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士成,劉祥軍,荊惠霖
(山東省海河淮河小清河流域水利管理服務中心,山東 濟南 250100)
根據《水利工程建設項目驗收管理規定》,水利工程驗收包括政府驗收及項目法人驗收,其中項目法人驗收包括分部工程驗收、單位工程驗收、單項合同工程驗收。單位工程驗收作為項目法人驗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程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對整個工程建設有著重要影響。然而水利工程建設受諸多因素影響,部分項目單位工程不能及時驗收,影響了整個工程進度。
根據水利部《水利工程設計變更管理暫行辦法》有關要求,一般設計變更文件由項目法人組織審查確認后實施,重大設計變更由項目法人按原報審程序報原初步設計審批部門審批并報項目主管部門核備。施工過程中一旦出現設計變更特別是重大設計變更,工程將無法繼續開展,導致工程不能按期完工驗收,因此避免出現設計變更對于按時完成單位工程驗收具有重要意義。造成設計變更的因素較多,主要包括兩大類。一是設計文件存在缺陷,如前期地質勘查深度不足、設計漏項、設計錯誤;二是施工條件發生變化,如施工方基于工程實際提出優化方案,當地政府及項目法人對工程提出新要求等。其中主觀因素造成的設計變更是影響工程進度的首要因素。
項目劃分是工程質量評定和驗收的基礎,單位工程劃分是否合理,直接決定其是否能夠及時完成驗收。雖然《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標準》(SL631~637-2012、SL638~639-2013)等技術標準對項目劃分進行了規定,但目前仍有部分工程項目劃分存在不合理問題。比如某排澇灌溉工程中,將6 個泵站劃分為一個單位工程,同時按土方開挖、泵室工程、機電安裝、土方回填等內容劃分分部工程,造成泵站因某些原因而不能及時完工,整個單位工程無法進行驗收。
水利工程建設由于自身特殊性,參建單位水平參差不齊,施工質量管理難度大。一是工程資料不滿足驗收要求。施工項目部對工程施工過程缺乏有效管理,部分施工企業聘用的施工人員是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的臨時工,對于施工技術掌握不夠,也沒有學過系統的專業知識,工程資料質量無法得到保證,甚至存在先施工、后補工程資料的造假現象,且監理單位未進行有效把控,導致工程進入單位工程驗收時,相關工程資料達不到驗收標準;二是部分施工單位尾工處理不到位,存在虎頭蛇尾的現象,使得驗收整體滯后。
一是由于供應商生產能力不足或運輸能力不足,導致部分原材料、機械設備等無法及時進場;二是由于政策原因,導致某些工程建設所需材料設備限產或停產。其中受影響較大的主要是砂石料、水泥、鋼材等。特別是中央開展環保督察以來,生產企業普遍存在停產限產和錯峰生產現象,供給出現收縮,尤其是秋冬季節基本停止供應,導致涉及金屬結構、砌石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單位工程無法及時完工并進行驗收。
部分政府投資的水利工程,因資金不能及時到位(主要是市、縣級建設資金),導致單位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進展緩慢,工程完成情況達不到進行單位工程驗收的標準,使單位工程無法按計劃完成驗收。
一是未制定驗收計劃或計劃制定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設項目驗收管理規定》要求,項目法人應當制定法人驗收工作計劃并報法人驗收監督管理機關和竣工驗收主持單位備案。工程實際建設中,部分項目法人未按照規定編制工程驗收計劃,或驗收計劃與工程實際不符,何時進行單位工程驗收往往憑借經驗或主觀判斷,缺乏計劃性、針對性、科學性;二是存在打捆驗收的現象。部分建設內容多、項目劃分復雜的項目,項目法人經常采取打捆的方式進行驗收,造成單位工程完工后,需等到其他單位工程完成后一起驗收,影響了單位工程驗收整體進度,同時給施工企業帶來一定負擔。
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后,應按照規定盡早組建項目法人,及時把對工程的具體要求傳達給設計單位,確保設計滿足工程建設需要;加強工程設計質量管理力度,選擇資質、業績滿足工程設計要求且信譽良好的設計單位進行設計,并通過簽訂質量承諾書、定期組織審查等方式,進一步提高設計文件質量,避免因設計文件深度不足造成設計變更;做好各參建單位的溝通協調工作,在主體工程開工前,組織設計、監理、施工單位針對設計文件進行詳細交底,及時發現設計文件存在的問題并予以處理;有條件的項目采取設計施工總承包模式,施工單位提前介入設計階段,提高設計質量,有效減少設計變更的發生。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規程》(SL176-2007)規定,項目劃分由項目法人組織監理、設計及施工等單位進行,確定主要單位工程、主要分部工程、重要隱蔽單元工程和關鍵部位單元工程,即由施工單位初劃,監理審核,項目法人報備。由此可見,項目法人貫穿項目劃分始終,起著牽頭和督導作用。因此,項目法人要高度重視項目劃分工作,建立監理機構初審、項目法人復審的雙重把關機制,并通過制度約束、考核獎懲、監督檢查等方式,進一步提高各參建單位的項目劃分質量。
項目法人在工程建設中應充分發揮核心作用,全面落實參建單位質量主體責任。通過簽訂質量終身責任書、制度約束、合同約定、考核獎懲等方式,建立工程質量約束機制。建立健全項目法人負責、監理單位控制、施工單位保證的質量管理體系。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對施工單位質量保證情況和監理單位的質量監督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確保各參建單位的質量管理職責履行到位;實行代建制的項目既要壓實代建單位責任,項目法人也必須認真履行職責,落實好主體責任,利用好“水利工程建設信用信息平臺”對履職不到位的市場主體給予處罰曝光。
項目法人應督促參建單位做好供應商的選擇工作,選擇信譽良好、生產及運輸能力強的供應商,并將供貨的及時性作為合同的重要項目;同時考慮工程所在地的政策要求,倒排工期,提早謀劃,及時優化施工進度計劃,合理確定物料、設備的供應時間,避免因政策原因導致供應不及時。
項目法人應切實提高對工程驗收的重視程度,按照有關規定認真編制項目法人驗收計劃,確保計劃的科學性、適用性,并嚴格按照計劃開展工程驗收。
總之,水利工程驗收作為工程建設的重要環節,直接關系到工程的質量和效益。只有嚴格執行建設程序,嚴把工程質量關、安全關、進度關,規范工程驗收行為,才能讓工程及時發揮效益,為社會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