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 王偉成
[摘 要]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綠色金融體系的構建較為重要,相關部門應對其進行合理的分析,利用科學方式應對問題,創建多元化的管理機制,保證在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過程中,得到良好的支持。
[關鍵詞]“一帶一路”框架;綠色金融體系;構建措施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在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中,“一帶一路”屬于重點內容,相關部門應予以足夠重視,合理創建綠色金融體系,對其進行合理的管理與控制,提升綠色金融體系的建設水平,滿足當前的發展需求。
1 一帶一路背景分析
在十九大會議精神中,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遵循和平合作的原則,建設互相學習互相借鑒與共贏的絲路精神,在世界經濟開放合作的過程中,能夠搭建新的平臺,創建新的機制,并開創全球經濟開放的新格局。在此期間,應圍繞規模與盈利能力進行分析,從抗周期與全球性的戰略維度考慮問題。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指引之下,能夠針對航運商業模式、金融商業模式與裝備制造商業模式等進行分析,創建互聯網+相關業務“6+1”產業集群發展戰略,能夠針對各方面業務進行合理的創新,提升金融行業的競爭力。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西德就已經成立了世界第一家環境銀行,在八十年代的時候,美國推行了超級基金法案。且英國與日本已經創新了綠色金融機制,對其進行探索與嘗試。在2015年的時候,十八大會議中就已經提出了金融方面的綠色與共享理念,直到2016年,我國在金融方面已經發放了1300億元左右的綠色債券,占有全球綠色債券總發行量的50%左右。在2017年,十九大會議中再次提出了一帶一路的戰略精神,要求針對金融行業進行整改,創新綠色金融體系,促進經濟的可持續進步與發展。對于一帶一路戰略而言,有利于促進國家結構的轉型,
2 “一帶一路”框架下的綠色金融體系概念分析
綠色金融,是利用貸款服務與債券服務,引導社會資金從環保方面與清潔能源方面發展,在整合資金資源的過程中,滿足當前的政策要求。為了更好的針對綠色金融內涵進行豐富,應明確國家指導中的定義:綠色金融,主要為了改善生態環境,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經濟活動,利用環保方式與節能方式創建綠色領域,做好綠色交通與建筑的項目投資工作,促進相關項目的良好運營,并做好風險管理與控制工作,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在全面了解定義之后可以發現,綠色金融能夠支持生態環境效益方面的經濟操作,能夠促進低碳減排方面與節能增效方面的良好實施,根據綠色項目的分類,創建金融產品,對產品內容與結構進行細化分析,完善綠色金融的管理機制。
3 “一帶一路”框架與綠色金融體系契合度分析
3.1 解決環保與環境問題的擴散問題
在一帶一路沿線中,主要含括六十多個國家,此類國家的開放程度較低,且基礎設施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很低,雖然在工業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會導致沿線區域出現生態環境的問題,不能保證可持續發展與進步。經過相關調查可以得知,很多沿線國家的經濟水平較低,管理方式粗放,且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較高,環境問題突出,甚至出現環保與生態環境的擴散性問題,不能保證生態環境與環保工作的實施效果。對于此類問題而言,通過綠色金融體系的構建,可整合資源,全面優化工作機制,增強管理工作效果,減少環境污染問題,全面優化工作機制。
3.2 海外的環保工作效率較低
當前,我國在海外方面的環保實踐效率較低,不能保證自身工作可靠性與有效性,尤其在金融行業發展的過程中,不能根據海外市場的環保問題進行分析。然而,在綠色金融體系構建的過程中,可針對海外環保操作進行分析,明確其中存在的問題,利用合理的方式提升環保效果,并明確各方面環保特點與要求,協調各方面工作之間的關系,根據綠色金融情況實施工作,降低風險與成本。同時,在創新綠色金融體系的過程中,能夠根據國內的環保項目要求與生態管理要求,對二類內容進行合理的分析,提升工作效果。
