冠疫情影響,促使我國各地農產品出現滯銷現象,農產品銷售無門,農產品生產者遭受巨大經濟損失;為滯銷農產品開辟新的銷售路徑,并在當地政府部門、網紅主播等助力下,帶領農民脫貧致富同時,充分發揮網絡銷售模式效用,將農產品推廣出去,讓更多的人關注農產品產業發展[2]。
正視農產品直播行業發展過程中潛在隱患,嚴格把控產品直播各項環節,加強針對農產品質量監管,消除農產品直播夸大宣傳現象,遵守行業道德底線,將幫農助農放在第一位,確保農產品直播營銷符合法律法規,從而實現有效助力基層農業發展。
1.助力農業發展;突破農產品滯銷困境
在新冠疫情影響下,農產品銷售量急速下降,導致全國各地農產品滯銷,在農產品直播帶動下,因網絡紅人效應,讓當下更多人關注到農產品,紛紛成為幫農助農的一員,另開辟了一條農產品銷售渠道,有效解決了全國各地農產品滯銷問題,積極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因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同時也為我國扶貧工作貢獻了一份力量。
2.增強當地政府影響力
為滯銷的農產品開辟新的銷售渠道,當地政府官員紛紛投入農產品直播行業,以網絡直播的形式為農產品銷售灌入政府力量,農產品直播因具有政府公信力背書,加上當地政府影響力,一方面不僅真正打開了農產品新的銷售路徑,完成幫農助農工作任務;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充分利用自身職權,為構建和完善農產品供應鏈提供基礎保障,提升農產品供應鏈運轉能力,強化農產品市場競爭優勢。增強當地政府影響力,助力本地區農業經濟發展,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2]。
3.實現供應鏈資源共享
農產品直播以電商網購為依托,打通農產品供應鏈,并對現有供應鏈上的資源進行整合,有利于實現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物流配送一體化管理,解決農產品生產者小作坊單一性弊端,構建產業化、商業化以及成熟化農產品經營模式,做好農產品供應鏈上下協調工作,以便更好地平衡供應鏈上下游發展,合理配置供應鏈上資源同時,也能真正做到幫助農民實現脫貧致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為農村地區提供二次就業機會。
1.農產品質量難以保證
通過對農產品直播實際情況調研和分析,農產品質量、不實宣傳等問題已經是現階段農產品直播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其主要原因在于農產品質量無人監管,其消費者對網紅主播過于信任,部分網紅主播為了一己私利,或個人能力缺失,促使農產品直播售后服務不到位,難以保證農產品質量,不僅欺騙消費者,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農產品直播行業發展。針對農產品直播中不是宣傳,主要是指部分網紅主播將農產品功能效用夸大,雖然為產品背書,但其產品質量責任并不由網紅主播來承擔,當粉絲通過直播所購買的農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時,一直得到不相應解決,隨著時間推移,此方面問題必然影響農產品直播行業發展。
2.政府官員助力農產品直播存在一定敏感性
隨著農產品直播行業快速發展,但相關法律法規尚未健全與完善,部分人員鉆法律空子通過網絡直播來獲取暴利,特別是政府官員,在某種程度上不僅對當地政府公信力產生影響,也會阻礙當地農業經濟發展。因此,當政府官員助力農產品直播時,鑒于對政府官員身份特殊性、敏感性綜合考慮,需要進一步細化農產品直播合作條款,嚴格把控農產品直播流程,規避因通過直播渠道所銷售出去農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或合作條款存在欺詐行為而降低政府部門公信力,政府官員助力農產品直播時,將幫農助農放在第一位,重點關注上述各項因素。
3.市場經濟發展受到影響
當地政府部門助理農產品直播,只適用于特殊時期,若是為農產品直播長期提供幫助,在一定程度上勢必影響現下市場經濟發展,擾亂市場經濟發展秩序,限制了消費者產品選擇。此外,部分不法分子通過這一點特質,為了獲取更多利益,濫用職權將農產品轉變成為自己牟利的途徑,極易導致行業惡意競爭不良現象出現,同時也為農產品直播行業發展帶來了阻礙。
農產品直播不僅要保證產品質量,其品牌效應也非常重要,根據當地主要核心農產品銷售,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充分利用品牌效應,實現農產品直播、銷售一體化管理。與此同時,時刻關注農產品直播行業發展動態,了解國家及地方政府落實的各項政策補貼,選擇現代化商業運作手段,增加農產品附加值,達到有效宣傳與推廣農產品目的同時,也有利于促進農產品市場競爭優勢提升,將農產品商業化發展和本土化發展充分融合在一起,逐步彌補農產品在市場營銷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同時,也能起到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
就農產品直播行業而言,雖然解決了因受新冠疫情影響下的農產品滯銷問題,但后續相關問題也要保證能夠合理解決,尤其是農產品供應鏈建設,一套健全且完善的農產品供應鏈,不僅包括加工、生產、質量檢驗、銷售、運輸等環節,也要關注各個組成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才能確保農產品直播后,所有農產品生產流通有序且合理合法[3]。
農產品生產者是農產品初級材料生產者,加工企業將采購后的農產品初級材料進行二次加工,轉化為半成品或完成品,并交由零售商、批發商以及農產品電商等負責進行銷售,將農產品提供給當下消費者。農產品運輸與配送所涉及到的內容也相關較多。因此,完善農產品供應鏈十分重要,農產品供應鏈構建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等資源,才能確保農產品供應鏈運轉高效,結合當地農業發展現狀,并根據目前農產品直播行業發展需要,對農產品供應相關一系列業務流程進行細化,主要涉及到農產品生產者、農產品電商、加工企業以及物流配送等;做好農產品供應鏈上下協調工作,為農產品直播行業持續發展提供基礎保障。充分發揮農產品電商銷售渠道作用,進一步增強農產品供應鏈運行能力,平衡農產品供應鏈上下游,實現資源共享同時,也能全面提升農產品效益。
現下正處于互聯網時代,就農產品直播而言,若想提升自身價值,以及實現未來可持續發展,不能僅僅依靠提升農產品質量,也要加快以互聯網為依托的農產品直播產業基地建設,便于甄選更多類別的農產品,一方面保障直播所銷售出去農產品質量,通過以官方渠道+網絡直播的模式來推廣農產品,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另一方面更加有利于當地特色農產品品牌打造,為其添加新的標簽,突顯當地農產品特色,使其讓更多的人關注農產品生產與加工。與此同時,加強農產品直播行業與地方政府相互合作,構建全面的農產品直播模式,為農產品直播平臺提供強有力保障;切記必須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并持續強化農產品直播行業規范,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才能實現有效推動農產品直播行業向前發展目標,將大數據時代下農產品直播行業價值最大限度發揮出來。
綜上所述,農產品直播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目前全國各地農產品滯銷困境,開辟了一條農產品銷售新路徑,大數據時代到來,應緊緊抓住此環境背景下新的發展機遇,并把控行業發展過程中潛在隱患,落實后續提高農產品直播水平的各項舉措,完善農產品直播銷售售后服務,構建現代化農產品供應鏈,保障農產品質量,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同時,也能實現農產品直播行業價值最大限度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