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瑩 任玨輝 楊敏 黃國祥
(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 1老年科,江蘇 南通 226001;2神經內科)
大動脈粥樣硬化(LAA)型急性腦梗死(AIS)占腦血管疾病的70%~80%〔1〕,由顱內動脈主干或分支血流減少或中斷導致的腦組織缺血缺氧性神經功能受損性疾病,臨床致殘率和死亡率較高〔2〕,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AIS的主要原因之一〔3〕,血漿脂蛋白相關磷脂酶(Lp-PL)A2作為一項新型炎性標志物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有密切的關系〔4〕。單核細胞趨化因子(MCP)-1是診斷AIS最有價值的生物標志物之一〔5〕。微栓子信號(MES)是AIS發生和發展的獨立危險因素〔6〕。為提高AIS發生后老年患者生存質量,預防短期預后不良結局,本研究探討AIS發生后老年患者血清Lp-PLA2、MCP-1、MES的變化。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收集212例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神經內科收治的LAA型AIS老年患者臨床資料,所有受試者接受治療:阿司匹林腸溶片0.1 g/次,1次/d,用以抗血小板聚集,阿伐他汀20 mg/次,1次/d,用以調節血脂,依達拉奉靜脈滴注,30 mg/次,2次/d,用以清除氧自由基,同期給予降低血壓及調整血糖等常規治療。依據改良Rankin量表(mRS)評分判定發病14 d內老年患者臨床結局,mRS評分0~2分為預后良好組,共122例,mRS評分>2分為預后不良組,共90例,兩組性別、年齡、學歷、體重指數(BMI)、合并基礎疾病、尿酸、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腦卒中量表(NIHSS)、吸煙、飲酒和住院時間等基線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與預后良好組比較,預后不良組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尿素氮(BUN)、血肌酐(Scr)、C反應蛋白(CRP)、腦鈉肽(BN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明顯升高(P<0.05),左室射血分數(LVEF)明顯降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1.2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2014 年中國AIS診斷標準〔7〕;經頭顱CT或MR證實相關頸內動脈、椎-基底動脈、大腦前、中和后動脈閉塞或狹窄率≥50%;起病3 d以內;首次診斷AIS;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其他原因導致的AIS,如出血性、心源性AIS等;先天發育異常;凝血功能障礙;既往AIS病史;合并腫瘤、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臨床資料不全。
1.3方法
1.3.1外周血的生化指標及炎癥指標 所有受試者于清晨采集空腹靜脈血2~5 ml,室溫下靜置30 min后,取血清于離心管,TGI-16型高速離心機(上海醫用分析儀器廠)3 000 r/min離心15 min,取上層液,保存于-20℃低溫冰箱(日本三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待檢。采用全自動生化儀檢測TC、TG、BUN和Scr;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CRP、BNP和Hcy。
1.3.2心功能 采用雙平面成像觀察所有受試者的左心超聲心動圖圖像,記錄LVEF。
1.3.3血清Lp-PLA2和MCP-1檢測 雙抗體夾心ELISA檢測“1.3.1”項下血清Lp-PLA2和MCP-1水平,試劑盒均購于上海西唐生物技術公司,操作嚴格按照說明書流程。
1.3.4MES檢測 采用自帶栓子狗自動監測軟件的Embo-dop 型經顱多普勒超聲(德國DWL公司)于患者入院 24 h 內行MES監測,探頭頻率2 MHz,檢測時間為1 h。患者安靜狀態下,透過顳窗探及大腦中動脈,固定探頭,在大腦中動脈起始段或其狹窄遠端監測血流信號,在56 mm和65 mm兩個深度監測微栓子,取樣容積為6~12 mm,掃描速度為 6 s,結合栓子監測系統記錄栓子數目、信號強度、持續時間及位置,檢測過程中降低增益和發射功率。檢查完畢,回放監測數據,確認MES信號。MES陽性診斷標準:血流信號強度較背景血流信號增多≥3 dB,且持續時間≤300 ms;單向血流頻譜;“劈啪”或“鳥鳴”聲頻信號出現在心動周期任意時期;兩個檢測深度之間存在時間延遲〔8〕。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t及χ2檢驗、Logistic回歸分析,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
2.1兩組血清Lp-PLA2、MCP-1和MES陽性檢出比較 預后良好組血清Lp-PLA2、MCP-1水平和MES陽性率均明顯低于預后不良組(P<0.05),見表2。
2.2影響LAA型AIS老年患者預后的Logistic回歸分析 將兩組TC、TG、BUN、Scr、CRP、BNP、Hcy、LVEF及血清Lp-PLA2、MCP-1和MES作為自變量,預后良好及不良作為因變量,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Lp-PLA2、MCP-1和MES均為影響LAA型AIS老年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3。

