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敏


一、新學期,新環境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2021年8月30日我秉承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帶著夢想,載著希望,滿懷激情地和36位山東濰坊支教教師一起坐上飛機飛往美麗的山城重慶。8月31日下午李春林校長熱情地把我們四位支教老師接到距離家鄉千里之外的重慶開州趙家街道第二小學,我的支教之旅從此開始。我,張老師,陳老師任教一年級語文、道德與法治,并擔任班級副班主任工作,協助班主任管理班級工作,李主任任教高年級的信息技術等科目。對于支教學校安排的工作任務,我們都是勤勤懇懇、踏踏實實,每天做到早走晚歸,從不給學生落下一節課。
二、開學細準備,用心迎生歸
初到新校,我們先熟悉校園環境,然后協助一年級的班主任設計班級文化,建立班級家委會,和各位家長一起商討布置班級文化,大家聚在一起出點子,想策略,大家齊心合力,經過一周的時間,班級面貌煥然一新. 給一年級的新生創設了一個快樂的學習園地。
三、開學常規教育
一年級學生剛入學,有好多行為習慣需要教師引導。我和同班級的老師耐心指引,上好開學第一課,并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教育、安全教育,做到多提醒,常叮囑。并利用開學第一天,家長送孩子這次機會輔助班主任先召開家長會,了解孩子及父母的基本狀況,根據家長提供的資料信息進行整理,梳里統計班級家庭困難兒童、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的兒童,對這些同學我們做好備注,以便在今后的教學和班級管理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做到因材施教。經過開學一周的觀察發現班中還有部分學生家長文化水平較低,對孩子的教育跟不上節奏;留守兒童由于父母不在身邊,是爺爺、奶奶帶孩子,老人在學習和行為習慣方面對孩子關注較少,孩子的一些習慣不是很好,多數孩子調皮,愛打鬧,上課不受約束,坐不住;還有幾個孩子是單親家庭,缺少母愛或父愛,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對這些特殊學生我們進行家訪和孩子的父母交流,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并給予家長一些培養教育孩子好的建議,以促進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為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夯實的基礎。
四、苦中有樂,盡職盡責
一年級小學生剛入學,一切要從零開始。我們四位老師任勞任怨,團結一致,對學生進行上課常規教育,中午放棄午休時間,給孩子盛飯,看孩子午休,上好延時輔導課。下午放學后,輔助班主任放學、整隊、送對,入學不到兩個星期,由于吃住還沒有完全適應,加上一年級孩子年齡小,各方面的習慣要勤叮囑、從頭學,老師要多說很多話。我的嗓子啞了,每日消炎藥陪伴,但是每當老師們聚在一起討論交流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這個問題時,從老師們嘶啞的聲音中都沒聽到一個“累”字。在我們的心里有孩子的陪伴才是最甜蜜的。
上下課,我們更是盡職盡責。每次上下課,我們都是與任課教師銜接好,提前進教室,上好每一節課,認真備好每一課,把濰坊的新教學理念融入到備課之中,和老師們一起分享。課堂教學中我依據學情設計有效地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每一堂課都生機勃勃。學生會了,我也樂了。大課間,老師們和學生一塊做操,小課間和學生一起玩耍、跳繩、做游戲等。和學生交流我每次都做到耐心細致,孩子們更是把我當作自己的親人,無拘無束,天真可愛。他們和我談家常,講自己在家中各種有趣的小新聞......每天雖然辛苦,但是和孩子們在一起我感到是幸福的、是快樂的。
五、共同交流,共同成長
剛到新的教學環境,對學校的教學常規,我們四位老師認真學習。請教本校教師,對班級管理工作四位老師取長補短,把自己多年所積累的經驗與班主任交流分享。因此,在學校舉行的班級文化評比中,每個班級都取得最優異的成績,我們一年級一班榮獲校一等獎,得到學校領導的好評。課間老師們暢談教學;暢談如何管理班級、提高課堂效率;暢談如何教好孩子讀準拼音、寫好鉛筆字;趙家二小的周老師把自己搜集的拼讀資料和班級管理經驗與大家共享;我把我做好的課件發到一年級的教師群與大家共享;張老師將自己的德育經驗與大家共享;陳老師和李主任將自己淵博的育人理念與大家共享。大家心系學生,教法多樣,理念一致。
新環境,新征程,魯渝同心。相信在這個充滿期待的新學期里,我們一定不負開州人民的期望,用自己的愛心、熱心、誠心同開州的老師們共育祖國嬌嫩的花朵,讓開州的教育事業再創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