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期教育事業發展速度很快,特別是伴隨著新課標改革提出,各地區教育部門都在積極推出適合于本地區改革策略。在新課標改革過程中,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關注度日益提高,這對于孩子們的綜合素質成長以及個人發展都有很好的幫助,也是新時期人才培養體系的具體要求。文章結合高中籃球教學,淺談如何在新課標改革的背景下做好落實工作,結合傳統模式下的問題,給出解決策略,進而為實際業務的推進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新課標改革;籃球;策略
一、 引言
新時期教育改革事業正在如火如荼地推進,在教育改革過程中,新課標是重要的指引方向。對于實際的從業者而言,在具體落實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新課標改革的各項建議和相關規定,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改革方向不跑偏,可以給孩子們的個人發展帶來幫助。在文章中,筆者試圖結合所從事的高中籃球教學,談如何在新課標改革下做好傳統問題解決,給孩子們成長和個人發展帶來實際的幫助。
二、 高中籃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新課標改革背景下,要對高中籃球教學做出相應的改革,主要是因為在傳統教育模式下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對業務推進起到了嚴重的制約作用。
(一)教學理念落后
第一個問題則主要體現在高中籃球教學的理念相對比較落后,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也缺乏和時代的契合。對于高中生教學而言,除了語、數、外等應試教育學科,包括體育、美術、音樂等在內的綜合素質發展同樣重要,這正是新課標改革的方向,是提升個人能力的重要措施。在傳統模式下,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相對比較深刻,所以學生注意力很難放置到綜合素質的提升,對于體育課的重視度也相對比較低。很多高中老師甚至會占用體育課,這就會嚴重制約發展,起到了負面的消極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所持有的理念大部分也都是相對比較陳舊的,所采取教育方法也都是上個時代的內容,沒有辦法真正地吸引學生的注意,也沒有辦法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所以整體的效率和質量可想而知。比如在籃球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都在一板一眼地嚴格按照傳統模式下的運球、投籃、罰籃練習,讓學生按著大綱的要求一點一點地去模仿和落實,這不僅十分呆板,也和時代存在脫節的現象,特別是對于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沒有起到積極的調動作用,是需要解決的問題所在。
(二)籃球教學重視度不足
第二個問題則主要體現在對整體的體育教學,特別是籃球教學重視度不足夠方面。這里所提到的重視度不足,除了上文所提到的老師重視度不足以外的,還包括校領導層面、家長層面以及社會各界層面,所以由此所引發的整體問題也是值得關注的。在傳統應試教育模式,學生只顧成績,對自己的綜合素質發展和身體健康保持都沒有投入過多的精力,以至于認為上體育課打籃球就是浪費時間,對于個人的成績是十分不利的,所以不愿意投入其中,家長更是不愿意讓孩子們從事的各類看似十分危險的體育運動中,認為這是沒有意義的事,應當更多地投入到學習中來。校領導只能按著應試教育的要求,保證升學率前提,盡量降低體育課頻次,這都導致了體育課開展有很大的問題。
除此之外,社會各界在輿論方面對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關注度也不夠,以成績論英雄的模式,導致了綜合素質的提升只能成為空談。因此,新時期新課標改革下,在提升整體重視度層面,應當由各界努力來解決該問題。
(三)學生配合度低
第三個問題則主要體現在學生的配合度不夠,對于個人綜合素質發展的認知存在偏差。高中課堂是老師和學生共同構建起來的,任何一方錯誤認知和理解不正確,都會導致整體的質量打折扣。在高中籃球教學中,確實因很多客觀因素和社會因素導致體育課的質量不高,不過在上課的過程中學生由于個人的參與度不夠,基礎認知的錯誤以及個人的能力限制,導致了課堂質量不盡如人意,師生配合不夠默契,所以在新時期籃球教學的改革策略落實中,也需要學生們充分地配合,提升個人的興趣度。
除此之外,和各項新技術的結合不夠緊密,也是新課標改革背景下高中籃球教學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所在。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高中教學改革需要改變當前的教學方法。但是,在體育教學中仍然存在著對信息技術應用不足的問題,無法提升教學的效果。在新時期和互聯網技術所結合開展的各類慕課、微課堂模式,以及引入的動畫、視頻、圖片,對學生的興趣度吸引很有幫助,特別是結合著這些優勢來開展活潑的教學將起到十分正向的積極促進效果。這相比于傳統模式下,只能按著大綱來完全的模仿,對學生而言自然有更好的吸引力。
三、 問題解決的策略
(一)提升對籃球教學的重視程度
