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軍 李慧 內蒙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鄂爾多斯電業局
科技的進步帶動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也為我國各領域開辟了更為廣闊的提升空間,特別是在電力行業,電力是保證社會生產和人們正常生活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確保社會經濟穩步增長的關鍵要素。近年來,在電力行業的運營過程中,10KV配電網環網的投入使用發揮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配電環網作為城市供電的一種主要形式,其主要就是通過線網配置負荷的優化調整,從而充分保證電網系統的負荷轉供需求,并逐步的優化系統在運營過程中的各類故障和問題,以此實現配電環網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結合當前電力系統運行現狀來看,在環網規劃過程中往往缺乏前瞻性,不能依據實際的配電水平完成快速的調整和發展,同時在環網接線方式方面與現行的配網線路也嚴重不符,接線方式較為復雜。此外,由于主體干線分配段的不合理設置,也將對分段的實際控制效果產生極大的限制,很容易造成故障范圍增大等問題。緊密結合環網線路的實際負載率水平進行負載轉供能力分析,同時結合城市經濟的發展情況強化對環網供電過程中各類問題的探索和分析,對于更好的提升電力企業環網整體規劃水平和保證環網供電系統的安全化運行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在環網建設過程中,科學優化的電網結構作為一項最基本的需求對于整個環網建設的質量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工作實踐中要堅實明確建設的實際規劃、設計及管理細則,全面保證電網結構的有效性。注重調查分析,能夠針對區域化的負荷增長趨勢進行準確的分析和預判,同時能夠嚴格遵循相關標準原則,逐步強化新建設與新改造結合形式的實施,明確工作重點,具體而言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注重。
第一,針對饋線的基本供電標準范圍進行清晰的界定,加強對環網規劃、網絡結構建設的分析,以實現網絡結構的逐步優化和環網規劃標準的持續改善。此外,還要結合區域整體的環網供電可靠性水平,針對具體的供電范圍進行科學的調整,以避免在環網運行過程中過載問題的發生。
第二,強化有效負載、負荷的預策和分析工作。能夠參照配電網的規劃明確電力負荷預策和分析的基礎工作內容。結合負荷的實際增長情況對電網運行過程中可能產生影響的各個環節及因素進行科學的分析,并依據實際的負荷綜合發展情況完成負載負荷加載效果的科學分析。此外,對于不同區域的發展水平需進行綜合考慮,及時完成分區域、分組和分時的評估判斷。對于不同的結構要現對其實際環網供電方式進行明確,結合系統的負荷值對線路負載進行嚴格要求,使其能夠最大化的滿足負荷的整體增長水平,充分保證環網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供電方式的選擇方面,要依據有效的電纜回路進行科學的分析,采取結構清晰、簡單的環網設計和合理的供電方式。(1)做好對環網運行過程中可能發生故障情況的預判分析工作,同時明確自動化裝置切除及人工道閘等常見故障問題的處理辦法,針對供電線路進行及時的調整和優化。(2)依據環網的線路投資、輻射范圍針對環網規劃的初期內容以及用電總體負荷量和區域范圍密度水平進行細致分析。(3)依據區域范圍內的負荷密度水平,采取合理供電形式。在實踐運行過程中,當回饋線路出現故障時應及時采取轉接備用電路的方法,保證電網系統的正常穩定運行。最為理想的情況就是電網系統中的每一條饋線負載率都能達到100%。雖然一般情況下備用線路的使用率較低,但同樣需要做好定期的檢查和維護工作,以防范意外事件的發生。
在環網供電線路的設計過程中,保證供電線路連接的平穩性。對環網系統中線路可能發生的各類故障類型實施一種分段開關設計,一旦線路發生故障,此時就可以及時的使用備用線路進行轉接處理,從而規避風險事件。此外,還要明確實際環網線路的分段標準,強化用戶比率影響因素分析,不斷提升環網線路的可靠性價值水平。需要指出的是,在分段開關設計的前期會涉及一定的投資,而且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也會產生一定的費用,但隨著10KV配電網環網供電的安全運行,這與系統發生故障所導致的費用代價相比則顯得微乎其微,而且分段開關設計也更加符合當前配電網環網安全運行的基本要求。在分段開關的設計過程中,需嚴格遵循“三個標準”原則來執行,即:(1)保證負載均勻的原則;(2)明確線路長短標準的原則;(3)明確用戶數量和用電量的原則。同時能夠依據最優化的分段半徑,對用戶用電量的實際增長率進行準確的分析。當供電半徑過大時,需要針對電損問題進行控制,采用分段線路設計的供電原則,針對供電密集的區域實施分段供電調整,以避免電路負載過量問題,更好的保證配電網的安全運行。
分析線路可通過的最大電流量,完成線路負載率標準的準確判定,同時注重分析負載量,依據具體的負載量來確定是否需要更換更大截面的導線。此外,明確導線更換的基本方法,在導線截面增加時還要提升負載率的可控范圍,通過有效的處理方式來提升配電網線路系統的負載能力,從而更好的保證線路負載的可控性。
另外,當系統負荷增加后,首先需要對負荷的實際轉換效果、線路所使用的接線負荷水平及負荷去除量進行充分的考慮,確定實際接線用戶的可靠性。一般情況下當負荷切除后,系統的可靠性會下降,此時也很容易發生過載問題,此時也就需要針對電路有效用戶和用電量的綜合分析,對其中所可能存在的負載過量問題和用戶過量問題進行提前的預判和處理,從而規避線路過載問題,保證系統的穩定運行。
總而言之,隨著電力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10KV配電網環網也逐漸的作為一項主要的配電方式而普及開來,并在提升電網負載量和安全性方面發揮出了巨大價值。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需要結合環網運行過程中所可能出現的故障和問題,強化對電網環網結構形式的分析優化對系統負載量的控制,采取有效的供電方式,逐步提升配電網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