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成才 鄭州科技學院
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教學活動,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目標,是新時代賦予我國高等教育的使命,也是當前及今后相當長時期內高等教育實施的政策重點。中國優秀傳統商業文化,尤其是對各具地方特色的商業文化研究有利于經濟管理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的全面開展和順利進行,也有利于豐富經管類專業課程思政的內容和形式。通過課程思政教學活動,有助于促進我國優秀傳統商業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也有助于增強我國優秀傳統商業文化傳承的有效性和延續性。
在經管類專業實際教學活動中,長期存在著中西方文化導入失衡的情況——過于側重西方現代經濟管理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忽略對我國優秀傳統商業文化的融入,甚至出現“談經濟、談管理必談西方”的現象。這種完全忽視傳統文化中的優秀管理智慧、優秀商業理論的教學活動長期發展下去,很容易導致經管類專業學生的“崇洋媚外”行為,對于樹立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也有著非常不利的影響。況且,我國的經濟、管理活動本就離不中國文化傳統環境的影響。即使在中華文明受到西方思想激烈沖擊的情況下,近代商人依然保持有許多顯著而強烈的傳統商業文化精神。這充分體現了我國傳統商業文化具有廣泛的包容性和適用性。因此,通過專業教師對優秀傳統商業文化的提煉和講授,把傳統商業文化融入到經管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對我國優秀傳統商業文化產生發自內心的尊敬和自豪,是培養經管類專業學生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徑。
傳統商業文化是在我國傳統商業活動和文化傳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獨特文化現象。在傳統商業文化中,有著許多為現代商業活動所接受的傳統商業精神、經營理念、管理制度、選拔用人制度等,值得當代經管類專業人士學習、傳承和弘揚。從宏觀的角度分析,傳統商業文化也可以與經管類專業教育中的多個方面相融合,當代大學生在經管類專業課程思政過程中接觸到傳統商業文化,勢必會使傳統商業文化的內容得到傳播和普及。這對于長期的傳統商業文化傳承與發展來說也就有了一個有效的實現路徑。況且,在經管類專業課程思教學過程中融入傳統商業文化,有助于對專業課程的教學和理解,也能使學生自覺意識到對傳統商業文化學習的積極意義。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商業模式不斷創新的今天,職業道德素質水平對商業服務質量和商品經營效益起著巨大的影響作用。經管類專業大學生是未來商業領域的從業人員,其綜合素質和職業素養直接關系著相關企業的服務質量和經營水平,甚至影響著整個行業和國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由于大學生思想尚未完全成熟,可塑性較強。而傳統商業文化體現出的仁、信、義、勇、智等品行,對培養大學生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義利并舉的職業素養有著潛移默化的精神引領作用。在經管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融入傳統商業文化,挖掘傳統商業文化中的核心價值,使學生樹立起認真工作的勞動態度與文明經商的行為規范,不僅能增強學生對傳統商業文化的了解與傳承,對當代大學生職業素養的塑造也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然而,中國傳統商業文化融入經管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活動卻面臨著諸多挑戰:教師缺乏必要的傳統商業文化專業知識,傳播我國傳統商業文化的意識也較為淡薄;經管類專業課程教材在編寫時著重對西方商業理論的全盤吸收,缺乏對我國優秀傳統商業文化的論述和研究;教學評價方式和內容較為單一,過于注重專業理論知識而忽視對素養的培育。因此,在經管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融入傳統商業文化時,應著重以下幾點:
中國傳統商業文化與經管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的融合,就意味著經管類專業要結合現實對傳統商業文化的內涵與思政課程進行整合,找出二者有效融合的切入點。例如,經管類專業可以開發具有傳統商業文化特色的專業課程或輔修課程,根據學生專業背景的不同有所側重地區別授課。也可以在經管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融入某些傳統商業文化元素,例如“一帶一路”倡議的由來及前景、古代外貿的真實情況、傳統商業思想與政策、運河文化、茶馬古道、商幫文化、中華老字號等。這些既能豐富經管類專業的理論知識,又能激發學生主動將我國傳統商業文化與思政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整合。總之,要利用“大思政”背景下的便利教學條件,盡可能豐富經管類專業的教學資源,服務于傳統商業文化與思政課程的融合教學。
受限于知識體系、傳統習慣、經驗主義等的長期影響,我國經管類專業理論大多脫胎于西方知識體系而成為西方資本主義思想的搬運工,缺乏對傳統商業文化的論述和整理。作為經管類專業的教師一般具有較強的現代經濟和管理專業知識,但普遍缺乏對傳統商業文化的了解和掌握。要在經管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中融入傳統商業文化元素,就需要專業教師增加這方面內容的學習。具體來說,經管類專業教師可以從教學質量和自身素質兩個方面的提升來適應傳統商業文化融入課程思政教學過程的要求,通過積極學習我國傳統商業文化的豐富內容和精髓,并結合實際的教學經驗找到課程思政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來解決二者融合的教學要求。
由于傳統商業文化具有的歷史性特點,這就要求經管類專業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將傳統商業文化結合課程思政的要求組織開展實踐教學。例如,通過實地參觀走訪一些有關傳統商業文化的博物館、人文景觀等,了解當地商業歷史及其發展。也可以通過視頻觀摩、情景再現、情景創設等形式,讓學生在感受我國優秀傳統商業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時親自體驗先輩商業奇才的商業智慧,同時又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達到良好教學目的。還可以通過考察中華老字號企業,近距離感受其企業文化,從而對老字號企業形成全面的認識。總之,可以通過多種實踐教學活動達到傳統商業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開展教學評價工作,不僅為了檢驗經管類專業學生對傳統商業文化知識的掌握程度,更是為了今后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活動的開展找到正確方向。在傳統教育模式下,教學評價工作大多是依托專業理論知識成績而作為考核依據,對于思政類課程與專業課程融合的教學活動并沒有統一評價標準。因此,在傳統商業文化融入經管類專業課程思政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豐富考核指標,重視實際的教學評價工作。一方面為傳統商業文化的傳播和宣傳效果提供思想支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更準確地掌握學生課程思政教學的實際效果。例如,可以充分利用參觀走訪中華老字號企業和體現傳統商業文化的博物館、人文景觀等,或者通過視頻觀摩、情景創設等形式體驗傳統商業文化的活動,讓學生在項目中運用攝影、課件制作、成果展示、講說表演等形式完成課程考核。
總的來說,我國傳統商業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所包含的豐富內容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悠久的商業文化傳統,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博大的文化內涵。傳統商業文化與經管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的融合具有顯著的適宜性,經管類專業教師在當前高校課程思政教學的大背景下,找準傳統商業文化融入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的切入點,通過更新課程體系,整合教學資源,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加大實踐教學力度,完善教學評價體系等方法達到優化課程思政教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