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菊梅
摘要 甘肅太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造林技術研究方面,發揮林業技術人員的主導作用,因地制宜,堅持實地適樹,努力改變以往依靠營造楊樹人工純林的模式,大力發展針葉林,同時大力提倡混交林,不斷地合理調整樹種結構,從而實現林分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 太子山;青海云杉;造林;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S791.1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1)09–0093–02
1 保護區基本情況
太子山自然保護區群峰聳列,河谷縱橫,呈“Ⅴ”形,區內地形復雜,海拔在2 200~4 636 m之間。太子山自然保護區的氣候環境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大陸性季風氣候的同時,還有高原半坡氣候,境內海拔高,地形復雜,氣候變化大。受地形影響,氣候會根據海拔的變化而產生一定的變化,總體上氣溫相對比較低,而且經常下雨,四季不分明,總體上熱量并不充足,太子山自然保護區冬季較長且寒冷,夏季較短但氣溫并不高。太子山自然保護區因為海拔較高,土壤也會隨海拔的變化產生一定的變化,且垂直帶譜明顯,主要有灰褐土、褐土、亞高山灌叢草甸土、灰褐土、褐土等[1]。
甘肅太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1966年建場以來,為了更好地促進林業的發展,堅持不懈地狠抓造林工作,尤其是現在越來越重視環境問題,加大對天然林保護的力度,國家相應開展了退耕還林等工程,對我國林業的發展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同時區內人工幼林也得到非常明顯的增加,截止目前,生態工程建設已經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果。
2 青海云杉造林技術要點
青海云杉造林分為常規造林和大苗移植。
2.1 營造林技術
(1)適生地類。青海云杉的生長環境比較特殊,主要在山地的陰坡或在河灘階地上,但是其在側方庇蔭的環境下可以更好地生長,同時小片火燒跡地也可以進行一次天然更新,成為目前太子山林區主要的更新樹種。
(2)造林設計。一般造林選用的苗木都是符合GB 6000—1999規定的苗木,每667 m2種植167株。而且整地和造林的時間也有一定的規定,一半時間是在春季或秋季,秋季造林基本上會在10—11月進行,其中嚴格控制造林密度,保證密度在3 333株/hm2,株行距2 m×2 m。如果進行大苗移植,那么需要大坑栽植,而且要控制好坑寬和坑深,同時苗木的密度和規格需要根據實際的綠化要求來選擇。
(3)造林技術措施。常規造林一般是針對落葉松造林技術措施。目前,移植大苗的技術措施包括以下幾種:帶土:土球直徑與大樹冠徑一致。包裝:用塑料袋、草袋和草繩包裝,草繩用“#”字形纏成網狀,扎緊綁牢。修剪:大苗栽植不需要重新修剪大苗,一般剪去枯死株或病蟲枝,如果樹皮受損可涂刷油漆。保水:因根系受損,苗木吸收水分的能力必然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也會對大苗的成活率產生重要的影響。在山區,應該規定苗木的澆水時間,一般是每隔6~10 d就需要對苗木澆1次透水,一般要堅持5~7次,同時還能用裹草綁膜、纏繩綁膜、捆草綁膜纏布3種技術保水。遮蔭:生長季節移植大苗后要及時遮蔭或噴水,防止樹冠失水,避免影響移植后大苗的正常生長。
(4)注意事項。青海云杉常規造林不宜在稠密的林冠下進行。大苗移植在鹽堿地、水澇地、風沙地的成活率低,可適當采取壓堿、改土、培土等措施,以提高云杉的成活率。
2.2 造林模式
