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淑慧 李根忠
摘要 “一帶一路”倡議是促進沿線國家經濟發展的偉大構想,是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契機?!耙粠б宦贰背h共涉及66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多數屬于發展中國家,并面臨嚴重的氣象災害風險,嚴重影響當地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本文分析“一帶一路”倡議沿線部分國家的氣象災害保險特征及面臨的問題,為促進“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氣象災害保險的發展提供建議。
關鍵詞 “一帶一路”;災害保險;氣象災害
“一帶一路”倡議是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中首次提出的21世紀新型經濟發展戰略?!耙粠б宦贰背h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其沿線涉及66個國家:東亞的中國和蒙古國,東盟12國,西亞18國南亞8國,中亞5國,獨聯體7國和中東歐16國。在“一帶一路”倡議涉及的國家中,有54個屬于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后發優勢強勁,和中國具有良好的經濟互補性,“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促進了沿線國家的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本文在論文《“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經濟發展現狀及自然災害分布特征分析》對“一帶一路”倡議沿線選取的5個國家(中國、新加坡、土耳其、印度和俄羅斯)開展的經濟發展現狀及自然災害分布特征的分析基礎上,對上述5國的氣象災害保險特征及問題進行分析,并為促進當地氣象災害保險的發展提出建議。
1“一帶一路”倡議沿線部分國家氣象災害保險特征及問題分析
1.1中國
中國保險總量在2017年已經超過日本名稱為世界第二大保險市場,但中國保險密度(人均保費支出)430美元,保險深度(保費收入占GDP的比例)4.3%,分別居世界第46位和38位,低于全球保險業平均水平。中國國土面積大,不同地區面臨的災害種類差異較大,國家統計局將中國主要自然災害分為四大類:早災,洪澇,臺風、風雹災害,低溫冷凍和雪災。2019年中國發生的各類自然災害造成中國農作物受災面積達1925.69萬hm2,絕收面積280.2萬hm2;直接經濟損失3270.9億元。
氣象災害保險在中國主要為氣象指數保險,指因氣象、氣候原因導致的企業或個人遭受經濟損失后,由保險公司向投保人提供賠償的一種保險形式。針對中國氣象災害分布特征和受災情況,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均設計推廣了符合當地情況的氣象災害保險品種,為分散農業、工業氣象災害風險,促進經當地經濟高速、穩定發展做出了貢獻。氣象災害保險范圍涉及較廣,農業、建筑業等行業都有相關氣象保險產品。但是受氣象災害影響最嚴重的是中國廣大農村地區,農民種的蔬菜、糧食,養殖的牲畜、魚類,可能會受氣象災害的影響造成較大損失。例如江蘇省專門針對省內農戶,推出補貼型、政策性農業保險產品,對省內的植業、漁業、養殖業、農機農具以及高效設施農業進行承保。通過擴大保障范圍,提高保險金額,優化保險條款等方式,降低氣象災害對農戶的影響及經濟損失,讓農業保險惠及更多農戶。
中國自然災害頻發,公眾對于政府災后補償的依賴性較強,自身防災減災意識較為薄弱。因此中國氣象災害保險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投保意愿不足,近年我國保險行業得到快速發展,但人民保險意識的提升較為緩慢,對保險業務員的業務推廣存在抵觸心理。氣象災害保險產品種類較少,保險公司對于氣象災害保險設計存在數據收集困難,數據模型分析偏差較大、投保率低等問題,制約了保險公司因地制宜、因災制宜地進行農業保險產品的設計。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范圍較廣理賠測算困難,程序繁雜,時效冗長,且理賠額度的制定和測算標準不清晰,使得民眾對氣象災害保險產品投保率、復保率均比較低。
1.2新加坡
新加坡是亞太金融、貿易、航運中心,是“一帶一路”倡議沿線重要國家。新加坡保險市場體系較為完善,保險公同、再保險公司、保險中介公司及相關附屬機構一應俱全。在2019年新加坡的總保費達到449.29億美元,居世界第14位,保險深度為9%0,保險密度為5799美元。
