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爾蓀·伊米提 新疆大學
2020年以來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內爆發以來全球公共衛生治理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在國際法上,人類越來越意識到公共衛生的全球化以及需要重新思考國際法在全球公共衛生治理當中的作用。公共衛生全球化并不是一個新現象,它最初出現于19世紀后半葉。由于這一概念的歷史和當代重要性,理解公共衛生全球化的含義對于理解為什么國際法是全球公共衛生治理的核心具有重要意義。阿特·斯圖爾特(Jan Aart Scholte)認為全球化“指的是社會關系獲得無距離和無邊界品質的過程,從而使人類的生命在世界上作為一個單一的個體越來越多地發揮出來”。①全球化概念與公共衛生的相關性上,公共衛生專家認為國家和國際衛生之間的區別已經不合時宜。
公共衛生的全球化是表達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中公共衛生威脅和傳染病的跨國性或全球化性質。由于傳染病不尊重國家的地緣政治邊界,現在全人類都容易受到傳染病新出現和重新出現的威脅。隨著當代世界政治經濟的全球化,國際法在公共衛生全球治理方面遇到了很大的挑戰。②全球性傳染病的挑戰甚至超出了個別國家的治理能力,急需要采取國際法。歷史上,國際法在這一動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為各國利用雙邊條約和多邊公約來解決具有跨國性質的問題。國際法滲透到國際關系的方方面面,國際法在國家間關系中的功能是在無政府狀態下相互作用的國家把國際法作為建立國際社會的主要手段。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肆虐導致全球陷入空前的危機。全球公共衛生治理面臨嚴峻考驗。再這樣一個關鍵時期重新思考和認識國際法在全球公共衛生治理中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從而對涉及公共衛生問題的國際法律活動不斷增加。國際法作為全球衛生合作的一種機制受到了應有的關注。
從1851年第一次國際衛生會議開始,國際法就在國際衛生合作中發揮了中心作用,公共衛生全球化和國際體系進一步融合了。目前大多數國際組織在自己的憲章、章程和法律框架下規定了一系列國際法律機制,以便與傳染病越境傳播有關的問題上達成共識,公共衛生不再是醫生和流行病學家的特權。國際法確立的共同行為準則,提高了各國際法主體對行為結果預期的信心,這有利于增進全球公共衛生治理的雙邊與多邊合作,從而有效治理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最大限度地防范疾病與危險因素的跨境傳播。
國際法在協調各國家不一致的國家檢疫條例、促進傳染病流行病學信息的交流、建立國際衛生組織和監測標準化方面發揮了主導作用。傳染病通過在多邊機構、世界衛生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糧食及農業組織和國際辦事處的授權范圍內談判和通過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法律制度,重新界定全球衛生治理的界限動物流行病。公共衛生的全球化使國際法成為全球衛生治理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工具,旨在減少人類對傳染病的死亡率和發病率負擔的脆弱性。
現代國際法的發展使它不僅能夠治理全球公共衛生,也能夠介入各國內部的公共衛生問題,如控制傳染病,公共衛生設施與服務更好地發展和分配藥品等等。近年來,面臨傳染病的持續高發生率的威脅與全球法治化的趨勢,各國重視加強公共衛生法律。而國際法是各國反復協商的結果,往往體現了有關治理公共衛生的先進經驗、發展趨勢和科學進展,對各國制定合理的法律與政策具有指導意義。
雖然國際法和國內法有著一定的區別,但兩者之間也存在著相互依存的關系。因為國際法產生于完全不同的政治結構。國際法僅僅是一種幻覺,因為它不能被強制執行,這一論點來源于一個錯誤的假設,即國內法可以由政府中央強制執行,它反映了法律的性質背景。然而,國際法之所以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國際體系中沒有至高無上的政治權威。國際法是在一個非常特殊的政治結構中產生和運作的,正是在這個結構中,我們必須理解國際法的作用。
隨著全球化進程滲透到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中,國家和國際關系總體上正在發生變化,社會積極轉向創新和多樣化的國際衛生合作機制,以控制正在全球化的公共衛生和相關風險。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全球治理提出了新的視角和方案。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種理想的新型國際關系狀態,推動全球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規范化是構建全球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基礎。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融入國際法之中,推動構建聯防聯控的全球公共衛生治理體系。
注釋
①(英)阿特·斯圖爾特(Jan Aart Scholte)著-《解析全球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②胡玉坤-“全球化下的公共衛生:變化與挑戰”-人民日報-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