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波 蔡郁 周小斌 李祖建 黃宏興
(1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2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康復科;3贛南醫學院康復學院)
骨質疏松是一種全身性骨病,同時也是一種代謝類疾〔1〕。骨質疏松患者的骨質量和骨密度水平都遠低于正常人的水平,此外,由于骨微結構遭到破壞,患者的骨脆性增加,導致骨質疏松患者發生骨折。骨質疏松分為繼發性和原發性兩類〔2〕。原發性骨質疏松Ⅰ型(絕經后骨質疏松)、Ⅱ型(老年性骨質疏松)為常見老年性疾病,繼發性骨質疏松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如類風濕關節炎、遺傳性成骨不全染色體異常等〔3〕。目前我國老齡化問題逐漸加劇,使得骨質疏松患者的發病率明顯升高,特別是部分老年人對于骨質疏松的發病存在一個錯誤的認知,認為疾病發生是屬于機體衰老的正常生理過程,因此重視程度不足,增加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發生率。本文主要探究溫針灸聯合康復訓練對老年性骨質疏松患者骨形態發生蛋白(BMP)-2、轉化生長因子(TGF)-β、骨骼礦物質密度(BMD)水平的影響。
1.1一般資料 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性骨質疏松患者110例,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男25例,女30例,年齡65~81歲,平均(72.6±5.4)歲,病程3~5年,平均(4.1±0.6)年。研究組男27例,女28例,年齡65~79歲,平均(69.3±4.7)歲,病程3~6年,平均(4.6±0.7)年。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確診為老年性骨質疏松〔4〕;患者在1年內未新發骨折。排除標準:Ⅲ型骨質疏松、繼發性骨質疏松。正在服用激素類藥物,患者患有甲狀腺等內分泌疾病。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本研究。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方法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所批準。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藥物治療,包括抗骨質疏松、補鈣和抗炎鎮痛對癥治療。患者口服鈣爾奇咀嚼片〔通用名稱:碳酸鈣維D3元素片(4),生產廠家:惠氏制藥有限公司,產地:蘇州,國食健字G20080493〕,1天1次,1次1粒。采用鮭魚降鈣素(通用名稱:鮭魚降鈣素注射液,上海太平洋藥業有限公司,產地:上海,國藥準字H20060635)20 μg,兩天1次。對有低、中度骨折風險者,如絕經后婦女、骨密度水平較低但無骨折史,可口服抗骨破壞藥物,如阿侖膦酸鈉〔通用名:阿侖膦酸鈉維D3片(Ⅱ),生產廠家: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產地:杭州,國藥準字:J20140144〕、唑來膦酸(通用名:注射用唑來膦酸,生產廠家:深圳海王藥業有限公司,產地:深圳,國藥準字:H20041957)、利塞膦酸鈉(通用名:利塞膦酸鈉膠囊,生產廠家:江蘇正大清江制藥有限公司,產地:江蘇,國藥準字:H20100136)等。對口服藥物不能耐受、禁忌、依從性欠佳及高骨折風險者(如多發椎體骨折或髖部骨折的老年患者、骨密度極低的患者),可考慮使用上述藥物的注射制劑〔5〕。根據患者的疼痛程度,可適量服用非甾體類鎮痛藥〔6〕。醫院統一準備套餐,患者飲食要平衡,在飲食上要適量多吃含鈣量高的食物,如豆腐、肉類、牛奶等〔7〕。醫護人員在治療及護理過程中要注意對患者的心理疏導,對患者的疑問要用專業知識進行耐心的解答,排解患者的焦慮、抑郁等負面心理情緒〔8〕。
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增加溫針灸治療及康復訓練。康復訓練操作:患者取仰臥位,將下肢伸直,盡量繃緊,用力壓床面,保持20 s再放松。患者取俯臥位,將膝蓋依次屈膝5次。患者取立位,單腿抬高40°,堅持6~10 s。三種訓練動作每天做6組,每組10次。溫針灸治療具體操作為:患者取仰臥位,膝關節保持90°的角度,用6.67~8.33 cm(2.0~2.5寸)毫針針刺穴位〔9〕。選取穴位:阿是穴、血海、梁丘、犢鼻、曲泉、膝關、委中、委陽、陽陵泉和陰谷。在針灸之前,對針灸部位進行消毒,針刺得氣后留針,將2 cm長艾灸條插入針柄,點燃艾灸條,等艾灸條燃盡之后再起針〔10〕。
1.3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的治療效果并進行對比。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患者的骨質疏松狀有明顯的改善,疼痛度明顯降低;有效: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但是病情改善程度不明顯,疼痛度有輕微降低;無效:患者的骨質疏松狀沒有得到緩解,癥狀持續加重〔11〕。(2)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BMP-2、TGF-β及BMD水平并進行對比。(3)比較兩組股骨、腰椎、腕骨、髖部骨密度〔12〕。(4)統計兩組WOMAC量表評分并進行對比。評分內容包括功能障礙、疼痛和僵硬三部分,分數為百分制,分數越高,說明癥狀越強烈。