(1)造林模式名稱。青海云杉和天然植被的人天混交林。
(2)模式建立思路。青海云杉喜陰,不僅容易形成于天然植被的混交,更能促進云杉的健康生長。
(3)立地條件特征。人天混交林比較適合在海拔1 600~3 000 m的山陰坡發展。
(4)技術要點和配套措施。青海云杉一般呈“品”字形排列,因此與天然植被展現出不規則的混交。云杉造林還需要進行割灌等操作,造林后,應加強撫育,保護山楊、樺樹等樹種,更有利于人天混交林的發展。
(5)模式成效。目前,青海云杉與山楊等人天混交林,在林區已進行了比較成功的實踐。
(6)適宜推廣區域。在太子山全林區推廣,同時在青海云杉分布區也大力發展,青海云杉不需要大規模地種植,只需要采用混合林的方法,但還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與落葉松這類樹種進行混合種植。在種植時,一定要選擇好種植的位置,需要在半陰坡,而且海拔要保證在3 000 m以下。同時,需要時刻關注自然林的生長情況。
3 青海云杉的運輸與栽培管理
青海云杉生長在高海拔地區,整體降雨量少,氣溫差異大,氣候特點十分明顯,降雨常常受到地形的影響。高度越高,氣壓越低。因此,種苗對種苗技術的要求很高,如果技術不過關,將嚴重影響青海云杉的存活率。這就需要研究青海云杉秧苗的栽培技術[2]。
3.1 定植圃準備
青海云杉生長速度較慢,從苗床出來一般需要5 d左右,在生長的過程中,土壤的養分需求會增加。選擇陽光充足、雨水充足的地方。至于土質,由于含沙的幼苗很容易受損,不能保證最終的存活率,因此必須確定不含沙。在選好種植層后,要優化設計土壤,使土壤能夠滿足青海云杉的生長需求。一般情況下,1 hm2需要45 t農用肥料。在這一過程中,需加入適當的殺蟲劑,在一定時間內消除土壤有害生物和病害,并深入耕地。青海云杉苗床采用高苗床,平整苗床,消除草根,提升土壤的透氣性和厚度,使得土壤排水、管理等變得更加容易。
3.2 對青海云杉種子進行選種與處理
要求選育優質種子,必須順利栽培秧苗。到10月,大概需要選擇8年生樹苗,確定沒有蟲害和病害。這種方法收集的樹種必須是優質、黃褐色、完整的,可以改善樹的性能。在對種子進行干燥處理后,挑選出其中的細粒,并確認在貯藏期間要做好防蟲防潮工作。播種前需進行萌芽處理。青海云杉采用低溫提前萌發的方法進行管理,若發現2個月以上未發芽的則需要進行處理。
3.3 青海云杉播種
每年5月播種,開始栽植前進行苗床處理,以保證苗床的質量、溫度和濕度。每立方米基肥含75 kg尿素、112.5 kg過磷酸鹽、112.5 kg二銨和其他相應肥料為選育對象,以此作為青海云杉基本肥料處理種子。播種法必須適當控制播距,一定要保證土壤均勻覆蓋,并適當噴水以保證苗床,播種期結束后仍保持濕潤狀態[3]。
3.4 幼苗管理
青海云杉在生長時對水分的需求非常大,如果水分不足,極有可能會造成青海云杉枯死,從而影響青海云杉的正常生長。水分之所以對青海云杉那么重要,主要是因為青海云杉比較容易缺水,而且這種植物比較喜歡潮濕的環境。在移栽青海云杉以后,一定要做好現場管理工作。同時,青海云杉不喜歡陽光的直射,需要對其營造蔭涼場所,可以使用遮陽網來遮擋陽光,防止青海云杉被陽光直射,從而最大限度地為青海云杉提供非常適宜的生產環境。同時,遮陽網高度一般要設置在60 cm左右才比較合適。這樣的遮陽方法不僅可以讓土壤保持一的定水分和濕潤度,同時還可以起到很好的遮陽效果。幼苗3年期不需進行遮光處理,只要適當澆水。這樣一來,可以更好地提高幼苗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天洪.青海云杉育苗造林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20(24):105-106.
[2] 王永黎.青海云杉育苗造林技術[J].農業技術與裝備,2020(7):118-119.
[3] 杜愛林.高原地區青海云杉育苗和造林技術[J].農業與技術,2018,38(17):76-77.
責任編輯:黃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