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主義發展進入新時代, 人們的空閑時間也逐漸增多, 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開始把體育鍛煉作為延緩衰老、提高免疫力、放松娛樂的重要途徑,而廣場舞作為近年來風靡的健身項目,更是受到了中老年人的一致喜愛。廣場舞源于社會生活,是一項將舞蹈與體育、休閑與娛樂完美結合的健身運動, 它以其動作簡單、易于編排、生動活潑和便于開展的特點, 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參與其中。
關鍵詞:廣場舞;中老年人;保健作用
1 中老年人的定義
各個國家和各個時期關于中老年人的定義都不大一樣。世界衛生組織將中老年人定義成:45歲以下為青年,45 ~64歲為中年, 65~74歲為青年老年人,75~90歲 才算真正的老年人,90 ~120歲為高齡老年人。而我國現階段的年齡劃分標準是將36~60歲稱為中年人,60歲以上為稱為老年人[1]。
2 廣場舞對中老年人生理方面的作用
2.1 對身體成分的作用
身體成分是人體各組織器官的總成分, 其總重量為體重, 包括脂肪重和瘦體重。研究表明, 體脂含量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 游離脂肪在30歲以后也開始大量降低。由于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變, 人們的運動量變得越來越少, 人到中年后容易患上諸如高血糖、肥胖等“富貴病”,這對身體是很不利的。廣場舞這項有氧運動可以有效的氧化體內脂肪,改善脂代謝使體脂下降。它通過充分帶動機體的各個部位, 使血液循環加快, 脂肪燃燒充分, 進而塑造更好的身材,給他人和自己以美的享受。
2.2 對運動系統的作用
廣場舞健身對運動系統的作用主要體現在骨骼和肌肉兩方面。經常從事廣場舞運動,可有效改善骨的結構, 使骨抗壓、抗彎、抗折和抗扭的能力增強。人的肌力也是從30歲以后開始減弱且從事非體育勞動者比從事體育勞動者明顯,長期進行廣場舞運動能夠減緩骨骼肌退化的速度, 保持肌肉體積和質量[2]。與此同時, 廣場舞中彎腰、抬腿、擴胸、屈膝等動作能有效改善肢體靈活性,預防骨質疏松,治療腰膝疼痛等疾病。
2.3 對有氧運輸系統的作用
廣場舞是一項很好的有氧運動。研究表明,長期有規律的有氧運動可以減緩由于衰老導致人的心功能下降的情況以及年齡增大而使安靜時收縮壓上升的問題。另外,廣場舞這種有氧運動還有助于提升肺通氣功能,保持良好的肺活量和呼吸道的通暢。在進行廣場舞運動時,冠狀動脈的血流量增加,改善了心肌營養與氧氣供應,使物質代謝增強[3]。中老年人經常參加廣場舞運動可以增加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推遲呼吸肌的老化過程,對老年人血液流變學指標可以產生良好的影響。
2.4對消化系統的作用
適量運動可使胃腸蠕動加強,血液循環改善,消化液分泌增加,營養物質轉化與吸收加速。適量運動時,呼吸運動增強,膈肌活動范圍加大,對腹壁胃腸起按摩作用,從而促進消化吸收[3]。
2.5 對神經系統的作用
人到中年后, 中樞系統處理信息的能力降低, 平衡能力和神經系統的工作能力下降, 具體表現在睡眠不穩定, 反應時增長, 容易疲勞等。人們步入中老年的行列后,睡眠質量由于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原因都會受到影響, 最常見的就是早醒[4] 。廣場舞由于運動量適中且又有很好的健身效果,因此能夠有效改善睡眠質量, 并加快入睡時間, 加深睡眠深度, 使人充滿活力。長期堅持跳廣場舞可以調節大腦神經細胞的興奮和抑制過程,使大腦反應更加敏捷、準確、不易疲勞[5]。另外, 廣場舞節奏性強, 要求手腳協調, 鍛煉者在極力做好動作的同時平衡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6對免疫系統的作用
