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芳 甘肅靖遠煤電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經濟責任的審計(任期類)采用的方法是在任期有效期內,以數據、經濟指導為基礎,站在事實的角度考慮問題,對上級任期期間的業績、責任進行合理、正確的審計評價,既可以將審計結果作為人事考核的重要依據,也可以增強企業領導干部的責任感和自我約束能力。在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過程中,如何保證經濟責任的審計(任期類)有效實施,還需要行之有效的途徑和方法。
在我國審計監督管理制度中,對審計結果的正確運用和處理,才能有效將審計的作用發揮出來,其目的于有效保護企業財產的安全、完整不受影響,能得到完整可靠的資料。同時在管理時明確企業經營管理者的責任,客觀對干部任期經濟責任進行有效評價,把經濟責任的審計(任期類)的結果,交給人事部處理,作為人員調任、辭職、免職、退休等審查處理意見的參考依據。在中國當代經濟生活中,經濟責任的審計(任期類)不僅加強了企業內部的管理、提高了經濟效益,也改善了企業經濟行為的有效性。
根據國家各項法律規章制度,在企業負責人在職期間,明確財務情況與國家的法規是否相符,會計信息是否具有真實性和可靠性,賬簿與憑證等是否能做到賬實、賬證、賬表相符,這些都是判斷企業財務狀況是否合規的重要標準。對于企業財務狀況的審計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賬款、存貨、固定資產等會計科目,以及企業資產負債表真實性的審計等。
內審時,企業領導負責人任期內經營的情況是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內容。任期階段,要明確企業各項財務指標,包括總(凈)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成本等財務指標,對比企業會計數據、審計結果,如出現多列、少列或漏列當期收入及成本費用等情況,應根據審計結果監督其作出相應的賬務調整,調整后生成新的會計報表,保證經營成果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任期階段中,對于資產的變動審計十分重要,對任職階段最初到最后,增加的不良資產,以及以前存在的不良資產和任期內消化的不良資產總額有多少,如固定資產的報廢、毀損,發生的壞賬,票據貼現的潛在損失,以前年度未彌補的虧損等,這些在內部審計工作中,看成清產之后,企業負責人任期不良資產方面的損失。
在實行經濟責任的審計(任期類)時,可以通過對各項經濟指標的分析,有效評價領導者的經營管理情況。衡量企業領導工作成果的首要指標是經濟效益指標,包括企業凈利潤、投資回報率、市盈率、利潤增長率等;審計企業債券回收率指標,分析企業發生壞賬行為的真實性,企業是否有大量未回收款項導致缺少周轉資金;審計企業資產質量的指標,如固定資產折舊、壞賬的發生、存貨不實等情況,審計過程中都應全面關注。
在生產過程中,企業要一一遵守法律規定,內部審計工作對企業負責人在任職間做好經營和管理行為進行審計,審查內容主要包括:公款私存、坐支、賬外賬、小金庫、違規炒股、違規對外拆借等現象,同時還要審查企業稅款是否定期足額繳納等。
由于經濟責任的審計(任期類)是一項工作量大、范圍廣、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就要求審計人員需要具有專業的知識水平、豐富的工作經驗、綜合判斷能力和分析能力,還要具有職業道德操守,對法律法規的正確理解和掌握以及計算機技術的運用等。以上,是開展經濟責任的審計(任期類)工作重要內容。
有了正確的指標,才能做好量化處理,且能夠更客觀的、更深層次進行審計評價,規范操作流程,減少審計風險。
經濟責任的審計(任期類)需要保證審計資料的完整性,作為審計部門來講,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全面收集相關經濟指標非常重要,做到邊收集、邊篩選、邊分析,這樣能夠根據收集到的審計信息作出專業性的審計方案,提高審計效率和質量。
綜上所述,做好經濟責任的審計(任期類),對于企業內審部門來說,這項工作極為重要,審計人員應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日常收集好被審計對象的審計信息,制定任期經濟責任評價指標體系,將審計工作的重點內容高質量完成,以保證企業經濟的快速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