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行
過程教學法是一種非常科學的寫作指導方法,具體實施時,教師要充分關注寫作訓練的各個環節,并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彌補學生作文能力上的不足,解決學生作文中的各種問題,以幫助學生寫出高質量的作文。在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過程教學法優化課堂教學,讓教學過程有明確的指向性,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指導,幫助學生不斷提升綜合能力。這種教學方法的作用非常明顯,對于提升寫作訓練的效率有促進作用。
一、明確作文教學的具體要求
想推進過程教學法,教師需要先明確作文教學的具體要求,明晰作文教學的方向。對初中生進行寫作訓練,教師應該從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入手,打造良好的作文教學開端。初中階段,寫作訓練的難度逐漸提升,作文要求越來越高,而大部分學生對寫作訓練的熱情卻并沒有那么高,仍然有很多學生對寫作存在畏懼心理,不知道如何寫以及寫什么,這些是教師需要重視的問題。教師不僅要加強寫作方法的指導,還要幫助學生樹立寫作自信,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寫作訓練中,從而提高寫作教學的效率。教師要明確各個時期寫作教學的核心要求,并從具體的寫作訓練主題出發,進一步細化寫作訓練步驟。這樣才能真正做到關注作文教學過程,完成各個階段的訓練目標。
教師要打造趣味課堂,構建良好的教學開端。想做到這點,方法很多,比如設計有趣的話題,或者從學生日常談論的事情入手,找一件比較有特點的作為切入口等。在課堂上,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寫作前,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就寫作主題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感想。學生之間靈感的碰撞能產生新的火花,拓展寫作思路,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還要從具體的教學主題出發,開展具體的寫作訓練。比如,“文從字順”這一訓練版塊的訓練要點是讓學生保證語言通順連貫,能夠準確表意。結合這個具體的作文要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層層推進的教學計劃,從寫句子開始,再進行段落寫作,最后進行全文寫作。這樣,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更容易適應,從而達到作文教學的要求和目標。
二、從生活中挖掘寫作素材
培養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能力,也是初中寫作訓練的重點之一。很多學生不具備提煉作文素材的能力,面對寫作主題,不知道從何處下筆,找不到合適的寫作內容。教師可以利用過程教學法來培養學生積累作文素材的能力,引導學生搜集和利用各種素材。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寫作要求,布置作文主題,然后讓學生根據主題設計行文思路,尋找寫作素材。先給學生提供開放的討論空間,讓學生就想到的內容進行交流和討論。教師則適時給予指導,讓學生認識到哪些素材合適,哪些可以舍棄。有了前面的分析和討論,學生能在頭腦中構建寫作輪廓,作文思路也會慢慢清晰,也能找到合適的寫作素材。
比如,教學“寫人要抓住特點”這個寫作訓練版塊,寫作前,教師可以設置一些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如“我最敬愛的老師”“講講我的同桌”等和學生生活聯系密切的話題。因為都是熟悉的人和事,學生就不會出現無話可說的尷尬情況。學生選定作文主題后,教師可組織小組討論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享自己想寫的內容,這種方式能為學生選材提供便利。學生習慣從生活中選擇寫作素材后,接下來教師便要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多觀察,豐富他們的生活體驗,運用過程教學法,指導學生從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這是一種很好的訓練方式,并且可以達到預設的寫作教學目標,值得推廣。
三、增加師生互動,傳授寫作方法
隨著作文教學的推進,教師要多關注寫作方法的指導,讓學生的作文技巧更加熟練。想讓學生寫出高質量的作文,合理運用各種寫作方法和技巧很重要。初中生掌握的寫作方法有限,有時面對文題,明明寫作思路很好,但就是因為掌握的寫作方法少,寫作技巧不純熟,而不能很好地將想要表達的內容呈現出來;或者即便表達出來了,也是差強人意,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加強寫作方法的指導,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增加師生互動,加強寫作方法的滲透。這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能夠很好地提升寫作教學的質量。
教師可以跟學生交流對寫作的看法,從為什么寫作開始,接著詢問學生應該如何寫作,寫作中的難點是什么,為什么認為寫作難。這種平等的交互活動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寫作情況,掌握妨礙學生寫好作文的問題,為作文教學指引方向。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一起討論,一步步解決寫作過程中的難題,讓學生不再害怕寫作,而是將寫作看成一件平常的事。以“說明的順序”這一寫作訓練為例,對于剛接觸說明文的學生來說,寫說明文的難度很大。考慮到說明文有很強的實用性,且寫作方法比較簡單,因此,教師可以組織交流會,結合具體的寫作對象,和學生一起梳理寫作思路,讓學生掌握說明文的寫作方法,克服寫作障礙。這種教學方式,既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又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寫作自信,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四、在作文思維上進行引導
不同的寫作主題的作文要求是不同的。在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師除了要關注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傳授學生豐富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外,還要培養學生的作文思維。因為只有具備了良好的構思能力,學生才能合理安排文章結構,使寫出來的文章結構清晰、主題鮮明。教師可以結合不同的作文主題,循序漸進地進行作文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構思方法,提高安排文章結構的能力。隨著訓練越來越多,學生的寫作技巧會越來越熟練,作文思維能力也會明顯提升。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還要大量開展寫作訓練。
在教學“學會記事”這一寫作訓練版塊時,教師要重點培養學生記事的能力,可以布置一個有很大發揮空間的寫作任務,比如以“一次難忘的回憶”為題寫作。具體指導時,教師可先讓學生構思每個段落寫什么:如第一段如何引出事件,是開門見山,還是婉轉迂回?敘事部分要怎么安排段落結構,高潮在何時出現?最后要怎么抒發情感,升華主題等。教師幫助學生梳理行文思路后,再讓學生列大綱,寫作初稿。這樣細致的寫作指導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寫作思維,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文習慣,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有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