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瑩 南開大學
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與金融之間的有效融合,主要是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新型金融服務模式。互聯網金融模式類型較多,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網絡P2P借貸、網絡眾籌等類型。互聯網金融極大滿足了大眾金融需求,推動了惠普金融的全面發展,實現了全面金融消費需求,同時,互聯網金融業迫使傳統商業銀行進行變革。
互聯網金融發展當中呈現顯著特點,這些特點既實現了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創新發展,又讓互聯網金融自身缺陷凸顯出來?;ヂ摼W金融特點主要包括優點、缺點兩方面。
其一,優點:首先,低成本特征?;ヂ摼W金融發展往往不需要實體經濟,通過互聯網金融平臺或者網絡企業注冊就能夠開展對應的互聯網金融業務,而且所有交易活動均通過網絡完成,有效降低了運營成本;其次,高效率特征?;ヂ摼W金融主要依賴于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可以通過數據實現用戶信用的審核、業務的交易,具有標準化網絡操作流程,能夠實現全天候交易;再次,覆蓋面廣。互聯網金融主要依托于網絡開展金融業務,不受時間、地域等因素影響,用戶只要通過網絡平臺或者手機APP軟件就能夠辦理相應的互聯網金融業務,極大突破了區域限制,能夠滿足全國范圍內網絡用戶的金融業務辦理需求。
其二,缺點:監管薄弱。由于互聯網金融發展較快,法律本身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因此存在監管漏洞等問題,這也使得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中面臨諸多風險,例如,P2P金融借貸在互聯網金融發展初期呈現快速發展趨勢,對應的網絡平臺最多突破三千余家,但是隨著P2P借貸平臺問題的不斷增加,尤其是“平臺暴雷事件”的頻發,使得國家加大了P2P平臺監管力度,平臺數量急速縮減,到2018年僅有三百多家P2P借貸平臺,2019年我國制定了《關于加強P2P網貸領域征信體系建設的通知》,并將P2P網貸納入征信體系,進一步強化監管,即便如此,依然出現了“杭州微貸網平臺集資詐騙事件”,此外,根究銀保監會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11月,我國P2P網貸平臺基本全面停止運行。網絡安全問題突出,由于互聯網金融依托于互聯網而存在,而互聯網本身具有網絡風險,易于受到黑客、病毒等因素侵害,互聯網金融同樣面臨著這樣的風險。
互聯網金融很多業務都是以商業銀行業務為模型而創立出來的,互聯網金融很大程度實現了對傳統金融業務的有效替代,對商業銀行業務沖擊較大。支付業務是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類型之一,但在互聯網金融業務模式下,第三方支付成為主流支付趨勢,尤其是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的出現,形成了新的支付模式,同時在4G移動普及,5G移動推行以及智能手機的全面普及下,人們已經習慣了移動支付的便利,這對銀行支付業務產生了巨大沖擊。在互聯網支付影響下,傳統商業銀行小額支付業務基本被互聯網支付所取代,第三方支付不僅極大提高了支付的便利性,而且為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由此可見,互聯網支付業務對商業銀行支付業務產生了重大沖擊。
