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苗
(江西省贛州市水西中學,江西 贛州 341000)
引言:初中數學教學結合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對于初中數學階段教育具有很重要的指導性意義。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大部分地區信息技術教學手段還是停留在理論教學中,沒有真正意義上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入手,以信息技術為載體,將知識融入到數學教學課堂中去,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學習整體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且豐富了教學內容。
目前,教育部基礎教育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幾何畫板,能夠有效起到輔助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其中的各類幾何元素能夠實現一定程度的變化,老師可以對其進行構造、測算、動畫、跟蹤軌跡等操作,進而構造出更為復雜的幾何圖形。另外,幾何畫板具有一定的動態性,因此能夠給學生提供拖動圖形、觀察圖形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在動態的圖形中提升對幾何知識的理解。
函數圖象其實是我認為最有在新授課使用幾何畫板進行教學價值的內容,以二次函數為例,在函數f(x)=ax2+bx+c中,如果a為正數,那么二次函數圖像的開口向上,反之向下,并且|a|越大,圖形開口越小;圖像與y軸的交點為(0,c);當Δ=b2-4ac>0時,拋物線與x軸有2個交點,Δ=b2-4ac=0時,拋物線與x軸有1個交點,Δ=b2-4ac<0時,拋物線與x軸沒有交點。運用幾何畫板,則能動態第演示出a、b、c數值變化過程中所帶來的圖像變化情況,學生對二次函數的理解也將得到進一步的加深。
幾何畫板能夠實現函數圖像的整體移動以及數據調整,這些功能能夠更好地體現不同函數之間的關系和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單擊“移動箭頭工具”,在坐標系中按住坐標原點,實現整個坐標系位置的移動,如下圖所示:
一般來說,單純運用鼠標移動圖像,圖像移動程度可能不夠精確,那么教師則可以單擊“移動箭頭工具”,之后在選中x軸的紅點,并放大、縮小x軸的刻度。這樣圖像變化也可以變得更為精確。
希沃課件同樣是使用頻率較高的軟件之一。希沃課件這種技術手段,具有多種擴展功能,能夠結合教師的flash、幾何畫板等軟件,對教學內容進行更為準確詳細的解釋。希沃課件中具有的連線、畫圖、搶答、填空等功能,能夠為各類教學活動提供更為有利的條件。尤其是希沃白板的實物展示臺,更是能夠直接展示教材、教輔資料中的典型例題,也能展示學生的習題結果,供學生參考和借鑒。
例如,在角的度量一課中,教師如果選用常規的量角器完成教學演示時,往往會遮擋板書上的重要內容,也很難給學生帶來良好的感官。而希沃課件自帶的電子量角器,則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在實際應用中,電子量角器的中心能夠和角頂點準確地重合在一起,并且“0”刻度線與其中一邊重合,旋轉帶點的線和角的另一邊對齊。這種動靜結合的方式,讓學生的感官能夠得到刺激,并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更為直觀地了解角的度量過程,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印象,同時也起到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
希沃是一種優質的互動教學軟件,能夠將幾何變化以動態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時,在幾何教學過程中,平移、軸對稱、翻折、旋轉(中心對稱)等圖形變換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并且單純運用語言對相應的概念、操作進行講述很難體現出幾何變化的特點。另外,傳統實物教學展示,往往將具體的幾何圖形限制在一種上,教師很難能夠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多種幾何圖形的變換過程。因此,運用希沃能夠通過動畫的方式,讓學生同時觀察多種圖形平移、翻折、旋轉(中心對稱)的特點。另外,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也是學生容易混淆的概念,運用希沃則能夠讓教師更好地展示幾何例題,幫助學生深度理解相應的概念。
例題:拋物線y=ax2+bx-3與x軸交與A、B,與y軸交與C,并且經過點(2,-3a),其對稱軸為直線x=1,頂點為M。
問:①求拋物線函數表達式;②經過C、M兩點作直線與x軸交于點N,在拋物線上是否存在這樣的點P,讓點P、A、N、C作為頂點,并形成平行四邊形。如果存在這樣的點,那么點P的坐標為?如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本題第一問相對簡單,大部分同學都能得出y=x2-2x-3的結果。但是學生往往會被第二問的動點問題產生困擾,并在解題過程中很難理解常見圖形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師則可以運用希沃對P點的變化過程進行動態演示,讓學生能夠深刻認識到“一組對邊平行人切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這一判定定理。
總之,通過信息技術為載體的教學手段,能夠為數學教學課堂增加了時效性、便利性、高效性。使數學教學課堂更加形象化、互動化、直觀化以及趣味化。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自主實踐能力,對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發展具有深遠的重要意義。所以我們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從而提升我們的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