1.4統計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方差分析。
2.1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研究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n(%),n=55〕
2.2兩組治療前后BMP-2、TGF-β、BMD水平對比 研究組治療后BMP-2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TGF-β、BMD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BMP-2、TGF-β、BMD水平對比
2.3兩組治療后WOMAC量表評分對比 研究組治療后的功能障礙、疼痛、僵硬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兩組股骨、腰椎、腕骨、髖部骨密度比較 兩組治療后股骨、腰椎、腕骨、髖部骨密度較治療前明顯升高(均P<0.05),治療后研究組股骨、腰椎、腕骨、髖部骨密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3 兩組治療后的WOMAC量表評分對比(分,

表4 兩組股骨、腰椎、腕骨、髖部骨密度對比
骨質疏松發病率高,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較大〔13〕。骨質疏松的癥狀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①疼痛,會產生持續性酸脹痛感,部位主要在腰背痛部,特別是在患者長期保持一種姿勢或者是身體負荷較大時,身體疼痛程度更加明顯,嚴重者甚至不能行走。②骨折,由于患者的骨密度較低,骨質疏松患者易發生脆性骨折,發生脆性骨折的常見部位主要是髖部、尺骨遠端、胸、腰椎、橈及肱骨近端。③脊柱變形,對于骨質疏松嚴重的患者,會出現駝背及身高縮短的情況,此外,椎體壓縮性骨折還會導致患者的胸腔輪廓出現畸形,腹部受到壓迫,導致心肺功能受到損傷〔14〕。及早預防和早期治療對老年性骨質疏松的預后及減少并發癥有重要意義,預防骨質疏松需要從青少年開始,加強運動量,保證充足的鈣吸收,對于影響骨代謝的藥物盡量減少服用,青少年時期骨組織儲存足夠的骨量,可以降低發生老年性骨質疏松的可能性。對于成年人或者是60歲以上還未發生骨質疏松的老人來說,補充鈣劑是預防骨質疏松主要的方法。對于絕經期婦女來說,補充雌激素或孕激素合劑也能夠有效地預防骨質疏松。
康復訓練對于骨質疏松的患者來說,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夠延緩患者的病情,減少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關節靈活度,有效改善患者脊柱畸形、身長縮短等癥狀,還可以幫助患者減輕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醫務人員要合理指導患者進行運動,從而確保各個關節及肌肉活動能力正常。如果患者的活動能力受限,建議患者進行健側拄拐,或者應用腋杖、關節矯正器等輔助互動。如果患者疼痛劇烈,需要臥床休息,在不同角度應用不同體位進行收縮緩解痛感,癥狀減輕之后下床互動,20 min/次,1次/d。在康復訓練過程當中需要遵醫囑進行,防止訓練不當加劇炎癥。
此外,溫針灸治療法對于骨質疏松也有著非常好的治療效果〔15〕。溫針灸又被稱之為針柄灸。是艾條和針刺相互結合的一種方法。主要的方法就是,在對患者留針的過程中,將艾條或是艾絨搓團放置于針柄上燃燒,燃燒時的熱力會通過針灸針傳遞到患者的體內〔16〕。溫針灸的功效要比單純的針灸效果要顯著,這種方法有行氣活血、溫經通脈的療效。主要治療患者的經絡壅滯、寒盛濕重之證,例如肌膚不仁,關節痹痛等癥狀。溫針灸首見于《傷寒論》,但是卻并沒有詳細的方法。溫針灸的盛行是在明代開始的,逐漸的系統化,現在溫針灸不僅能治療風濕疾患之類的病癥,對于骨關節病、肌膚冷痛或者是便溏、腹脹等都具有顯著的療效〔17〕。患者在進行溫針灸時,避免移動身體,注意防止艾條從針柄上掉落會灼傷患者的身體。針灸人員可以在針灸之前用硬紙剪成一張圓形紙片,中間留缺口,放在針下穴區〔18〕。
骨形態發生蛋白是治療骨缺損、骨不連、脊柱融合、新鮮骨折的重要觀察指標。而TGF-β、BMD表達有所升高。TGF-β是一種合成性細胞因子,它能夠維持關節軟骨的正常活動。BMD是骨骼礦物質密度,是骨骼強度的一個重要指指標,其正常參考值在-1和+1之間。一般情況骨密度值反映骨質疏松程度,指標趨于正常,說明患者的骨質疏松得到了控制和緩解〔19〕。本研究結果說明溫針灸對于患者癥狀的治療有著顯著的效果。患者的疼痛程度明顯減輕,肢體僵硬和功能障礙等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采用溫針灸聯合康復訓練治療骨質疏松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能夠在較短時間內達到患者期望的治療效果,有效縮短了患者的康復時間。醫護人員在對患者的護理過程中,應告知骨質疏松患者一些相關的保健營養知識,提高患者的保健意識,避免生活中的不良習慣而導致病情進一步的加重〔20〕。
綜上,對骨質疏松患者的康復訓練聯合溫針灸療法,治療效果顯著,能夠提高患者的關節靈活度,緩解患者的骨質疏松狀,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降低了患者血清中的BMP-2、TGF-β及BMD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