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強 孟凡會
摘要:基于對當今現況以及中國互聯網市場的文獻與數據調查,實證分析了人們對環保的重視、對資源循環利用意識的加強等情況。討論了基于OTO模式下提出“U回收”模式構建研究方案的可行性以及改變傳統可回收垃圾回收的方法和途徑。研究表明:隨著互聯網科技的發展,OTO模式下的廢品回收對當今社會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對農村以及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廢品回收的發展背景與現狀進行研究,并提出相應的改進對策。
關鍵詞:廢品回收;OTO模式;再生資源利用
Abstract: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and data surve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ina's Internet market, this paper empirically analyzes people's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enhancement of awareness of resource recycl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research scheme of "U recycling" mode based on oto mode, as well as the methods and ways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recyclable garbage collection. Research shows tha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waste recycling under oto mode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day's society.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waste recycling in rural areas and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waste recycling; OTO mode; renewable resources utilization
近年來,隨著居民對電商平臺消費能力的不斷提高,物流廢品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大。2020前三季度全國網上零售額為80065億元左右,同比增長9.7%,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4個百分點。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為66477億元,增長15.35,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4.3%。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類、穿類和用類商品分別增長35.7%、3.3%和16.8%。就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生消費水平看,大部分學生的消費水平都很高,在電商平臺消費產生的物流垃圾驚人。我們學校內目前還沒有專門回收廢品的線上店或實體店,相對于外面競爭壓力小了很多,而且我們全校師生一萬五千人左右,其中每人每天產生的垃圾廢品都是巨大的,特別是每年畢業季的畢業生,更是會有很多東西可以回收。由此可知,學校的市場前景可觀。而我們給學生提供了勤儉節約的平臺,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還可以為他們賺點零花錢。全國各地都開始推廣垃圾分類政策,但城市以及校園回收系統并不成熟,在回收鏈條上并不高效。因此本文就對廢品從產生到回收鏈條上的各個主體進行了新的模式設計,以達到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高效利用資源的效果。
1 廢品回收服務及其運營模式(傳統模式)
1.1簡介
城市廢品回收站服務,可以說是城市物流中的一種,城市廢品回收站服務輻射整個市區及其下面管轄的所有縣區鄉鎮,是為解決城市內廢品回收的及時性和便捷性的運作體系。其目標是緩解城區及鄉鎮垃圾堆積壓力、提升垃圾廢品運作效率。現如今的廢品回收并沒有因為其產生于網絡電商交易的特質而脫離傳統廢品回收的鏈條。例如我們在電商平臺購買商品,商品包裝物流廢品大部分為紙質廢品與塑料制品,其可回收性高,反復利用能力強,商業價值顯著。可這些在當下的廢品回收模式中并沒有特別的利用起來。
1.2存在的問題
廢品回收站代理點模式的一般存在很大的問題,其中就包括廢品回收站代理點選址不合理。與學校、社區合作等的問題,各個服務回收站點不被允許進入,回收站收購人員或者業主需要跨越一段較長的距離到廢品出售或回收地點,所浪費的人力、物力以及時間,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可回收廢品的再利用率; 這些較為突出的問題在大學校園以及農村尤為顯著。
1.3原因分析
