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以磊
【摘要】“鄉村振興”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發展戰略。社區體育是社區文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社區各項活動中發揮著主導作用。社區要在鄰里之間進行交流,培養情感,讓當地社區居民有強烈的社區幸福感和歸屬感,建立團結、健康、文明的社區環境。針對新形勢,要積極考慮農民以新農村發展的主要目標,引導農民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念,通過加強新農村體育建設,提高農民體育核心素養。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村;社區體育;發展
為進一步推動我國更新換代戰略的有效實施,將鄉村振興研究納入新農村發展準入研究的重要階段。有效實施促進新農村體育發展戰略,社區體育作為我國群眾體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城市體育意識,有效引導社區居民積極參與體育鍛煉,也有效培養了居民終身體育思想和良好的體育習慣,對提高整個民族的健康水平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還有一些突出的不足和問題必須通過各方面的協調,采取有效措施,認真解決問題,進而推動社區體育事業的發展,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
一、鄉村振興視域下新農村社區體育發展的意義
新農村體育在促進全民體育運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基本任務是提高農民綜合素質,保障農民身心健康,促進新農村體育事業發展。農村體育是基于社區體育的概念,其具有顯著的區域性和空間感等特點。從實踐的角度看,農村新體育的發展是以社區委員會為指導,以鄉村振興為視角,以村民為主體,充分利用現有的自然和社會資源,組織當地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區域體育活動,增強當地社區居民的整體身體素質,改善居民生活條件,切實加強建設新農村特色體育文化。
二、我國社區體育發展現狀
(一)組織管理不健全
鑒于目前我國社區體育發展的現狀,我國大部分社區體育在管理權力、管理組織和管理人員等方面處于最后階段,存在諸多空白,多數社區體育活動具有以下特點:自發性和志愿性工作不力,組織管理科學嚴謹,組織不健全,因此社區體育日常管理廣泛,一些地方社區體育活動甚至難以管理。這些因素導致當地社區體育的功能和影響也大打折扣。
(二)內容和方式較為單一
目前,大多數地方社區體育項目的實施方式都比較簡單。比如太極拳、健美操、羽毛球等活動更多是從體質的角度考慮和實施,這也導致地方體育失去競爭力,逐漸向健康健身發展。從長遠來看,不適合發展社會體育。由于社會體育的個性化形式,它將失去對群眾積極參與的吸引力,影響群眾的積極參與,進而導致社會體育的漸進式發展。參與人口老齡化和社區體育發展。
(三)場地、器材設施缺乏
由于社區體育的自發性和選擇性強,導致當地社區體育運動依賴于體育設施設備的完善和推廣,從目前當地的體育設施設備來看很短板,一是很不平衡,社區體育器材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對社區建設整體水平的影響方面,經濟發達地區和新建社區的社區體育設施明顯優于落后地區。二是管理積壓,社區很多體育設施在日常高效管理和維護方面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對體育設施造成嚴重破壞,當地的體育中心也很有限。
三、發展社區體育的對策建議
(一)將社區體育落到實處,穩步開展社區體育活動
充分發揮政府制定歐盟體育相關規則和政策并積極落實的職能,向各社區發布文件,在支持政策的同時大力投入人力、物力、財力等一系列措施。國家和政府的資金支持,各社區要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積極推動,做好資金準備。在各方大力推動下,不斷開展社區體育活動,促進居民參與社區體育。
(二)加大社區體育宣傳力度,擴大體育鍛煉人群
體育宣傳是當地社區運動隊擴張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各種渠道發布和實施社區體育活動,例如:廣告海報、網絡廣告、舉辦體育比賽和講座。我們將大力支持和鼓勵當地社區居民從事社區體育活動,逐步擴大體育鍛煉人口,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營造良好的社區環境,促進社區體育的發展和健康進步。
(三)引進社區體育專業人才指導鍛煉
政府和社區要大力支持社區運動員的引進、培養、指導和管理。社區和體育院校可以通力合作,讓優秀運動員有機會進入社區實習和學習,同時提高當地社區居民的鍛煉效果和當地社區的管理形式。
(四)提高居民體育健康意識,改變生活方式
我們應該讓居民認識到,體育鍛煉不是一項必須完成的任務,而是一項他們發自內心自愿進行的活動,鍛煉后可以感到快樂和放松,體育鍛煉可以有效提高老年人的體質適應能力。對于成年人來說,它可以緩解他們緊張的情緒和疲憊的身體,不僅可以改善心情,還可以提高家庭生活的幸福感。要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識,就要讓居民了解自己的生活方式,讓他們真正意識到長期體育鍛煉的好處,不僅是身體上的,還有精神上的。
(五)增加設施設備,改善體育鍛煉環境
逐步完善和增加基礎運動設施設備,營造良好的戶外運動環境,逐步完善球區、器械區、廣場區、兒童運動區等場地;在室外設施周邊綠化的基礎上,建設室內體育館、診所和更衣室。在完善設施設備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開展社區體育活動,使居民不愿做體育運動積極參與的質的飛躍。在設施正常使用的情況下,要注意設備的維護和保養,既需要社區管理者的定期維護,也需要居民對設備設施的保護。
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農村社會體育競技和協同運作,要從宏觀經濟角度構建完善的新農村體育制度和相關管理制度,立足科學政策法規的引領作用,總結客觀規律,以進一步推動農村振興建設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次琴,胡科.我國社區體育發展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措施[J].體育文化導刊,2018(12):40-44.
[2]楊勝菊.體育場地設施對社區體育發展的影響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11):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