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蘭敏 蔣傳真
(海南華益泰康藥業有限公司,海南 海口 571103)
一些大規格的藥物本身,具有很好的臨床療效,獲得患者和醫師的認可與青睞。但在生產工藝中,原料藥的可壓性差,容易出現粘沖問題。從生產成本、患者可接受性兩個方面考慮,片劑的重量不宜過大,如何制成合適的片劑,成為業界公認的研究難點。
以硫酸氫氯吡格雷為例,臨床上用于預防和治療因血小板高聚集引起的心、腦及其它動脈的循環障礙疾病。該藥物由美國賽諾菲(Sanofi Clir SNC)公司生產,于1997年11月上市,化學名稱為S(+)-2-(2-氯苯基)-2-(4,5,6,7-四氫噻吩并[3,2-c]并吡啶-5)乙酸甲酯硫酸氫鹽,分子式:C16H16ClNO2S?H2SO4;分子量:419.9。
在我國申請的專利中,文獻CN201410815436.6采用聚乙二醇等作為穩定劑配制成溶液,和含硫酸氫氯吡格雷的物料混合后濕法制粒,再加熱干燥、壓片,缺點是硫酸氫氯吡格雷易降解;文獻CN20091025645.3和CN20101013642.3,分別使用二甲硅油和液體石蠟作為潤滑劑,雖然提高了片劑的穩定性,但潤滑劑不容易混合均勻,操作上有很大難度。采取一種方法既能改善原料藥的可壓性,又不會出現粘沖問題,成為研究難點。
改善性能片劑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將原料藥、熔融材料、稀釋劑1、崩解劑1混合均勻后熔融制粒,然后與稀釋劑2、崩解劑2、潤滑劑混合均勻,壓片即得片劑。該片劑的組分及基于片重的重量百分比如下:原料藥為20~60%,熔融材料為5~25%,稀釋劑1為5~30%,崩解劑1為1~10%,稀釋劑2為15~50%,崩解劑2為1~10%,潤滑劑為0.5~3%。
其中,原料藥為粘性大、可壓性差的物質;熔融材料為聚乙二醇和十六醇中的一種或多種;稀釋劑1為山梨醇、甘露醇和木糖醇中的一種或多種;崩解劑1為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稀釋劑2為甘露醇和微晶纖維素的混合物;崩解劑2為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潤滑劑為氫化植物油或氫化蓖麻油。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目的,制備時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為了減少壓片過程的粘沖,采用將部分物料熔融制粒工藝,將粘性大的原料藥包裹;②為了提高片劑的成型性,外加具有較好流動性和可壓性的物料進行混合壓片;③為了產品能夠達到快速釋放的效果,在熔融顆粒和外加輔料中均添加了崩解劑;④為了進一步提高產品穩定性,采用了特殊的潤滑劑。
本發明制備方法的優勢:①硫酸氫氯吡格雷片在制備、存放過程中,能確保片劑的穩定性;②解決了壓片過程中粘沖的問題;③能提高生產效率,具有工藝簡單、生產周期短、成本低的特點;④由于原料藥本身的特性,需要采用某些特定的輔料,不同型號間差異較大,采用指定型號的輔料(例如稀釋劑等)后,片劑具有很好的成型性。
設備儀器主要包括:FBL7.5制粒包衣機;BSL-25型混合機;FZB型粉碎整粒機;ZP10A型壓片機;YD-35片劑硬度儀;RC806溶出儀。原研藥(RLD):企業名稱是SANOFI AVENTIS;商品名是PLAVIX(波立維),規格為75mg。溶出度測定方法與USP41相同,具體為:槳法50rpm,溶出介質為pH2.0鹽酸,溶出體積為1000mL,檢測方法為紫外,檢測波長為240nm,限度為30min≥80%(Q)。
如下表1,制作實施例1和對比例2。

表1:稀釋劑類型對片劑成型性的影響處方表
結果顯示,使用甘露醇200SD的處方壓片,會出現裂片、揭蓋等問題,導致片劑外觀不合格;使用甘露醇M100的處方壓片,即使壓力增加到極限也未出現裂片、揭蓋等問題,片劑外觀檢測合格。說明本發明處方對于稀釋劑1和稀釋劑2的選擇性較高,優選使用甘露醇M100作為稀釋劑。
本研究以硫酸氫氯吡格雷為例,提出一種改善性能的片劑的制備方法,結果證實工藝簡單、生產周期短、成本低,能提高片劑的外觀質量和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