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 遼寧裕弘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水是生命之源,一旦失去水,人類將面臨死亡,世上萬物也會枯竭。水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水資源的保護及其合理利用,已成為干旱區開發的第一限制性因素。因此,對水資源的保護、開拓水源、節約與科學利用,以及提高水資源的經濟效益等方面,已成為刻不容緩的重要研究課題。
由于中國人口眾多,所以生態資源的人均占有量并不高。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國家,水環境的污染現狀很不樂觀,生態環境建設以及水資源保護就面臨著巨大挑戰。研究發現,我國水資源地理分布呈現出了“南多北少”“東多西少”的現象,而且隨著不同季節的改變,地區水資源分布情況還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通過相關資料的分析可知:中國3/4的城市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嚴重的缺水問題,缺水形勢異常嚴峻,城市建設困難重重。此外,關于水資源的利用與開發,相關技術十分薄弱,利用問題明顯增多,部分地區甚至存在水資源過度浪費、不合理使用等情況,農業、工業耗水量龐大,水資源保護計劃的具體執行效果不盡人意。我國在水資源循環利用的研究上投入資金、人才力量不足,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著很大差距。在工業生產活動中,許多廢水直接排入河流,造成了嚴重的水污染問題,水污染治理過于形式化,導致本就短缺的水資源現狀變得更加嚴峻。
合理的調控可以充分展現水資源價值,由此更好地為水資源節約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在建設水資源的節約型的社會中,必須要針對具體情況進行分析。針對的特點,結合理論結合實際的要求,合理地開展水資源節約工作,向廣大群眾宣傳節約用水的重要性,并完善立法、法規等制度,以此在社會建立水資源節約的工作體系,真正對水資源進行維護和管理,也降低對水資源帶來的污染和影響,不但能夠為社會經濟穩定發展提供保障,更能確保社會實現穩步發展的目標。
水環境檢測工作需要依據不同區域的地表水、地下水及水循環系統的實際情況及檢測特點,保證檢測工作實施的規范性與標準性。首先,相關部門需要強化用于水環境檢測的實驗室基底的建設,運用現代化檢測技術不斷提高水環境檢測的整體水平。通過運行自動化技術對相關檢測設備進行定期維護、檢修和保養,提高基礎工作的完善程度,保證基礎工作的科學性與有效性以及檢測分發方法應用的標準性。其次,相關部門要積極引進先進的檢測技術,并組織崗位培訓保證所有檢測人員能夠熟練掌握與應用檢測技術,保證檢測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與可靠性,提升檢測結果的有效性,使檢測結果能夠全面客觀地反映出區域內的水質情況,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和對水資源治理的有效性。
在依法治國方略的具體實踐過程中,必須嚴厲查處一切水資源的污染行為和生態環境的破壞行為。對那些違規排放污水的企業,在嚴格處罰的基礎上還要加強宣傳教育,使其意識到生態環境建設的未來與企業自身的發展密不可分,為水資源的保護工作提供必要支持是現代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想方設法確保城市水源安全,真正實現水污染的綜合治理,在完善法律制度的保障下,繼續推進生態環境建設,水資源利用率持續提升,社會經濟水平的穩定增長令人萬分期待。
有效保護生態環境,加強生態環境的建設,需要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及重視,這也是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不斷積累環保經驗,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找到生態環境建設與水資源保護工作之間存在的聯系,嘗試運用新的方法或研究新的技術,并對二者進行協調管理,有效提高生態環境改善效果。通過提高植被覆蓋率,防止土地沙漠化,充分發揮氣候的調節作用,對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而言也很有利。另外,市政部門必須為植被建設、水資源保護工作提供幫助,可以根據城市氣溫的變化,以灑水作業的方式降低溫度;可以以園林綠化的方式解決降塵問題,同時大量樹木可以蓄存水源,樹葉可以遮擋陽光降低地面溫度等;還可以將美化環境與生態環境建設融為一體,為人們打造良好的生活空間,期待更多人自愿加入生態環境建設活動及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規劃中。
在水資源管理工作中,應科學有效地借助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以及遙感技術等相關技術,進一步增強我國水資源管理的效果和水平。同時要結合發達國家先進經驗,針對計算機技術、遙感技術等對水資源管理進行優化,而且在地理信息系統等技術的輔助中更好的優化管理體系,保障水資源管理效果得到進一步提升。
土壤流失會增加水流含沙量,泥沙進入河道以后,可能導致堵塞現象,甚至造成水位上升,使河流的蓄水能力以及防洪能力無法發揮出來。這樣一來,一旦發生洪澇災害,就會給周圍環境和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持續發展水土保持,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從根本上解決水土流失的問題,能夠進一步提高河道蓄水能力,使河道發揮防洪能力,保證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不受影響,周圍環境以及群眾安全得到保障。
隨著我國的人口數量越來越多,生態環境壓力不斷加大,不能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進行不利于水資源保護和水資源利用的生產活動。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在推進水土保持工作、植被建設工作、污染治理工作的同時,有效改善水資源以及其他資源的浪費現狀,合理應用生態環境污染的綜合治理辦法,更好地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目標,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使現存的環境污染問題得到妥善解決,生態環境建設未來的發展前景一片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