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麗俐,陶鳳燕,季 誠
(江蘇省南通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 南通 226000)
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是每一個護理專業學生必須要經歷的考試,通過考試取得執業資格才能走上護理工作崗位,它是每個護理院校尤其是職業院校教學工作的重點。目前江蘇省采用人機對話方式進行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學校、家長、護生和社會都非常關注,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通過率直接影響就業情況[1]。現對護生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復習管理進行了如下探索。1對象與方法
采用方便抽樣法,在2018年1月—12月實習期間、2019年2月—5月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復習期間對我校2014級高職護理專業8班的49名護生進行信息化復習(實驗組),其余10個班級共498人為對照組。兩組一般資料及中考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的護生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復習采用傳統方法,實驗組將藍墨云班課應用到護生執業資格考試的復習中,具體如下。
1.2.1 “兩階段”藍墨云班課作為信息化的手段運用到護生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復習中,整個復習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實習的一年時間,第二階段是實習結束回校后的集中復習。這兩個階段定期進行測試,測試題目由班主任根據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把基礎護理、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婦產科護理和兒科護理的相關習題導入到藍墨云班課中。
第一階段處于實習期間,沒有學校教師的陪伴和監督,教師在藍墨云班課App上兩周發布一次測試題,護生根據自己的時間自由安排測試時間,只要在截止時間內完成即可。對于偶爾沒能完成的,班主任私下提醒并重新開放藍墨云班課給予時間補做,對于多次成績不理想或不能按時完成測試的護生,班主任及時與護生或家長溝通,了解情況。在第二階段回校后的學習過程中,重點關注第一階段測試成績不太理想的護生,給予鼓勵和幫助。實習結束后的第二階段里,護生的手機是不允許帶入教學區的,他們可利用周末或者中午、晚上在宿舍休息的時間在藍墨云班課上練習。
1.2.2 “三分組”根據藍墨云班課考試結果,實習期間兩個月進行一次分組,前10名為A組,后9名為C組,中間為B組。實習結束后根據每次模擬考試情況進行A、B、C分組。這種分組純粹從幫助的角度出發,不帶有任何歧視,B組和C組護生都能坦然接受并積極爭取更好的成績。通過分組,教師可以進行分層教學,因材施教。A組護生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比如準備招聘考試、準備專轉本的復習、準備自考的復習、練習操作等。B組護生需要進行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復習,把錯題、難題真正弄懂弄通的同時準備找工作的考試,根據自身情況也可準備專轉本、自考的考試。C組護生以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復習為主,班主任建立單獨的藍墨云班課加強練習。
1.2.3 “四步走”班主任與任課教師、護生家長、護生本人進行溝通。(1)讓任課教師知曉C組護生的藍墨云班課測試情況;(2)與護生家長取得聯系,讓家長參與到管理中,根據護生情況對其進行督促與鼓勵;(3)與C組護生交談,了解護生的心理狀態和學習中的困難;(4)與A組護生溝通,讓其和C組護生“一對一”結對幫學,將藍墨云班課里的錯題徹底弄懂,并能舉一反三。
1.2.4 “講方法”一方面要求每位護生建立錯題集,把同步練習和模擬考試做錯的題進行總結,記錄在錯題集上,既方便查閱又有助于對錯題及時更正。教師要指導護生善于利用錯題集,每一道錯題都要分析錯誤的原因。如果是知識點不熟悉,一定要將教材上相關知識點理解透徹;如果是審題不清,就要從一點一滴做起,認真審題,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錯題集建立后應該經常閱讀、分析。護生之間也可以相互借鑒,可以從別人的錯誤當中得到啟發,將錯題集的作用發揮到最大。教師也要檢查護生的錯題集,如果有一些錯題是共性問題,就應該統一講解、分析。另一方面,一定要培養護生集體意識和團結合作的意識,讓每個人明白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不是孤軍奮戰,而是整個班級一起學習、進步的過程,大家在教室里看書學習,要有一個濃厚的團結互助的學習氛圍,這一點不僅對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很重要,在今后的護理工作中也有利于勝任護理工作。
1.2.5 統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成績用t檢驗;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通過情況用百分率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系部在二模和四模時按照科目進行了模擬考試,其他模擬考試均按照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標準進行。由表1可見,實習結束后,在沒有統一集中輔導的情況下系部進行首次摸底考試,具體為專業實務和實踐能力,每門總分120分。由于實驗組在實習的一年時間里采用藍墨云班課進行考試,對復習起到了促進作用,一模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一模后系部安排教師在報告廳進行為期6周的全年級集中輔導,輔導結束后按科目進行二模考試,由于經過系統的復習,實驗組和對照組成績的差值有所縮小,但實驗組的成績仍高于對照組(P<0.05),且在隨后的幾次模考中,實驗組的成績一直領先(P<0.05)。
表1 5次模擬考試成績情況(±s,分)

表1 5次模擬考試成績情況(±s,分)
?
表2 各班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成績(±s,分)