中老年人細胞免疫功能下降主要表現在對既往接觸或未接觸的抗原產生反應的能力降低。健身運動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使血中白細胞介素增多, 進而增強自然殺傷細胞的活性, 消滅病毒與癌細胞[6]。長期適宜的健身鍛煉能延緩胸腺的萎縮,增加T淋巴細胞的數量[5]。因此, 堅持長期進行廣場舞的練習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增強抵御疾病的能力。
3 廣場舞對中老年人心理方面的作用
3.1 提高記憶力
記憶是一個人對過去所經歷的事情的真實感受和印象累積。進入中年期以后, 人的記憶能力開始減退, 特別是婦女進入更年期以后, 記憶力更是大不如從前[7]。進行廣場舞運動需要練習者跟隨教學視頻或領舞者的節奏一步步進行練習,從音樂的節奏到動作的組織以及兩者之間的配合都需要練習者用心記憶。并且, 對動作的識記不是瞬間記憶, 它需要長時間的鞏固, 在反復記憶的過程中, 練習者的記憶能力便得到了提高。
3.2 緩解各類壓力
中年人的工作有著巨大壓力,子女的教育問題以及老人的贍養問題等事情都使得他們疲憊不堪。老年人雖然退離了工作崗位, 但作為一家之長, 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事情也會牽絆老人的心, 對于自理能力不強的兒女, 老人的壓力更是重如泰山。與此同時, 隨著機體的漸漸衰老,老人還要承受著死亡漸近的壓力。而從事體育運動能夠化解壓力, 進行廣場舞運動, 可以使鍛煉者從壓力中解脫出來, 這種有氧運動可以加速血液循環,能使工作和生活所帶來的神經緊張、身疲力乏等狀況得到一個良好的調節,從而擺脫壓力的困擾。
3.3 改善情緒
情緒即一個人對其他人或事物的情感流露,是對外界的一種自然反應。中老年人要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所以情緒較為多變。情緒不佳,會給疾病打開大門。例如長期保持壓抑和不滿的情緒, 將會是癌癥發生的誘因, 情緒狀態的改變也可以引起血壓和心率的變化[8]。仇恨、焦慮等情緒可使血壓上升, 心率加快,這對各項機能都處于下坡狀態的中老年人而言是極其不利的。老年人離開了工作崗位后,以前那種朝九晚五忙忙碌碌的生活已不復存在, 心理上便產生不適,此時的老年人迫切需要一項新的活動來替代工作,改變當前這種空閑的狀況。廣場舞的出現恰恰改變了這樣的狀況, 中老年人通過規律的安排, 每天進行一定時間的練習, 長此以往, 練習者便可從中得到快樂, 培養樂觀向上的心境,這有益于他們的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李建國, 呂樹庭. 董新光社會體育[J].2008(7):265.
[2]鄧樹勛, 王健, 喬德才.運動生理學[J].2007(12):470-471.
[3]趙斌, 張均, 劉曉莉.體育保健學[J].2018(9):22-23.
[4]楊琳. 廣場舞對中老年人的健身娛樂作用以及存在的問題[J]. 大眾文藝,2012(5):196.
[5] 馮美云.運動生物化學[J].人民體育出版社,2008(6):176.
[6]Donovan G,Kearney E,Nevill A,et al.The effects of 24weeks of moderate-or high-intensity exercise on insulin resistance [J].Sports science research,2005(95):522-528.
[7]邱海龍. 中老年婦女廣場舞開展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湖北體育科技,2009(11):98-99.
[8]黃亞妹, 林朝暉, 孫強. 南平市居民廣場舞健身行為研究[J].懷化學院學報,2011(11):2.
譚嘯(1999),男,漢族,湖南邵陽,學生,碩士研究生,湖南師范大學,運動人體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