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明進

摘 ?要 ?巴金先生說:“孩子成功教育從培養好習慣開始。”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夠減輕學生身心負擔,能夠減少學生注意力分散,使學生更加專注,從而極大的提高學習效率。持續的體育鍛煉需要堅強的意志品質、堅持不懈永爭第一的思想品質,是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體育鍛煉是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本文先簡要界定什么是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意義,然后探討體育鍛煉是如何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的。研究體育鍛煉對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作用和效果是十分有必要的,值得廣大體育工作者不斷進行更加深入地研究。
關鍵詞 ?體育鍛煉 ?習慣培養 ?學生
一、研究目的
1.總結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基本內容,以及歸納高效能人士的七個重要習慣,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我們都知道,無論處在哪個年齡段的學生,他們的一些習慣是一旦養成將會伴隨他們一生的,如有些學生在幼兒園或小學時養成的好習慣,直到他們生命的結束,一生都在影響著他們的生產和生活。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非常有必要。
2.總結體育鍛煉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方法。通過體育鍛煉,分析歸納體育鍛煉如何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
3.提升自身理論研究水平。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通過查找相關資料,歸納總結以及與專家訪談等等行為,使自己的理論水平得以提高,為今后的教育工作添磚加瓦。
4.總之,本文通過查找相關文獻和書籍,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內容大致做一個歸納,并且結合史蒂芬·柯維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總結歸納出當代大學生應具備哪些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體育鍛煉怎樣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通過在中國知網上以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為檢索詞,檢索到相關論文和書籍,閱讀分析總結相關理論,為本文的撰寫提供參考。
2.觀察總結法。作為一線工作者,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通過觀察和聽優秀教師的課等方式,總結體育鍛煉是如何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在課后小結和學期總結的時候,都會記錄成冊,以供自己復習和研究所用。
3.訪談法。通過事先列舉好的訪談提綱,分別對一線教師和同學們進行訪談,得到第一手資料,歸納總結有用有效的材料為本研究做好鋪墊。
三、結果與分析
1.良好行為習慣。葉對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要形成習慣”。當然,教育形成的習慣有好壞之分,我們希望學生養成和保留一生的是良好的行為習慣。那么,什么是良好的行為習慣呢?小學時,老師要我們養成說要尊老愛幼、遵守課堂紀律、講究衛生、讀書寫字姿勢要端正等等好習慣。中學時,老師又要我們養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傾聽他人意見、自覺讀書多讀書、勇于提問等好習慣。大學時,老師教育我們要培養積極樂觀、誠實守信、獨立自主、堅韌執著、自律自制、按時作息等良好習慣。當我們走入社會工作了以后,領導同事又常常耳提面命地說我們要養成任勞任怨、埋頭苦干、不在背后議論人是非、不怕困難、不畏艱險、永遠沖在隊伍的最前面、勇于拼搏等良好習慣。當我們老了,身邊的朋友或者親人又常常說我們要聽子女的話、積極鍛煉身體、樂觀開朗、頤養天年。由此,縱觀人的一生,我們有很多良好的習慣要培養,而且要從小培養。
2.史蒂芬·柯維博士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對本研究的啟示。史蒂芬·柯維是美國著名管理學大師,他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被很多人閱讀和推行,而且那些推行的學校在不同程度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是體育鍛煉中怎樣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史蒂芬·柯維博士的這七個高效能人士習慣,是我們無論處在哪個學段的學生和廣大人民群眾都應該好好學習和實踐的。從表1中不難看出,“積極主動”在第一個出現。史蒂芬·柯維博士也覺得積極主動是多么優秀的行為習慣啊!積極主動是成功人士獲得成就的一個十分必要的條件,我們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應該從積極主動的好習慣開始。“以始為終”,無論做什么事,要提前計劃和設定目標,而且只做有意義的事情。如在跑馬拉松之前,選手為了取得優異的成績,會做好訓練計劃,還會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在這些準備和實際實踐的過程中,選手培養了以始為終的好習慣。我們知道如果對任務沒有進行周密的計劃,盲目出發,在碰壁后才追悔莫及,這樣的人無論在學業還是生活中都很難取得成功。“統合統效”,告訴我們要有團隊精神,同心協力、勁往一處使方能獲得最終的勝利。拔河比賽可以很好詮釋培養這一習慣的重要性。另外,學會傾聽、終身學習、要事先做。這些種種好習慣都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學好了,將其應用到我的學習或者生活中,我們都一定會取得突破、獲得成功。
3.當代大學生應具備哪些良好的行為習慣。莊子曰:“積行成習,積習成性,積性成命。”說的是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的教育思想。就當代大學生而言,積極主動地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優秀的品質,最終獲得命運的垂青,這是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心愿。
如表2所示,所列舉的大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只是眾多習慣中的小部分。我的大學老師常常教導我們說:“大學生在大學時光里應該把學做人應該被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做學問,最后是社會適應能力的鍛煉。”理學家朱熹說:“論先后,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可見知與行是密不可分的,其對人的成長成才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學生應該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從而培養出良好的行為習慣,為自身的發展而努力奮斗。體育鍛煉對培養上述良好的行為習慣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體育鍛煉不僅鍛煉人的意志品質和頑強的拼搏精神,還使人健康、樂觀、積極主動,并且在鍛煉的過程中還可以收獲真摯的友誼,在解決困難時鍛煉獨立思考的能力。
4.體育鍛煉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方式有很多種,體育鍛煉是不可或缺的一種。體育鍛煉首先要學習鍛煉方法,然后制定鍛煉計劃,最后付諸實踐,在實踐中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如學生參加一場籃球比賽,為了比賽能夠勝利,在賽前教練員不僅會做好基本技術訓練,還會設計出本場比賽的戰術。在比賽過程中,場上隊員要會尊重裁判、尊重對手,努力執行教練的技戰術安排,積極主動地去爭搶,隊員在自己追求個人得分新高的同時還與隊友相互配合、團隊作戰,仔細傾聽教練、隊長或者隊友的心聲,并且從失誤中學習,在拼搶的過程中培養了許多他們將來會受益終身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在賽后,從對手和隊友那里收獲到真摯的友誼,同時通過教練的總結和自己的反思,使自己取得進步,從而喜愛這項運動、愛上體育鍛煉,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好習慣,同時其在體育鍛煉的時候又培養了其他良好的行為習慣。有人說:“持續的體育鍛煉需要堅強的意志品質和勇爭第一的精神。”這種品質和精神如果應用到學習和工作中,將會取得一定的成功。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種養成教育,而養成教育是一種細致入微的教育,需要日積月累、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取得實際效果。“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長期堅持不懈、反復地培養和訓練。”學生們通過參加體育鍛煉,在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點點滴滴慢慢積累、長期堅持不懈、反復地培養和訓練后,習慣會在不知不覺中養成。
四、結論與建議
1.結論。體育鍛煉對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作用和效果都是十分有必要的,是其他教育方法難于匹敵的。但是,體育鍛煉在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過程是非常辛苦的,需要教師和學生付出毅力和努力。
2.建議。一線教育工作者努力踐行著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使命,為此應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認真踏實地研究教育教學方法,最后科學、高效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1]李曉霞.淺談體育鍛煉對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影響[J].體育·藝術,2017(32):224.
[2]李衛華.體育鍛煉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影響[J].拳擊與格斗,2017(10):5.
[3]李凌斌.體育鍛煉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J].神州,2017(02):22-24.
[4]于占力.初中體育鍛煉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探討[J].體育視界,2018(08):26-59.
[5]郭蕾蕾.體育鍛煉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J].新課程,2017(08):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