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天鵬
摘要:本文將從5G與政務服務結合的需要和實現智慧政務信息化提升建設的路徑兩方面進行分析,說明5G+智慧政務改造的必要性;同時對智慧政務信息提升建設的總體規劃與場景規劃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5G;智慧政務;必要性;建設規劃;
近年來,隨著數字經濟、智慧城市、5G通信的快速發展,如何借助5G通信,將政務服務有機結合在一起,更加有效地向群眾提供服務、提高辦事效率、建設“陽光政府”,已成為當前各級政府部門的必然趨勢。
一、5G通信技術的特性
移動通信每十年出現新一代技術,通過關鍵技術的引入,實現頻譜效率和容量的成倍提升,推動新的業務類型不斷涌現;隨著5G技術的深入商用,整個社會逐步發生根源性變化。 5G技術分別具有以下三大特點:
(一)高速率:
由于5G的基站大幅提高了帶寬,因此使得5G能夠實現更快的傳輸速率。同時5G使用的頻率遠高于以往的通訊技術,能夠在相同時間內傳送更多的信息。具體可以表現在比4G快10倍的下載速率,峰值可達1Gbps(4G為100Mbps)。
(二)低延時:
相對于4G,5G技術可以將通訊延時降低到1ms左右,許多需要低延遲的行業將會從5G技術中獲益,無需使用延時高達50ms的4G網絡,采用5G網絡后能提高反應速度。
(三)海量鏈接:
與4G相比,5G系統大幅提高了支持百億甚至千億數據級的海量傳感器接入,能夠很好地滿足數據傳輸及業務連接需求。將人、流程、數據和事物結合一起,使連接更緊密。
二、5G+智慧政務信息化提升必要性
隨著“互聯網+政務”的深入推進,不少事情都可以一窗式綜合辦理,老百姓“來回跑”的現象越來越少了,政務服務的滿意度提高了,但目前政務服務一般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服務模式單一
政務服務形式主要以服務大廳、自助終端(只支持辦理部分事項)兩種,而鋪設的自助終端從鋪設廣度和業務深度都未能滿足群眾辦事需求。企業群眾要辦事時,只能乘車或驅車前往中部的辦事大廳,是的群眾辦事較為不便,這種集中辦事的服務形式同時也會對服務大廳的服務能力提出較高要求,包括停車難、等待久等。
(二)服務途徑較少
基于服務大廳和少量自助終端的服務形式,政務服務基本都是以線下服務的模式提供,這點對于目前高度線上辦的社會形式來說已經跟不上發展。辦事群眾“辦事難”的表征已經從“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演變為“沒時間跑、路程遠、服務點少”,這對服務模式和服務途徑都提出了改革提升的要求。
(三)導辦服務不足
在軟服務方面,不少地方還存在導辦服務不足的問題。不少群眾由于“業務不熟悉、步驟不清楚、材料不齊全”等方面的原因,導致整個辦事流程不順暢、不愉快,辦事體驗比較糟糕。
基于以上問題,進行5G+智慧政務信息化提升顯得十分必要:
(一)促進政務服務模式創新的必要
近年來,政務服務改革呈現出百家齊放的局面。“一門式”、“一網式”、“一號式”、“最多跑一次”等各種服務模式創新無不需要信息系統進行依托。順應多種服務方式服務渠道的拓展,大廳的服務模式從窗口服務,向“窗口+線上/終端”綜合的服務模式轉變已經成為必然。政務服務提升方案能有效地促進服務模式創新和應用。
(二)打破時間、區域服務限制的必要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服務已成為趨勢,堅持問題導向,注重資源整合,變“群眾來回跑”為“部門協同辦”,切實增強政務服務的主動性、精準性和便捷性,將有助于為推進政府治理改革。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遠程調度等先進技術開始向政務領域滲透,智能柜臺跨部門跨區跨省辦理模式是服務改革、服務延伸的方向。打破信息孤島,通過標準化、統一化應用,實現服務信息共享,減少群眾辦事的時間成本,為政務服務提質提效。設立全天候自助服務區可以滿足“就近辦、快捷辦”的需求,為政務服務模式創新提供了新渠道。
(三)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必要
優化營商環境是不少政府部門工作目標之一,優化營商環境,打造服務型政務服務體系,變被動為主動,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周全、便捷的政務服務。
三、5G+智慧政務信息化提升建設路徑
(一)總體規劃:
智慧政務信息化由支撐系統、提升內容、服務延伸三個層面進行,具體內容包括:
1.支撐系統:包括門禁、調度、表單、視頻交互、預審、咨詢等基礎服務,為整個服務提升提供基礎技術支持。
2.提升內容:基于已有的政務服務體系對服務事項進行梳理,整理本次服務提升的事項主體,在辦理形式方面增加政務自助辦、工商自助辦+遠程辦、稅務自助辦+遠程辦三種,豐富原有服務形式。
3.服務延伸:結合智能導辦服務,通過智能服務終端的鋪設,將服務窗口延伸至社區服務站、園區服務站,并提供服務上門辦,為群眾提供真正的“就近辦、門口辦”;
(二)場景規劃方面,包括群眾側、現場辦、遠程辦、園區辦/村居辦和上門辦多種場景;
1.群眾側:群眾通過智能導辦平臺,獲取業務辦理途徑、手續;智能導辦平臺,嵌入智能問答、人工視頻客服、政務小屋導航、上門辦預約情況查詢等功能;創新自助辦、遠程辦、網上辦、上門辦等多種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實現政務服務向外延伸使得服務體驗更加貼心。
2.現場辦:遠程辦、自助辦都無法滿足后,引導客戶現場辦理;小程序可實施分享服務大廳的人流情況,讓群眾錯峰到場辦理。
3.遠程辦:制作小程序,結合機器人智能問答、人工視頻客戶功能,搭建線上智能導辦平臺和遠程視頻平臺。
4.園區辦/村居辦:通過政務小屋部署,提供24小時服務,打造24小時不打烊的政務小屋。
5.上門辦:困難不便群眾以及有需求的企業,可通過小程序進行上門辦預約,由志愿者上門辦理業務。
四、結語
利用5G技術對政務服務進行智慧化信息改造,為群眾提供全面、高效的服務,是目前政府政務服務信息化提升的必由之路。通過5G技術特點、現今政務服務存在問題、智慧政務提升路徑規劃的介紹,讓我們深刻認識到政務信息化程度的高低是影響群眾辦事感知的重要因素。對此必須要做好智慧政務信息化提升工作,繼續探索有利于群眾滿意度提升模式。
參考文獻:
[1]汪向東,姜奇平.電子政務行政生態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2]姜奇平,汪向東.行政環境與電子政務的策略選擇[J].中國社會科學,2013(02).
[3]李洋,柴中達1信息化與我國政府治理變革[J].管理世界.2017(2):1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