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曙光,劉愛國,劉力真
(1.山東省海河淮河小清河流域水利管理服務中心,山東 濟南 250100;2 山東省水利科學研究院,山東 濟南 250014)
2019 年以來,山東省水利工程建設質量監督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五統一”要求和廳黨組決策部署,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在全國范圍內擇優選定三家甲級監理單位與省水利廳機關有關處室、單位共同承擔小清河防洪綜合治理工程駐點監督及省重點水利工程巡查監督工作,及時發現并糾正工程建設中的質量與安全問題,督促項目法人、設計、監理、施工、檢測等參建單位健全質量管理體系,規范工程建設管理行為,保證了工程建設施工安全,工程建設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水利工程建設質量監督體系不斷地完善,水利工程建設行政監督和水利監督技術服務逐步分離,水利監督行政管理機構和水利監督技術服務機構相繼成立,省、市、縣(市、區)三級水利質量監督機構基本組建完畢,專、兼職監督工作人員基本到位。
當前,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選擇監督檢查技術服務單位協助開展水利工程建設質量監督工作成為趨勢,解決了行政管理機構人員少、技術薄弱的難題。
2019 年,省水利廳投入近100 萬元,開發建設了山東省水利工程質量與安全監督系統及手機APP,并在2020 年全省重點水利工程建設中全面推廣應用。該監督系統實現了監督手續辦理、現場實時監督檢查、參建單位主要管理人員實時考勤等管理功能,監督機構可以及時全面掌握工程建設質量與安全監管情況。
水利部于2019 年組織編制《水利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工作清單》,明確質量與安全監督手續辦理、質量監督工作計劃制訂、工程項目劃分確認、質量評定標準確認或核備等12 項主要監督工作。
水利部于2019 年組織編制了《水利工程建設質量與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辦法(試行)》和《水利工程合同監督檢查辦法(試行)》兩項制度,并于2020 年完成修訂,明確了水利工程監督檢查問題清單共計1 426 條。同時,水利部于2019年編制了《水利建設項目稽察常見問題清單(試行)》,并于2020 年完成修訂,共計列常見問題1 997 條。
一是質量監督工作開展方面仍有欠缺,存在質量監督權限未完全厘清、對基層質量監督工作的指導不強、監督工作規范化管理不高等問題。二是質量監督工作面臨的壓力仍將持續加大。國務院公布將規劃實施150 項重大水利工程,總投資1.29 萬億元。山東省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后續工程建設仍將持續,老嵐水庫、湖東滯洪區邳郯倉片治理工程等重點工程建設也已全面展開,后續十四五規劃項目也將逐步落地實施。
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及負有水利監督職責的單位、工作人員應提高思想認識,深入開展業務學習培訓,領會“水利行業強監督”內涵,熟練運用水利監督工作清單、監督檢查問題清單、稽察常見問題清單等手段開展監督檢查工作,組織監督人員交流、觀摩和研討,推進監督工作實現精準化、規范化。加大工作創新力度,力求在制度建設、措施方式、技術支撐、隊伍建設、經費保障等方面取得突破。
水利工程建設要全面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建設監理制、招標投標制、合同管理制,要強化合同管理,監督工程參建單位按照工程建設合同規定全面履行合同義務,對違反合同條款的質量安全行為嚴肅處理。水利行政監督管理機構要強化行政處罰,對涉及違法違規的市場主體行為,應依法依規及時作出處罰決定,落實責任追究。水利建設市場要強化信用管理,對存在質量安全問題的責任主體按照有關規定實施信用懲戒,必要時可將處罰結果推送至全國水利建設市場信用信息平臺進行公示。水利質量監督要加大重點水利工程實體質量檢測力度,特別要重視工程主體結構和關鍵部位的檢測,把質量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一是結合近期水利工程建設質量安全監督工作開展實際,部署開展自查調研,總結提煉工作經驗,深入分析問題不足,明確今后工作思路。二是按照“部門指導、分級管理、分工負責”的原則,厘清質量監督事權與職責,結合本地實際,對各自行政區域內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監督事權進行劃分,明確水行政主管部門與質量與安全監督承擔單位的職責分工。三是加強信息化監管,力爭實現所監管項目全部進入省水利工程建設質量與安全監督信息平臺,助推監管工作提質增效。四是加強對基層質量監督工作制度力度,組織開展質量監督履職考核,通過四不兩直、暗訪調研等方式開展質量監督履職情況巡查,將考核結果作為評優晉升的依據,提高質量監督工作人員履職盡責的積極性。
目前,水利信息系統上線的業務主要包括建設程序監管、工程招投標、信用信息管理等,水利工程質量與安全監督系統及手機APP 是信息平臺上的新成員,將在質量監督手續辦理、主要管理人員線上考勤、問題認定及整改落實等方面發揮顯著作用。
一是“查”。水利質量監督檢查要實現全覆蓋,將監管項目全部納入監督檢查范圍。現場監督要嚴把材料進場關,強化對原材料、中間產品質量的檢查,對產品生產許可證、出廠合格證、質量檢測報告等進行核查;現場檢測要嚴把實體檢驗關,施工過程中,突出對堤防工程、穿堤建筑物、混凝土結構、新老堤結合部等主要項目和關鍵部位的施工質量進行檢查;建設程序監督要嚴把驗收關,對聯合驗收簽證、法人驗收結論進行核備或核定,根據工作需要對工程項目竣工質量進行抽樣檢測。二是“認”。抓好問題排查確認,依據法規條款對問題進行定性,采用規范性的語言進行表述。三是“改”。監督檢查要抓好問題整改落實,對監督檢查發現的問題有側重地進行現場復核。整改工作要實行臺賬制,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逐一明確整改責任單位、整改責任人員、整改期限、整改措施等。要實行銷號制,確保問題改好、改實,形成閉環管理。要實行督辦制,對存在較多嚴重問題或問題整改不徹底不到位的項目采取現場督辦。四是“罰”。繼續強化信用、合同管理,對存在質量問題的責任主體按照有關規定進行信用扣分,督促項目法人按照工程建設合同對違反合同條款的質量管理行為進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