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忠



摘要:本文主要對腳手架類型及雙排落地腳手架優缺點進行簡單闡述,以某區電器產業園標準廠房為例,從腳手架搭設材料要求、外腳手架搭設構造要求及具體搭設施工等方面入手,分析工業建筑施工中如何有效地應用雙排落地腳手架,希望為實際工業建筑腳手架搭設施工提供參考。
關鍵詞:雙排落地腳手架;工業建筑;施工
引言
腳手架指的是為了滿足施工人員施工操作,解決水平、垂直運輸而搭設的各種支架。雙排落地腳手架作為支架腳手架中的一種,是由內外兩排立桿、水平桿構成的腳手架,直接搭設于地面、樓板上,目的是為施工人員提供便捷、安全的施工空間,確保建筑施工作業安全、順利實施。
一、腳手架分類及雙排落地腳手架優缺點相關概述
(一)腳手架分類
以工業建筑施工的角度來說,腳手架指的是輔助外墻、高層及內部裝修等施工作業開展的各種支架。其類型及作用如表1所示。
(二)雙排落地腳手架優缺點
這種腳手架的優勢在于:1.承載力較大。符合構造要求、搭配規范的雙排落地腳手架,其單管立柱的承載能力可以達到15KN-35KN[1]。2.架體穩定性較好,能夠為施工人員提供安全的作業環境,并且便于對立面圍護進行設置,設置作業耗時較短,在圍欄封閉的情況下,無須設置其他安全平網。3.用途廣。既可以在結構工程施工中應用,也可以在裝修工程施工中使用。但這種腳手架在實際應用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對搭設的高度有所限制,搭設時間過長,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較多,維護面積較大,施工整體成本較高,且會占用塔吊,影響施工進度,在高空環境下進行搭、拆,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這種腳手架多應用于高度小于50米的工業、民用建筑施工中。
二、工程概括
本文主要以某區電子電器產業園標準廠房為例,該工程總建筑面積為64500平方米,為地上6層,地下1層的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高度地上和地下分別為24米、4.8米,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地上和地下耐火等級分別為二級、一級。
三、雙排落地腳手架在工業建筑施工中的應用分析
(一)腳手架搭設材料要求
其一,本工程中所使用雙排落地腳手架其桿件為焊接鋼管,其外徑、壁厚分別為48毫米、3.5毫米,要求其力學性能滿足行業標準中Q235A鋼的規定,對立桿、斜桿及大橫桿中使用的鋼管長度進行合理控制,通常將其長度控制在4-6米之間,拉結桿、小橫桿的鋼管長度控制在2.1-2.3米[2]。同時,鋼管進場環節,需先檢查其外觀,防止嚴重變形、裂紋、彎曲的鋼管流入施工現場,然后以試驗的方式對鋼管的彎曲度、拉伸強度進行檢測,最后對通過驗收標準的鋼管進行防腐處理。其二,腳手架的搭設需要使用一定數量的扣件,需對其質量進行把控,即根據鋼管管徑來選擇與其相匹配的扣件。在材料進場過程中,對其外觀、性能進行查看、檢測,避免加工不合格、有氣孔和裂紋的扣件進入場地,弱化其使用性能,并嚴格整合扣件與鋼管的貼合面,確保其與鋼管緊扣接觸,能夠靈活地轉動扣件的活動部位,合理控制旋轉扣件旋轉面的空隙,通常將其空隙控制在1毫米之內,在扣件夾緊的情況下,開口位置最小間距需控制在5毫米以上,對其表面進行防銹處理。同時,當扣件進入施工場地后,在對其外觀進行檢查的基礎上,還需對直角型、旋轉型扣件的抗破壞性、抗滑、扭轉剛度及抗拉等性能進行再次檢測,通過檢測后才能實際使用,確保腳手架搭設施工的安全性。其三,在對腳手板、安全網材料進行選擇時,通常使用松木材質的腳手板,將其長度、寬度及厚度分別控制在4000毫米、200毫米、50毫米,兩端使用鋼絲進行綁扎,每平方米的自重應控制在0.35KN以內;關于安全網的選用,通常使用規格為1500毫米×6000毫米的綠色密目安全網,在進場時,需檢查其是否有產品質量合格證、生產許可證等。
(二)搭設前準備
根據本工程實際施工條件、結構形式,確定建筑物四周需搭設落地式雙排鋼管腳手架,該架主要用于結構施工、裝修施工及安全防護。在實際搭設腳手架之前,需進行地基處理,設置排水措施,先對搭設場地進行平整、夯實處理,即從建筑物主體向外圍找坡,對場地進行回填夯實處理后,在上面鋪設寬度、厚度分別為20厘米、5厘米的方木底座,然后將立桿放置于底座上,依據設計的立桿間距定位,確保所鋪設的腳手板更加平穩。同時,為了將搭設場地內水排出場外,應采取相應的排水措施,即根據腳手架外排立桿位置設置排水溝,對排水溝坡度進行合理控制,在其最低點設置集水坑,使用潛水泵將流入坑內的積水排出。
(三)外腳手架搭設構造要求及具體施工
