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彥錁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普及,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已廣泛應用,這源于多媒體信息具有集成控制性、非線性網狀結構信息組織方式,并且有一定的人機交互特點,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成為使用最為廣泛的教育技術手段。多媒體教學能改進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效果和保障教學質量,同時多媒體教學應用也存在課件制作欠佳,未達預期效果;盲目使用課件,降低學生注意力等,本文針對問題提出對應的策略和改進思路與方法,以期運用多媒體課件更好促進教學。
關鍵字:多媒體、問題、策略
引言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普及,計算機在教育中的應用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教學始于80年代,主要是使用幻燈片應用在課堂教學中,90年代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興起,開始使用計算機融合文字、聲音、圖像、動畫。通過使用多媒體,活躍了課堂的氛圍,激發了學習者的學習興趣。但是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應用中也出現了新的問題。包括多媒體軟件自身的問題,即大多數教學軟件在進行信息加工時缺乏對教學信息的設計,設計不合理的軟件會抑制教學效果的產生。梅耶認為,多媒體學習研究必須基于有關人類學習的研究,“按照人的心理工作方式設計的多媒體教學信息比沒有按照人的心理工作方式設計的多媒體教學信息更有可能產生有意義學習。”[1]此外,具體教學應用中的問題表現在老師過多的依賴多媒體課件、師生之間互動變少等問題。
一、多媒體技術的含義與特點
媒體是指存儲和傳遞信息的載體,多媒體是指利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將文字、圖像、聲音等多種媒體信息有機組合在一起,并通過計算機將信息呈現。具有信息媒體的多元性,集成性和系統性。
二、多媒體對教學和師生的影響
多媒體教學應用,豐富了教學內容,促進了現代化教學發展。對學校,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可以加快學校信息化教學的步伐,可以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學校遠程教育中,學生通過網絡實現與學校多媒體系統互聯,共享學習資源。對教師,將教學媒體更好融入課堂,讓教師課件制作技術越來越熟練,提高了教師應用現代化教學能力,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對學生,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克服了傳統課堂教師+黑板+教材的單一信息獲取的學習方式,增加了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通過畫面、圖片、聲音等綜合性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提供了直觀感受。特別是對一些抽象的概念,如物理學中的萬有引力,化學中有顏色變化的反應等用多媒體形式呈現教學可以變得更加直觀外,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增加課堂知識容量,提高了課堂效果。
三、多媒體教學課件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目前多媒體教學已成為普遍的教學形式,廣泛應用課堂教學中,在我高校表現得尤為的突出,盡管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軟件的開發和設計在教學中的應用已經有長足的進展,但是同樣面臨著很多問題。
3.1思想觀念欠缺,課件制作不佳
目前各級學校都有多媒體設備,但學校和部分老師對多媒體的價值定位不夠準確,很多只重視相關的多媒體教學硬件。特別在高校盲目的投入較多的多媒體實驗室硬件,但利用率不高,甚至存在不會用的尷尬情況。重硬件輕軟件的現象依然存在。
如果說教師傳統的備課方式(最終體現在教案上)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的話, 那么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更需要進行科學的教學設計, 如有關“學習內容與學習水平的確定、媒體的選擇與設計、教學過程結構的設計、形成性練習的設計、教學過程的實施與評價… …”都是多媒體教學課件研制過程應當考慮的。[2]當前多媒體教學中,確有多媒體教學應用的優秀老師,但依然存在課件制作較粗劣。盡管很多青年教師對計算機熟悉,但制作優秀的多媒體課件不僅要花費時間而且需要較高的專業知識水平、較強的計算機操作、一定的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基礎,目前課堂上使用的很多多媒體課件還是初級產品,或者是Word式的電子文檔,或者是PPT形式的幻燈片,或者是直接使用配套教材提供的課件。依然存在把教材上的內容由原來的紙質版變成現在的電子版呈現。這樣并沒有發揮多媒體教學課件的真正價值,對教學效果沒有達到預期的促進作用。
3.2盲目使用課件分散學生注意力
在課堂上,盲目按照預先制作的課件教學,忽視了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阻礙了教師思維的發散,導致教師約束于多媒體課件,缺乏對課堂學生的有效引導,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思維發散。其次,根據認知心理學理論中有關注意力持續度的試驗表明,在一節40-45分鐘的課堂里,學習者能夠保持較高學習效率的時間在20分鐘左右,20分鐘之后,學生會產生視覺疲勞,引起注意力的下降、不集中現象的發生,影響學習和教學的效果。
3.3媒體運用壟斷化,忽視了師生情感的交流
由于課堂上使用多媒體教學課件,老師不在黑板上板書或者很少板書,使得學生對重點知識的思考時間縮短,課堂上不能進行深入的思考。同時多媒體課件應用使教師產生了一定的依賴性,課堂始終由老師一個人在用課件進行講解。甚至用多媒體課件代替了很多學生與學生之間實踐互動的環節,加快課堂教學內容的進度。忽視了學生的掌握和吸收能力的培養,特別在使用視頻微課等形式課件,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感情的交流變得更少,不利于對學生學習狀況的整體把握,不利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
四、多媒體課件應用的策略
4.1加強課件教學設計
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的目的是提高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認知能力。有效教學是指教師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使學生獲得了具體的進步或發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課件的設計。在使用現成課件時,應該結合自己教學情況選擇性的向學生呈現課件內容。在內容設計上,只寫教學提綱更能夠發散教師思維,在PPT的呈現上結合教學目標,諸如設計以教為主的PPT呈現策略和以學為主的PPT呈現策略所制作出來的PPT是截然不同的。對沒有太大關系內容的呈現只會增加學生的認知負荷,干擾學生的有效學習。
4.2在教學中加強師生溝通
由于學生的注意力一般在20分鐘左右,在多媒體課堂教學過程中,適當的增加板書內容,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環節,可緩解學生視覺疲勞和注意力不集中現象,使學生對主要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也可以使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得到延長,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
小結
在學校學習中,課堂學習是學生學習的關鍵環節,多媒體教學課件作為重要的學習資源和教師教學的輔助手段,在多媒體教學中如何獲得好的教學效果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等多個方面。但是課堂多媒體教學課件的負面影響是客觀存在的,只有我們對該類課件的負面作用進行研究并提出對應策略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它的教學,并在教學改革中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Mayer, R.E..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Multimedia Learning[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3,32.
【2】 馬捷, 于冬.教學媒體:課堂教學監控的新任務[ J] .教學科學研究.2003(9):30.
【3】 崔允漷.有效教學的理念與策略(上)[J].人民教育,2001,(6):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