由于農村消費者居住比較分散, 訂單密度比較小,且很多基礎設置并不完善,所以很多物流公司都無法觸及,農村消費者很難享受到與城市消費者同樣便捷的服務。而且因鄉村分布散落、交通不便等導致收購人員回收的成本提高以至于廢品回收的價格降低。配送站點少且分布不均,覆蓋率低。與城市相比,網點數量少且分布不均,少數網點進入到鄉鎮一級,村級基本沒有營業網點。與城市相比,農村廢品回收成本高、效率低。首先,農村的交通不像城市那么便利,道路也沒有城市寬闊平坦,這就加大了廢品回收的時間成本與交通設備的折舊成本。其次,農村地廣人稀,人們居住相對分散,而且門牌號碼并不清楚,市場集中度低。這也加大了廢品的運送成本,使得廢品回收以及運送效率低。最后,由于分布的零散與遠距離,以及廢品數量的季節性變化,使得廢品回收站代理商的選址很難抉擇。對于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而言,校區內及附近周邊無廢品回收代理點,在校師生對生活上所產生的可回收利用廢品無法進行及時出售,只能扔進垃圾桶里。
2 OTO 模式
2.1OTO 模式概念
OTO 為“線上到線下”的英文(Online To Offline)首字母縮寫,是由 Rampell首次提出的。OTO 在現有的電子商務模式的基礎上,大大提升了消費者進行在線購物的效率,節約了時間成本。OTO 的精髓在于,它將在線支持的優勢與線下門店的體驗感相結合,方便消費者進行選購與支付。
2.2OTO 商業模式價值分析
對OTO 的商業模式來講,分三個服務,即優惠服務、預約服務和信息服務。對于信息服務,主要是圍繞著商家提供的廣告展開的,消費者通過廣告獲得了商家的商品信息。預約服務則指的是用戶可以依據自己的可調配時間來安排專業工作人員定時上門。商家為用戶提供優惠服務,展開產品各種促銷等折扣活動,這對于用戶來講是很具有吸引力的,并且各得其所。
3 基于OTO 模式下的“U回收”構建模式對資源回收再利用的研究(新式模式)
校園可以合作建設聯合廢品回收服務點招收校內學生在業余時間成為收購員,學生不上課就可以過來收購廢品(二手書、二手座椅等),按件或次數給予學生服務報酬。一方面廢品回收代理商可以解決部分時段人手不足或收購人員無法出入校園的問題; 另一方面又可控制運營成本,實現盈利,給大學生也提供了勤工助學以及實踐就業的機會。此措施可實現廢品回收代理商與高校學生多贏的局面。當今回收模式中缺乏新穎的回收模式,那就是 “智能回收柜”類似于智能販賣機。現在我來淺談一下基于OTO 模式下“U回收”構建模式在其中的運用,即“電商平臺+回收商-用戶”鏈條。以在校區投放為例:線上網商平臺給學校以廣告投放和占地費用來設立智能回收柜。線下回收商可以對電商所投放覆蓋的區域內的回收柜進行承包代理,給線上網商平臺代理費,線下回收商可聘用高校學生當智能回收柜的專職人員,負責廢品回收的整理以及運送。此措施大大提高了可回收廢品的回收效率。其次線上平臺可提供用戶預約廢品上門回收的功能,以及用戶對物品的線上報價,用戶可選擇并提交預約時間,然后將訂單隨機分配給兼職的學生(廢品收購人員),方可上門取件,最終成交價由在線商品報價以及線下協商達成。
3.1OTO模式下“U回收”的局限性
在我們研究過程中,該模式存在以下問題:智能回收柜的制造成本費用外加維修費用,并且新式模式智能回收柜需得到全國高校的大力推廣。其中,校園代理點經常出現更換地址或者換代理人、收購人員的狀況,難以長期經營,穩定性不足;智能回收柜處理容量有限,投遞者不清楚回收柜是否出現擁堵的情形。廢品回收種類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飲食廢品以及特定廢品的特定回收等。但是只要形成規模化的產業鏈,此新模式的前景以及市場非常樂觀,這也是時代的環保大環境所決定的。
4 結論
通過調查研究,僅以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為例,對于OTO模式下的“U回收”模式構建的研究,高校學生會有較高的參與度。考慮互聯網、物聯網高速的發展,OTO模式下的“U回收”模式的可行性將會非常高,因為它大大的簡化了原有廢品回收程序,積極吸引師生的參與,并對廢品資源進行再回收利用,以此達到效益的最大化。以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為例,通過此次的調查結果顯示,在校園有多達 80%以上學生愿意接受此模式的相關服務。綜上所述,OTO模式下的“U回收”模式通過在校園的應用將會獲得可觀的盈利,不僅便利了師生也節約了時間、人力和物力。更大的則是實現了線上與線下多贏的局面。運用此模式可以助力真正實現綠色環保校園的理想,發展前景十分樂觀。
參考文獻:
[1]孫旭友.“互聯網+”垃圾分類的鄉村實踐——浙江省X鎮個案研究[J].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19(02):37-44+111.
[2]劉珂,林婷,曾天香,王娟.國內外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激勵實踐及發展趨勢[J].市場論壇,2018(02):23-25.
[3]訾紀云.做好垃圾分類 ?推動綠色發展[J].決策探索(上),2019(12):34-35.
[4]劉璋祎,王彥昕.中國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J].生態經濟,2019,35(08):9-12.
[5]李永濤. 我國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激勵機制研究[D].中共廣東省委黨校,2019.
[6]任曉亮.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及對策探究[J].科技資訊,2018,16(36):117+119.
[7]萬璐.環保政策升級,垃圾分類迎風口[J].理財,2019(08):34-35.
[8]張蕊,范紅艷,陳祥,沐永松,蔡亞男.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探究[J].中外企業家,2019(08):231.
基金項目: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創新訓練項目資助(項目編號:202010223077)。
作者簡介:陳建強(1998年—),男,學生,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農學院2018級在讀本科生,現主要從事腐殖酸基肥料的研究與應用。
通訊作者:孟凡會,男,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