新加坡由于國土面積較小、接近赤道、周圍島嶼環繞等原因,自然災害發生較少。新加坡主要的氣象災害為大風、暴雨和積水等,因此新加坡氣象災害保險種類較少,保險公司對于災害保險的重視程度不高,民眾對與氣象災害保險購買意愿并不強烈。保險公司對于災害保險的風險控制主要集中在提高現有保險客戶的復保率來降低再保險成本。政府主要關注的防御重點在反恐、疾病和國防方面。
1.3土耳其
土耳其是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的發展中的新興經濟體,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關鍵節點,也是當代“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橋梁。2019年土耳其的總保費收入為121.26億美元,保險密度為131美元,保險深度為1.4%。土耳其位于非洲板塊和歐亞板塊之間,地震是土耳其最主要自然災害。根據土耳其共和國總理府災害與緊急管理局的數據,土耳其在2010-2015年,年均地震次數為25366.7次。
地震災害給土耳其民眾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嚴重影響,土耳其政府和保險公司也在大力開發和推廣地震相關保險產品,土耳其的氣象災害保險產品主要為地震相關的保險品種,但民眾對地震的發生習以為常,因此對于此類保險的購買欲望并不高。
1.4印度
印度對于“一帶一路”倡議處于觀望狀態,民眾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推行始終存在爭議。印度主要主要有洪災、早災、限風和地震等四大自然災害,是“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受災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例如1987年早災,造成印度全境超過2.85億人受災:1999年颶風襲擊造成了超過1萬人喪生,以及超過15億美元的財產損失;在過去的53年間,發生過4起里氏8級以上地震,造成了嚴重的人口傷亡和經濟損失。
2017年印度總保費收入為1008.41億美元,總保費收入較高,但由于印度人口基數大,保險密度僅為72美元,保險深度為3.6%。印度氣象災害相關保險產品較少、發展較晚。2016年印度政府推出了PradhanPMEBY(農作物保險計劃)和RWBCIS(天氣作物保險計劃),由政府擁有的保險公司以及一些私人保險公司為印度農民提供保護。印度氣象災害保險存在的問題與中國類似:民眾和企業對于各類保險產品的購買意愿均不強烈;氣象災害保險產品種類較少,不足以覆蓋印度主要的氣象災害類型和受災地區;民眾對于保險理賠程序不熟悉;理賠額度測算不透明等問題造成了理賠困難。
1.5俄羅斯
俄羅斯緯度較高,因此主要災害為寒潮、凍土和雪災等。近年來的全球氣候變暖,造成俄羅斯部分地區永久凍結帶融化,使得當地房屋地基、天然氣管道和通信線路下沉,俄羅斯的自然災害數量也在逐年增加。
俄羅斯保險行業2019年保費總收入為236.75億美元,居世界第19位,保險密度為156美元,保險深度為1.49%。俄羅斯的災害保險主要為農業保險和森林保險,分別對自然災害造成的農產品損失和森林火災損失提供保障。俄羅斯氣象災害保險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俄羅斯保險公司壟斷現象嚴重,缺乏市場竟爭;災害保險種類較少,保險覆蓋面小;理賠測算方式復雜,造成理賠時效低,理賠金額浮動大。
2“一帶一路”倡議沿線部分國家氣象災害保險發展建議
2.1中國
中國防災減災工作近年來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果,但依然存在一些問題,針對中國氣象災害保險的問題,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促進中國保險體系的發展和完善。例如:加強氣象災害和氣象災害保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傳,増強民眾對氣象災害保險的接受程度,提高民眾的投保意識。提高氣象災害預報精準度和及時性,為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設計和理賠方案測算提供數據支撐;利用現代科技,提高工作效率,縮短理賠時效,例如采用無人機、網絡直播等現代手段方式與現場勘查相結合的方式,提高理賠效率。增加氣象災害保險品種,擴大保障范圍;因地制宜地設計符合當地受災特點的保險產品,減少氣象災害對人民群眾的生產和生活造成的影響。
2.2新加坡
