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乃衛(wèi)
傳說東漢末年,嶺南地區(qū)暴發(fā)“大頭瘟”(即腮腺炎),沒幾天,許多孩童均兩腮腫大,疼痛難忍。
一巫師見發(fā)財?shù)臋C會來了,于是,身穿八卦服,手持“除魔劍”,比劃八卦圖,口中念念有詞,然后說:“我已請來大仙,眾家有誠意否?”待患兒的父母把事先準備好的“紅包”(裝錢的紅布袋)交給巫師后,巫師便打開一銅盒,用毛筆蘸些黑色液體涂搽在病孩腫脹處,數(shù)日后,病孩竟真的痛止腫消。于是,很多父母帶著孩子蜂涌而至,巫師大發(fā)橫財。
有一天,一位陳姓太醫(yī)出診路過此地,一眼就認出巫師使用的黑色液體就是春秋時民間使用的秘方“蟾蜍墨”。為了不讓巫師再愚弄百姓,陳太醫(yī)將“蟾蜍墨”的配方和制作方法公布了出來。
蟾蜍墨為什么可控制大頭瘟呢?原來蟾蜍體內有兩個毒腺,可以分泌一種叫蟾酥的毒性藥物,利用蟾酥以毒攻毒。 (摘自《大眾衛(wèi)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