表2 各班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成績(±s,分)
班級n 專業實務 實踐能力 通過率(%)最低分 最高分 均分(images/BZ_42_1794_1601_1811_1635.png±s,分) 最低分 最高分 均分(images/BZ_42_1794_1601_1811_1635.png±s,分)實驗組對照組1對照組2對照組3對照組4對照組5對照組6對照組7對照組8對照組9對照組10 49 51 47 48 50 51 50 51 51 50 49 336 324 316 326 314 327 329 317 324 327 331 376 361 360 366 361 363 361 363 364 363 366 351.61±7.96 346.27±7.99 343.85±9.65 345.98±10.33 344.38±10.34 346.69±8.26 347.46±8.57 345.08±8.72 347.03±9.04 346.49±8.75 350.53±7.90 331 319 303 310 310 310 309 294 319 320 307 367 357 366 359 353 367 371 360 371 357 360 346.78±9.28 339.46±7.74 336.87±12.78 337.67±12.03 333.17±11.76 341.15±12.68 339.79±11.00 335.41±14.09 340.72±12.07 338.60±9.56 342.32±9.67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8 100 100 100
由表2可見,實驗組專業實務和實踐能力的最低分高于其他組的最低分,總體的均分也是最高的,說明藍墨云班課的分組練習對班級學困生發揮了促進的作用。
表3 實驗組與對照組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成績比較(±s,分)

表3 實驗組與對照組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成績比較(±s,分)
成績 實驗組(n=49) 對照組(n=498)t P專業實務成績實踐能力成績總分351.61±7.950 346.78±9.281 698.39±14.702 346.38±9.072 338.52±11.675 684.90±18.999 4.336 5.792 5.951 0.000 0.000 0.000
由表3可見,在5月的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中,實驗組的單科成績和總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
本次調查對象是初中畢業后進入我校進行學習的,屬于五年制高職護理學生,這些護生大多數沒能考上高中,學習基礎相對薄弱,學習習慣相對欠佳。在實習前未成年,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不夠自覺,需要有人監督。入學時按護生的中考成績將其平均分配至各班,各班基礎成績是均衡的。我校采取的是3.5+1+0.5的模式,3.5年是在校學習,1年實習,最后0.5年是在校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復習、就業指導、面試禮儀等。在前面3.5年的學習過程中,各門課程的教師都會統一備課。我校班級成績采用班主任負責制,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復習采用年級講座的形式進行,各班教師完全一樣。
李芳[2]的研究中也提到了網絡課程,如人衛醫網輔導軟件,我校多年來也購買使用該軟件。對我校護理系2013屆的調查顯示,護生使用人衛醫網輔導軟件大于3次的僅為13.17%,長期使用的僅為0.75%。護生覺得看視頻學習效果不大,很花時間,不能根據自己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學習,自己很難自覺完成電子習題,而班主任沒有權限在該系統內進行考試。其他很多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輔導的網絡課程需要花錢購買,這對于護生來說也是一筆開銷,購買以后使用率并不高。護生實習期間工作繁忙,自覺性又不強,難以做到有計劃地登錄網站觀看視頻學習。同時,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采用人機對話全過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手段的合理利用,在現階段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復習備考中具有重要意義。在運用過程中,需要班主任導入題目,在導入前需要按照模板編輯,會花費一些時間,但是一旦導入題庫后,是一勞永逸的,后期組卷非常方便,考試時間和完成情況在手機上即可掌控。由于使用了藍墨云班課,實驗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模擬成績得到提升,班主任能節約更多的時間用于輔導護生的就業準備,無紙化也節約了很多復印試卷的費用。龔婷等[3]的研究也指出,無紙化教學改革能提高護考成績。
陳聲宇[4]的研究顯示,自2011年以來,我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人數累計341萬,考試合格人數累計195.3萬。可見,整體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并不是非常高,很多護生甚至教師都會把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要求定格為“過”,過了就行,分數不需要很高。很多研究[5-6]中提到,提高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的方法是考前輔導。利用兩三個月甚至一兩個月的時間輔導強化,這種“臨時抱佛腳”的方法有些效果,但真正對護生有利、讓其“消化吸收”還得日積月累地去學習。實習期間很多護生忙于臨床實習,忽略了理論復習,而這段時間才是護生復習的最佳時間。實習期間能有規律且認真地看書復習,臨床的有利條件能讓護生理論聯系實際,扎實掌握,不易遺忘,從根本上提升知識掌握度,提高考試分數。根據實習結束后系部的第一次模擬考試情況和藍墨云班課測試情況判斷,在系部集中復習前實驗組的成績已完全能100%通過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通過信息化手段進行理論練習,起到了督促護生學習、提高護生成績的作用,把學習任務用一年多的時間去分解、去反復,牢固掌握,而且壓力相對較小,其意義不僅在于提高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成績,同時促使護生在省、市護士招聘考試的理論統考中取得優異成績,為他們贏得了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實驗組目前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和就業率不低于本科護理院校[7]。由于江蘇省很多招聘考試集中在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前后,如果能在實習期間利用好藍墨云班課,護生能騰出更多精力去準備找工作。徐海紅等[8]的研究也指出,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成績與就業相關,如何提高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復習效果,不僅僅在于考前強化突擊,如何減輕學校及護生考試壓力且能提升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成績助力就業,值得護理教育者進一步探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