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麗娟
【摘要】微專題”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且是從細節入手,加強學生對專題知識的認識和理解。針對邏輯性較強的數學學科,非常適用“微專題”教學,促使學生主動構建數學知識體系,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本文對如何基于“微專題”的教學進行了簡單分析。
【關鍵詞】高中;數學;微專題
高中數學系統化特征明顯,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各知識點之間聯系緊密。學習新知識或復習時,需要對原有知識進行復習,梳理出新舊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雖然這種教學模式能幫助學生構建數學體系,但這種體系構建學生大多是被動接受。一旦缺乏學生的主動性,很容易會造成當時記憶、過后即忘的現象,也會導致學生不重視數學體系構建,特別是在數學復習過程中,缺乏對數學體系的理解和認識,將很難做到系統化的復習。要解決這些問題和現象,就需要遵循新課改的要求,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角度出發進行教學,幫助學生主動構建數學認知體系。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可以通過“微專題”的應用來實現。
一、對“微專題”的理解
(一)“微專題"微而不小
在“微專題”中主要分成兩個重要的點,一個是微,另一個是專題,整體理解的意思是注重專題中微小的部分和細節。合理地應用微專題可以幫助教師在教授數學的過程中更加準確地了解到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上的漏洞,從而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教學,而學生通過微專題的教學方式也可以更加有效地建立自己的認知結構。所以高中數學教師在應用微專題教學方式中應該設身處地地以學生的位置對認知結構進行教學,幫助學生主動建立自已的認知結構,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和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實效。這個教學過程看似簡單微小,實則復雜繁瑣,微而不小。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具有耐心,實現以微專題為教學思想的教學方式。
(二)"微專題”強調生本
以微專題為教學思路的數學教學方式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建立自已對數學的認知結構,從而幫助學生提高數學邏輯能力,所以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微專題強調生本的概念就是注重高中生對數學的認知結構的建立,在實際教授數學知識的過程中,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在數學認知上的錯誤以及漏洞,幫助學生對這些錯誤和漏洞進行修改和填補,進而幫助高中生建立正確的屬于自己的認知結構,使得學生在學習數學新知識或者進行復習的時候能夠將知識進行邏輯上的連貫,達到更高效地學習數學的教學目的。
二、基于“微專題”的高中數學教學
(一)明確“微專題”主題
基于“微專題”進行教學時,首先應明確出“微專題”的主題,這是開展教學的前提條件,也是必要條件。“微專題”是有針對性的小問題,故教師應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挖掘,找出有價值的問題形成微專題。提煉微專題的方式很多,如根據考點細化、知識點延伸、難點突破等,都可以形成微專題。將微專題穿插到日常教學活動中來,可以彌補日常教學活動的不足之處。例1為根據知識點延伸提煉的微專題。例1如“圓與方程”中有這樣一道習題:已知☉C的方程為 ,證明☉C上存在一點M(x0,y0)的切線方程是 。該習題解題方法很多,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給出準確的解法。但同時也有疑問:如果點沒有在圓上,位于圓外或圓內,則切線方程是什么;如果處于圓錐曲線中,相應的方程又是什么;等等。學生有這些疑問,說明學生在解決問題時開動了腦筋,由此及彼,運用了類比思想在原問題基礎上進行了知識延伸,是學生主動學習的表現。根據學生的這些疑問,教師可設置出微專題,對這些的疑問進行解答,在解答學生疑惑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因此,微專題應用時確定微專題的主題是重中之重,是開展微專題的前提,也是實現微專題教學的基礎。
(二)通過問題串實現“微專題”教學。
數學問題無所不在,課堂教學中也離不開問題教學。開展“微專題”時,也可以引入問題教學實現“微專題”教學目的。但“微專題”教學過程中,如果只設置一個孤立的問題,將無法發揮出良好的作用,故可以設置問題串,通過問題的整體性、系統性促進學生思維的擴散。問題串設置并不是簡單地將幾個問題堆加在一起,而是基于某一主題結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設置出具有一定邏輯關系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問題串的解答,實現教學目標。如針對例1,可在原題的基礎上,設置出如下問題串讓學生進行解答。問題1:當點M(x0,y0)位于圓上時, 是圓上點M的切線方程。若M(x0,y0)沒有在圓上,而是在圓外時, 有什么幾何意義?問題2:若點M(x0,y0)位于圓內,則 有什么幾何意義?根據例1,教師可設置出以上問題串,讓學生在原問題的基礎上逐步對問題串中的問題進行解決。解決過程中,使學生對知識點的認識逐漸深入。當學生解決完所有問題時,相信他們一定對知識點的認識也將達到新的高度。
教師應用微專題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該認識到學生處在主體位置,在進行數學知識的認知結構的建立上應該以學生自身學習情況為依據。并且合理將微專題教學方式和傳統講學方式相結合,使得學生面對數學難題時不會退縮,會依據數學問題模型找出解決思路和方法,可以在--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培養數學遏輯思維能力.學習數學的樂趣以及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張俊.高三數學微專題復習的實踐與思考[J].教學與管理,2020(04):55-57.
[2]李琢.高中數學“微專題”復習課的實踐與思考——以《分段函數中的多元變量取值范圍問題》一課教學為例[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9,33(04):189-191.
[3]洪兵.高中數學教師微專題研究的開展[J].教學與管理,2017(34):57-59.
[4]安家瑞.有關高中數學數列專題的分析[J].亞太教育,2016(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