根據本工程實際情況,確定立桿的橫距、縱距及步距分別為0.8米、1.8米、1.0米,搭設高度控制在25米;將內排架與墻的長度控制在0.3米,橫桿與立桿以單扣件的形式進行連接,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設置為0.8;連墻件以雙扣件的形式進行連接,且將水平間距、垂直間距分別控制在3.6米、3.6米[3]。立桿、大橫桿、小橫桿、剪刀撐及腳手板基礎設置如圖1所示。
1.立桿
本工程中全樓層的腳手架均為雙排雙立桿,以對接扣件的方式連接立桿接頭,使用直角扣件將立桿、橫桿連接起來,關于接頭的布置,不僅要防止兩個相鄰的立桿接頭出現在同步同跨內,而且需對各接頭中心距離主節點的距離進行控制,通常將二者間距控制在60厘米以內。
2.大橫桿
設置于小橫桿下面、立桿內側,使用直角扣件將其與立桿扣緊,將其長度控制在3-6米,相鄰接頭的水平間距控制在50厘米以上。
3.小橫桿
將小橫桿設置于主節點位置,使用直角扣件將其扣緊在大橫桿上,根據腳手板搭設作業的實際需求,在立桿間增設1根或2根小橫桿,將其最大間距控制在75厘米以內,在立桿位置以錯開的方式布置上下層小橫桿。此外,對于橫向、縱向掃地桿的布設,都使用直角扣件將其分別固定于距底座20厘米的立桿上。
4.剪刀墻
本工程腳手架的搭設,需將橫向斜撐、剪刀撐兩種方式相結合,隨縱橫向水平桿、立桿進行同步搭設,使用剪刀撐沿著架高進行布置,將斜桿與地面的夾角控制在45°-60°之間,剪刀撐的兩根斜桿分別扣在立桿、小橫桿端頭位置,使用旋轉扣件對其兩端進行固定,并且在中間位置增設2-4個扣結點,將所有固定點到主節點的距離、下部斜桿與立桿連接點到地面的高度分別控制在15厘米、30厘米以內。此外,以搭接的方式來連接剪刀撐的桿件,將搭接長度控制在100厘米以上,使用多個旋轉扣件對其固定[4]。
5.腳手板
本工程中要求使用長度、寬度及厚度分別為3.5米以上、35-45厘米、5厘米的硬木板作為腳手板,在具體施工中,需架設一道水平兜網于作業層的下方,隨作業層的上升不斷調整兜網的位置,設置安全網的目的在于保證施工作業安全進行,通常在三根橫向水平桿上設置腳手板,在其兩端大約8厘米的位置,使用規定的鐵絲對其箍繞,進行固定。如果腳手板的長度不足2米,需使用2根小橫桿與板的兩端進行綁扎,防止傾翻現象出現,靠墻位置的腳手板距離墻的間距應控制在15厘米內,拐角位置的腳手板應以重疊的方式進行放置,防止出現空擋、探頭問題。
6.連墻桿
連墻桿所使用的鋼管型號為Φ48×3.5,其連接的水平間距、垂直間距分別為3米、3米,使用直角扣件與建筑物、腳手架進行連接(如圖2所示)。連接墻通常以橫豎向順序進行排列,與結構立面、架體保持垂直,盡可能靠近主節點,連接桿伸出扣件的距離應控制在10厘米以上,在實際施工中,從底部首根大橫桿位置就需要布設連墻桿,靠近框架柱的小橫桿可以作為連墻桿來使用。
7.腳手架拆除
本工程所搭設的雙排落地腳手架在拆除過程中,應按照拆除要求做好準備和施工工作。在拆除前,應對腳手架連墻件、扣件連接等情況進行全面檢查,查看其是否滿足構造要求,依據檢查結果對拆除方案進行合理調整,通過審批后才能開展拆除作業,并在拆除前向施工人員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對腳手架上面的雜物、障礙物進行清除,確保拆除作業安全進行。同時,在實際拆除腳手架時,應采取由上至下的順序進行逐層拆除,為了防止不安全事件的發生,禁止上下層同時作業,在腳手架逐層拆除的基礎上才能以整層、數層的方式拆除連墻體,在對高度差超過2步的腳手架拆除時,通常以分段、加固連墻體的方式進行。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工業建筑施工中腳手架搭設施工質量會直接影響整個工程的安全性、穩定性。為了保證工程順利施工,需對腳手架搭設的要點進行嚴格把控,按照施工程序、方法及標準進行搭設或拆除作業,將施工安全標準貫穿于整個施工中,促使腳手架搭設施工水平提高,更好地輔助建筑施工工作開展。
參考文獻:
[1]劉春,范宗凱,徐松艷,齊艷濤,許國偉.采用midas軟件對某假區項目落地腳手架的受力計算研究[J].建材發展導向,2021,19(08):61-63.DOI:10.16673/j.cnki.jcfzdx.2021.0078.
[2]黃健.雙排落地腳手架在工業建筑施工中的應用研究[J].廣東建材,2020,36(12):59-61.
[3]范家琪. 扣件式多排落地外腳手架的性能研究[D].安徽建筑大學,2018.
[4]李洋. 落地雙排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性分析研究[D].安徽建筑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