表2 兩組血清Lp-PLA2、MCP-1和MES陽性檢出比較

表3 影響LAA型AIS老年患者預后的Logistic分析
2.3血清Lp-PLA2、MCP-1預測LAA型AIS預后不良的價值 以mRS為診斷LAA型AIS患者預后的標準,血清 Lp-PLA2和MCP-1為應變量,ROC分析Lp-PLA2、MCP-1預測LAA型AIS患者預后不良的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761(95%CI:0.364~0.951) 和0.803(95%CI:0.271~0.806),血清Lp-PLA2和MCP-1預測LAA型AIS患者預后不良的最佳臨界值分別為255.30 μg/L和263.25 pg/ml,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83.16%和81.64%;64.61%和71.52%,見圖1。

圖1 血清Lp-PLA2、MCP-1預測LAA型AIS預后不良的ROC曲線
AIS是嚴重危害人類生命與健康的腦血管疾病,我國每年新發AIS病例超過 200 萬人,且呈逐漸上升趨勢〔9〕。動脈粥樣硬化在AIS發病和病情進展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近年來研究更加關注炎癥反應在腦缺血及再灌注損傷中的作用。
Lp-PLA2 是一種磷脂酶,在炎癥反應下由巨噬細胞和泡沫細胞等分泌,可催化炎性因子釋放,并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的各階段,是AIS風險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可有效預測健康人群進展AIS風險〔10〕、AIS復發風險〔11〕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預后〔12〕。同時Lp-PLA2 可有效預測血管閉塞狀態〔13〕,血管閉塞狀態與患者預后密切相關,因此 Lp-PLA2 對AIS患者預后存在較高預測價值。本研究結果提示血清Lp-PLA2可作為預測LAA型AIS預后的指標,LAA型AIS患者預后隨著血清Lp-PLA2水平的增高而惡化,Lp-PLA2是影響LAA型AIS患者的危險因素,進一步證實血清Lp-PLA2水平預測LAA型AIS患者預后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MCP-1是一種單核細胞趨化活化因子,由76 個氨基酸殘基組成,主要誘導、趨化、激活單核或巨噬細胞引發炎性反應,同時能提高黏附分子和炎性因子表達水平,加重炎癥反應〔14〕。AIS患者血清MCP-1表達顯著升高,其引發的炎癥反應在缺血再灌注過程中起關鍵作用。汪翔等〔15〕發現AIS患者血清MCP-1水平與病情嚴重程度相關,對AIS患者半年內預后有較高價值。本研究結果說明LAA型AIS患者預后隨著血清MCP-1水平的增高而惡化,是預測AIS不良預后的可靠指標。
MES是血流中超出正常紅細胞的成分,MES檢測對預測AIS有重要的臨床價值,AIS發病48 h內檢測到MES存在于7 d內新發缺血病灶有關〔16〕,說明MES可提示AIS短期不良預后。本研究結果說明MES可預測LAA型AIS預后。但也有研究顯示AIS急性期患者監測MES陽性不能提示預后不良〔17〕,可能與動脈粥樣硬化形成過程中復雜炎癥反應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