新加坡保險市場體系較為完善但氣象災害保險產品品種較少,民眾購買意愿不強?!耙粠б宦贰背h的推行,給新加坡的保險公司帶來新的合作和發展機會,保險公司可以利用自身保險體系的優勢,拓展“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客戶,著重將氣象災害保險產品在境外進行推廣和銷售,從而增加保費收入,增加公司保險產品種類,提高銷售競爭力。
2.3土耳其
土耳其地震頻發,但民眾對地震的發生習以為常,購買保險的意愿不強。為解決這一問題,土耳其政府及保險公司應細化保險范圍和理賠條件,加強地震災害宣傳,使民眾了解災害保險產品及災害發生時保險產品能夠帶來的償機制,從而提高民眾對氣象災害保險的認可度,擴大銷售額。
2.4印度
印度氣象災害保險存在的問題和中國類似,可以借鑒中國的災害保險發展建議進行改革:加強氣象災害保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傳,增強民眾對氣象災害保險的接受程度;不斷提高氣象災害預報水平為保險公司的提供數據支撐;提高工作效率,縮短理賠時效;擴大氣象災害保險產品保障范圍,減少自然災害給人民群眾的生產和生活帶來的損失。
2.5俄羅斯
針對俄羅斯氣象災害發展面臨的問題,需要俄羅斯政府加強保險公司反壟斷監察,建立完善健康的保險市場爭體系;擴大氣象災害保險產品保障范圍,因地制宜地設計符合當地受災特點的保險產品;運用現代科技,提高工作效率,縮短理賠時效。
3總結
在論文《“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經濟發展現狀及自然災害分布特征分析》中對“一帶一路”倡議沿線部分國家進行的經濟發展現狀及自然災害分布特征的分析基礎上,本文對5個“一帶路”倡議沿線國家的氣象災害保險發展特征、問題和建議進行了分析。選取國家中僅新加坡為發達國家,其他四國均為發展中國家。
各個國家的氣象災害保險的發展均面臨一些共同的問題:氣象災害保險品種較少、民眾對于氣象災害保險的參保意愿不強。新加坡保險市場完善,但由于當地受氣象災害影響最小,氣象災害保險產品少,民眾需求不強。除新加坡外,其他4個國家均面臨較為嚴重的氣象災害威脅,但民眾對于災害保險的認知不足、災害保險產品較少、理賠困難等問題導致了氣象災害保險產品在此5個選取國家的銷售均不樂觀。針對這些問題,各國政府應在分析自身國情和保險行業特點的基礎上,采取相應措施,從而更好地維護受災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耙粠б宦烦h的推行,給各國帶來的新的合作和發展機會,有助于實現各國之間優勢互補,對各國保險行業的發展有顯著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Aleksandra An和辛立秋,俄羅斯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J].對外經貿,2016,262(4):10-11
[2]崔和平.新加坡的風險管理與危機防范(一)現代職業安全,2006(11):58
[3]EMIS EMIS insights[DB/OL],[202103-03],http://t.cn/aipodqpv.
[4]劉東民,陳匡運,東南亞災害風險保險基金的運作中國金融,2020(7:8687)
[5]劉振華,王世進,美、日、俄等國家地質災害防治法制及其借鑒[J]宜春學院學報,2013(7):10-13
[6]李連仁,俞自由,新加坡保險業發展現狀及其對中國的借鑒意義.上海保險,1998(3):45-47
[7]OECD.Insurance indicators DB/OL2021-03.02https://stats.oecd.org
[8]宋志輝,馬春燕.印度災害管理的經驗與啟示,南亞研究季刊,2016(1),91
[9]王鶯,趙坤,俄羅斯保險業的發展歷史和現狀.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2012(12):23-29
[10]吳利紅.氣象災害風險管理在農業保險中的應用研究[M]北京:氣象出版社,2012.
[11]武淑慧,李根忠,于翠萍.江蘇省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現狀及問題研究[J]鄉村科技,2020(7):13-15
[12]韋菜韜悅,亞洲保險市場報告2018[R]∥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譯.[202003-01]
[1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EB/OL]2020-03-01.http://www.scio.govcn/32344/32345/42294/44481/tw44483/Document/1694699/1694699htm
責任編輯:黃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