吸取存款、發放貸款是商業銀行獲取利益的主要途徑,也是商業銀行的核心業務,但是在互聯網金融影響下,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同樣受到了嚴重沖擊,其中互聯網金融P2P信貸業務、眾籌業務為公眾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資借貸途徑,社會閑余資金有了更為廣泛的投資渠道,而且互聯網金融借貸主要以小額借貸為主,在滿足小微企業以及個人信貸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有效緩解了短期資金周轉問題,傳統銀行信貸業務之所以受到沖擊,原因諸多,具體表現為:首先,互聯網信貸業務辦理相對簡便,只要用戶沒有信用污點均能夠通過借貸平臺獲取一定額度的信用資金,商業銀行則不同,一般極少進行小額度借貸的發放,因為銀行需要支付的成本較高;其次,商業銀行主要將信貸業務集中在大中型客戶層面,忽視對小微客戶的管理,也缺乏在小微企業方面的投入力度,這使得銀行原本較少的小微客戶迅速成為互聯網金融的客戶群體。再次,互聯網金融信貸業務具有快速、精準特征,能夠通過大數據實現對用戶數據的搜集,尤其是一些大型電子商務平臺,比如阿里巴巴、京東等,可以借助自身的電商優勢,獲取更為全面的用戶信息,有效提高了信貸效率,這是商業銀行難以比擬的。
互聯網金融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向傳統商業銀行業務方面拓展,一些中間業務也成為互聯網金融平臺的主要業務類型,比如代理中介業務、交易中介業務等。尤其是互聯網金融業務相互融合過程中,一些互聯網金融主體逐漸向傳統商業銀行業務方面拓展,比如,第三方支付機構通過與保險、基金等公司業務相融合,形成了新的互聯網金融產品,有效滿足了市場消費主體的投融資需求,而商業銀行的這些中間業務就會受到嚴重沖擊,比如商業銀行證券代理業務、保險業務均會受到影響。
商業銀行屬于實體金融主體,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市場營銷體系,網點分布在全國各地,具有廣泛的客戶資源,當然,由于商業銀行在客戶管理方面主要以大中型客戶為主,在中小客戶方面的維護成本較高,傳統模式下想要實現金融市場的拓展相對困難?;ヂ摼W金融模式下,商業 銀行要積極借助網絡途徑實現自身的發展,通過網絡銀行實現市場業務的拓展,首先,利用互聯網平臺實現商業銀行業務的網絡化運行,將互聯網金融模式與商業銀行業務進行有效融合,不斷擴大客戶群體,更好滿足客戶銀行業務辦理需求;其次,創新產品類型,商業銀行在自身業務基礎上,要積極借鑒互聯網金融的業務模式,通過產品類型拓展為中小客戶提供金融業務需求,以此獲取更多的客戶資源,實現線上與線下業務的融合發展。
在激烈的金融市場競爭中,隨著產品同質化問題的出現,服務逐漸成為金融機構獲取市場競爭的決定因素,作為商業銀行,必須要借助互聯網金融服務業務的優勢,不斷提升自身服務水平,以此增強商業銀行市場競爭地位。首先,構建完善的客戶服務體系,利用互聯網數據信息搜集、整理的優勢,準確把握客戶需求,并以此為基礎推動對應的產品類型,同時,要強化與客戶之間的互動,及時了解客戶意見,對自身服務水平予以提升。商業銀行可以借鑒平安銀行的業務服務模式,推廣對應的手機APP應用軟件,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其次,拓展服務渠道,提升服務品質。商業銀行必須要積極拓展服務渠道,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服務體系,不斷提升服務人員的業務素質,更好實現商業銀行健康持續發展。
針對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業務所產生的影響,商業銀行要借助互聯網金融模式實現自身的業務創新。
首先,支付方面,商業銀行要加大與第三方支付之間的合作,實現銀行業務與第三方支付業務的有效融合,這樣既能夠滿足第三方支付發展需求,也能夠實現銀行支付發展需求。目前線上支付主要以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為核心,線下第三方支付主要以盒子支付、卡拉卡等為主,作為商業銀行,要充分利用第三方支付途徑,創新產品,實現綜合化經營。
其次,借貸是商業銀行的主流業務,但是近年來卻受到了互聯網金融沖擊,當然,隨著金融監管的強化以及P2P借貸金融的停止,商業銀行借貸必將迎來新的機會,對此,商業銀行要積極拓展網絡借貸業務,依托于銀行實體為公眾提供更為多元的借貸需求。
再次,商業銀行要借助互聯網金融發展趨勢,打造自己的網絡金融中間業務,將中間業務推送到互聯網金融平臺當中,不斷擴大產品影響力,尤其是商業銀行推出的基金、保險更能夠獲得用戶信賴,安全性更高,這也是商業銀行業務創新發展的主要優勢,必須要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