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學榮
我們漢語里,為何把“工資”叫作“薪水”?
薪,是燒火煮飯的柴。
水,是家里喝的水、用的水。
“薪水”,就是木柴和水,請問,我們的漢語里,為什么管工資叫薪水呢?
這件事情的典故很有趣。
其實,源頭就是東晉時期的文學家陶淵明。
史料《南朝梁·蕭統·陶淵明傳》收錄了陶淵明寫給他兒子的一封信,信中是這樣說的:“汝旦夕之費,自給為難,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勞。”
翻譯成現代漢語,是這個意思:
“我(陶淵明)的兒子呀,你這點收入啊,連養活你自己都成問題,現在你爸我,給你送來一個仆人,這個仆人可以幫你砍柴劈柴(薪)挑水煮水(水)。”
這,就是漢語“薪水”一詞的典故和出處。
大家知道,古代的讀書人,讀圣賢書,恥于談“錢”,所以,每當談到“工資”的時候,就用陶淵明的“薪水”來指代“錢”,附庸風雅,本來是談錢的,用“薪水”指代,就顯得很文雅。
文學家陶淵明,至死都想不到,他寫給兒子的信里面的“薪水”二字,竟然變成我們漢語中的一個特定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