在新課標改革的背景下,首先要求就是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和全面發展,而不僅僅是簡單以個人的成績高低來論英雄,所以在這樣的培養目標下,第一個需要改革的問題就是提升整體的重視程度,由校領導牽頭,將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和全面發展,納入整體的培養目標體系中來,以宏觀視角指導教學業務的推進,將高中籃球教學的重要性,提升到和文化課同等的水平,這對于體育老師而言是重要的督促,也給予了他們十分正向的心理鼓勵,對于學生而言也有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使得他們能夠真正地投入其中。
除此之外,由校領導牽頭的各項活動,也應當利用與家長見面契機,比如家長會、校園開放日、校園宣傳活動機會,向家長灌輸正確的思想,使得他們認識到體育課同樣重要,不僅僅只是跑跑步、跳跳繩而已。在籃球教學過程中,同樣可以學習到很多的知識,對孩子們的個人成長會起到十分重要的積極促進作用。
在此基礎之上,社會各界也應當結合輿論宣傳來做好正向的引導,在充分利用平臺優勢和技術優勢的輔助下,打造正向宣傳輿論氛圍,鼓勵老師和學生投入到高中籃球的教學過程中來。
(二)革新理念和方法的運用
第二則是應當充分地結合新課標改革的各項要求,來做好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改革。新課標改革的進行最終還是要落到實際教學中來。因此教學理念新舊與否以及教育方法是否足夠妥當合理,將會直接決定著最終的效率。在高中籃球教學中,應當充分地改變傳統模式下存在的教育理念落后及教學方法不夠新穎等問題,充分地結合教研、討論、向社會專業人士請教等方式,來解決傳統模式下存在的過于呆板、不夠新穎、沒有辦法吸引學生注意的問題,將新技術、新理論、新講解加入其中,結合著各類的社會教材及網絡資源來重塑高中籃球教學的模式,這對于整體的質量提升很有幫助。
(三)充分利用新技術輔助
第三則是應當充分地結合新技術,來做好相互之間的適配工作,新技術對高中籃球教學而言,將會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這是其業務本身所決定的,也是在很多領域得到實踐的。而高中籃球教學又可以看作是新技術的實踐場所,對于其具體的應用將會起到正向的反饋,因此相輔相成符合實際目標,對新課標改革也會起到重要的促進價值。在新技術的使用過程中,慕課、微課堂以及小視頻等都是可以借鑒的模式,需要充分地結合學生的喜好和實際的教學目標來做好相關的設計工作。除此之外,也應當將這些新技術的使用加入到教師考評中來,使得他們能夠真正地認識到其重要性,進而自主學習掌握技術。還應當在校園中多舉辦與之相關的賽事,以鼓勵本校的學生投入其中,比如各類的籃球比賽、投籃大賽和趣味籃球比賽等等都將極大地激勵學生參與到這個項目中來,對于學生個人的實際發展而言也有很好的幫助。
此外,也可以邀請社會專業人士來校指導,比如地區的籃球隊以及相關的籃球青訓教練,這將極大地避免校方出現專業性不足的問題,也可以輔助設計好教學模式,對于整體的業務效率提升將會起到積極正向幫助作用。對于條件允許的學校也可以派教師去專業機構學習,使得各類的新理念和新教育方法能夠被帶回到學校中來,進而廣泛傳播輔助解決傳統模式下存在的各類技術問題。
四、 實際案例
以筆者所在的院校為例,在開展新課標改革背景下推進高中籃球改革的具體落實措施中,首先由校領導牽頭邀請了社會專業人士和籃球相關業務的從事者,做了充分的調研基礎上,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個人素質基本情況,做了大量的數據統計,設計了符合本校實際情況的籃球教學改革意見大綱。定點了幾個學生積極性相對比較高、身體素質相對比較好的班級作為試點,以此為推動來開展相關的試驗工作。在試點推行過程中,結合新理念和新方法所開展的籃球教學模式,整體效果相對比較出色。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同樣的教學內容安排之下,可節約課時約2/3,學生的整體成績也提升了近70%,特別是在投籃命中率方面,相比于過去提升明顯。參與學生在回答問卷調查中,基本上也都保持了90%以上滿意度,由此可以看出,他們對于籃球的教學改革的認可。
在此基礎之上,由學校體育部門主管牽頭,開展了各年級籃球教學推廣,結合之前試點實驗,設計了符合各階段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體系,也結合上個階段所存在的各類問題做出了規避,得到了正向積極的反饋。在半學期后,學校組織了各班級之間的籃球賽活動,旨在提升學生們對籃球的學習的興趣度,以及相互之間的比拼競爭態度。除此之外,還購置了大量的軟件、硬件設施,旨在輔助高中籃球教學改革,取得了十分正向的效果。整體上的個人素質也得到了提升,對學生的個人成長也起到了真實有效的幫助作用,家長們對此也十分認可,都樂于將自己的孩子投入其中。由此可以看出,在新課標改革過程中,做好相關的適配工作十分重要。
五、 結語
在新課標改革推動下,高中籃球教學應當充分地發揮技術價值,滿足時代要求,以學生個人的成長作為根本出發點來提升他們綜合素質。在具體教學改革中,學校、教師以及家長需要共同努力,提升對籃球教學的重視度,革新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加大信息技術的應用,從而使得高中籃球教學改革能夠符合時代發展的趨勢。
參考文獻:
[1]李長喜.高職體育“籃球”課教學中如何開展球感訓練的探討[J].科教文匯,2020(8):135-136.
[2]趙文博,李小龍.籃球教學培養潛在體育消費者新內涵的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20,42(4):165-168.
[3]楊俊,李坤坤.淺析中職院校籃球教學中運動戰術意識培養[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21):53-55.
[4]陳進.手機媒體在高職院校籃球選項課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21):187-188,191.
作者簡介:詹靈杰,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