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洋 承德市文物局外八廟管理中心布達拉管理所
文物作為最能體現國家性、民族性的歷史產物,有著重要的科研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文物在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推動中華傳統、藝術、科研的快速發展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基于文物的重要性,做好文物的保護工作也顯得尤為必要。科學合理的文物保護工作可以滿足文物長期保存的現實需求,而如何有效保護文物,如何使得文物的美感和承載的歷史文化更好地呈現給大眾,這些都是博物館文物管理工作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就目前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現狀來看并不算十分理想,其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和不足,比如文物保護工作缺乏相應的管理制度,在設備設施方面也存在不完備的情況,就先進技術水平來看也有待提高。這些問題都會直接影響到博物館文物保護的整體水平。而文物修復、文物保存等本身就一項十分復雜、困難的工作,且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還在不斷出土新的文物,這些都對文物保護工作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基于此,加強創新文物保護工作就顯得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文物作為民族發展歷史的見證,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遺產,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文物保護則是對文物進行修復、管理、保護、收藏的一項工作,其目的在于保證文物的質量、安全。博物館文物保護的價值尤為重要,科學合理的文物保護可以有助于傳承中國歷史文化、可以有利于凝聚民族精神、可以為科學研究提供保障[1]。基于此,作為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和必要。但是就目前博物館文物保護現狀來看,卻不算十分理想。首先,就博物館工作人員對文物保護的重視程度來看不算高。這與博物館工作人員保護意識缺乏有很大的關系,很多工作人員并沒有意識到文物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從而忽視了相應的文物保護工作。由于缺乏重視程度,所以文物保護的整體氛圍較弱,這顯然不利于提高文物保護的整體水平。其次,就文物保護的設備設施情況來看,也存在不完善的問題。文物保護工作具有一定的系統性、技術性,需要有相應的設備、設施、技術作為支撐,但是就實際來看,很多博物館由于資金投入不足、技術建設水平不高,所以相應的設備、設施、技術也不算完善。這不僅會影響到文物保護的質量和效率,甚至會導致文物出現被破壞、丟失等情況。最后,就文物保護模式來看,也存在落后的問題。現代博物館信息化發展是必然的趨勢,基于此,也需要加強推進文物保護的信息化發展[2]。但是就實際來看,很多博物館的文物保護信息化管理程度都不斷高,很多工作仍然依賴于人力完成。這不僅會增加文物保護的工作量,同時也會影響文物保護的整體水平。基于博物館文物保護現狀,探索博物館文物保護的創新性路徑也尤為必要。
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具有一定的系統性、復雜性、長期性,因此,為了保證文物保護質量和效率,就必須重視對相關制度的建設。完善管理制度是博物館文物保護創新的重要路徑。首先,博物館應該基于現代文物保護需求和要求,結合國家文物保護法,對現有的管理制度進行完善、細化、優化,其中要明確文物保護規定、措施、內容、工作制度等,旨在確保文物保護工作的科學、規范開展[3]。其次,博物館應該基于現代文物保護工作現狀,完善相應的配套制度,比如制定相應的人員培訓制度、工作激勵制度、基礎設施引進制度、資金投入制度、崗位責任制度等。基于相關配套制度,旨在更好地保證文物保護質量。
博物館文物保護離不開相應的基礎設施支持,要提高文物保護的有效性,就必須加強從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進行創新。首先,博物館應該基于當前文物保護現狀,加強對先進設備、技術、設施的引進。在具體引進計劃中,可以重點基于文物保護的控制環境需求、控制安全要求、控制風險規范等引進相應的基礎設施,具體包括文物儲藏專用保護設備、文物專用展示柜、激光清洗機、實驗室設備、館藏室等[4]。其次,為了保證基礎設施的作用和價值得到最大限度發揮,還需要加強對文物保護基礎設施的管理和維護工作。具體包括要定期對所有設備、設施進行檢修、維護、檢查等,確保所有設備性能符合文物保護工作需求。針對基礎設備設施,還需要根據現有的館藏文物要求和文物保護工作需求,定期更新、升級相應基礎設施。最后,對現有的文物保護設備設施還需要加強開發與研究,不斷提高基礎設施整體水平。現代博物館基礎設施具有一定的技術性,因此,博物館還需要加強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提高工作人員對相關設備設施的掌握度,保證現有設備能夠有效發揮作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各種現代信息技術逐漸被應用與博物館管理工作當中,如大數據技術、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等,在提高博物館管理質量和效率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由于信息技術在博物館中應用的時間較多,所以信息技術在文物保護工作方面的應用還不算深入、全面。基于此,為了提高博物館文物保護的質量和效率,滿足當前時代發展所需,博物館也需要基于文物保護的需求和要求,加強信息化建設。首先,博物館可以建立完善的文物保護信息管理系統。文物保護信息管理系統即利用各種信息技術,包括大數據技術、互聯網技術、計算機技術等,構建一個網絡信息化管理平臺,該平臺可以消除傳統實體博物館在文物保護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弊端,將文物以在線視頻、圖片等方面向觀眾展示。這樣不僅可以實現文物的有效呈現,同時也可以避免實體呈現對文物造成的破壞和影響。文物保護信息管理系統不僅可以實現文物的在線呈現,同時還可以實現文物的實施查詢、在線互動、數據化管理等,這對提高博物館文物服務工作整體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其次,博物館還可以基于現代信息技術構建科學的博物館文物保護體系。比如博物館可以在出入口處安裝先進的報警器、監控設備,將其與計算機連接,以實現對博物館文物的實時監督、管理,確保博物館文物安全[5]。很多文物對環境要求較高,對此,也可以利用先進的測溫系統、環境調控系統來實時控制博物館環境中的溫度、濕度等,以實現對文物的全面保護。最后,基于信息化技術,博物館還可以開發針對文物保護的手機軟件,該手機軟件中包括對文物歷史文化的宣傳、工藝特點的介紹等。這種信息化宣傳模式相比博物館傳統宣傳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大眾對文物的興趣性,進而充分發揮文物的文化導向價值。
文物保護是一項系統、長期、復雜的工作,其需要相應的技術、人才、環境支撐,才可以更好地保證文物保護有效性。作為文物保護的主要部門,博物館必須在文物保護中充分發揮其作用和功能,為了提高文物保護的整體水平,博物館必須重視在技術、人才、環境等各個方面的創新,只有保證了文物保護的技術水平、人才隊伍水平、環境水平,才可以保證具有重要價值的文物得到更好地保護,最終促進文物的作用與價值在傳統文化傳承、弘揚中得到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