3.3 一帶一路涉及國家與行業存在差異
在十九大會議中,提到了一帶一路的戰略精神,但是,由于投資國家與行業的發展差異較大,經常會出現環境問題,嚴重影響投資效果,甚至出現經濟損失。然而,在構建綠色金融體系之后,能夠針對污染問題與投資情況進行分析,明確生態環境的實際問題,利用結論的方式對其處理,樹立正確的環保觀念,優化我國的國外投資體系。
3.4 國際環保標準提升
自從美國次貸危機以后,國際已經針對經濟管理內容進行調整,并將綠色低碳產業的發展作為重點關注的內容。且在實際發展期間,國際的環保標準逐漸提升,對于世界行業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只有滿足低碳環保的發展要求,構建現代化的發展機制。而我國創新綠色金融體系,有利于對產業項目與工程等進行全面的改革,形成綠色金融的發展機制,明確各方面的標準與要求,并形成現代化的發展體制,滿足國際對于環保產業方面的要求。
由此可見,在一帶一路戰略環境之下,綠色金融體系的構建較為重要,二者之間具備一定的契合性,能夠通過合理的發展方式提升綠色金融的影響力,并根據當前的發展要求創新管理內容,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4 “一帶一路”框架下的綠色金融體系構建措施
4.1 頂層設計措施
在綠色金融體系頂層設計工作中,應根據一帶一路框架要求對其分析與處理,利用合理方式實施工作。在此期間,需根據一帶一路方面的綱領性文件開展工作,遵循時代原則與框架原則,明確合作方面的重點內容與相關機制,對其進行合理的分析與了解。在明確相關目標的基礎上,應保證工作內容的完整性,樹立創新思維觀念,與時俱進的促進沿線國家合作。為了在一帶一路框架之下構建現代化的綠色金融體系,應堅持綠色發展原則,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實踐,保證能夠針對生態文明等理念進行了解與分析,成立綠色銀行機構與保險機構,對其發展格局進行全面的分析,利用綠色信貸服務、保險服務與債券服務等開展創新工作,遵循綠色化的發展原則,將一帶一路框架作為導向,創建現代化的發展與管理機制,明確未來進步目標,創新管理形式。同時還要鼓勵行業參與到綠色金融中,建立綠色化的戰略機制,提升各方面管理工作效果。
4.2 基礎設施設計措施
在一帶一路框架的指導之下,應做好基礎設施的設計工作,明確重點內容,增加基礎設施,遵循生態文明的發展原則,保證環境保護工作效果,明確企業與社會之間的責任,創建沿線國家的經濟建設機制,提升環保管理工作效果。在對綠色金融體系進行創新的過程中,還要構建資金融通等機制,明確各方面要求與原則,創建國際綠色金融領域方面的合作發展機制,以此提升綠色金融的創建效果。在此期間,還要促進綠色投資工作的實施,對證券市場的綠化機制進行創新,建立開放性的管理機制。同時,在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過程中,需加大監督與管理力度,創新服務內容,建立多元化與現代化的管理機制,做好信息披露管理工作,借助綠色債券等工具實施工作,提升綠色供應鏈的管理效果。另外,應做好風險管理與控制工作,融合相關管控體系,提升金融行業的管理效果。
4.3 建立合作機制
對于合作機制而言,需建立綠色金融之間的合作平臺,創建良好的產業結構,根據沿線國家的實際發展情況,樹立正確的觀念,合理實施管理工作,提高控制水平。在此期間,可以借助相關綠色交流平臺,引進國內外先進經驗,根據一帶一路的框架,針對沿線國家的投資進行分析,促進綠色金融的合作,提倡綠色環保發展,保證樹立正確的綠色投資與綠色融資等工作理念,遵循相關發展機制,提升管理工作水平。
4.4 促進金融機構的綠色化改革
在金融機構實際發展期間,應根據一帶一路下綠色金融機制的構建要求,對其進行綠化改革,創建環保管理體系,遵循現代化與先進性的管理原則,合理提升金融機構的改革效果。
4.5 創建綠色投資機制
在創建綠色投資機制的過程中,應明確具體的要求與原則,完善綠色金融的創新與管理機制,做好投資工作,加大管理力度,創建現代化的控制體系。同時還要借助財政與金融方面的激勵方式實施管理工作。
4.6 社會風險公開化
在社會風險公開化管理的過程中,需建立與完善風險信息的公開制度,結合綠色金融體系的構建與完善,對其進行嚴格的管理與控制,加大管理力度,全面應對社會風險問題,保證工作效果。
5 結語
目前,我國已經針對一帶一路的戰略精神進行分析與落實,通過一帶一路框架與綠色金融契合性的分析,可以了解具體的內容與含義,對綠色金融體系內容進行延伸與擴散。同時,還要創新綠色金融體系,對社會風險進行公開化處理,健全管控體系,明確各方面要求與原則,對其進行全面的管控,保證自身工作符合規定。
[參考文獻]
[1] 李玫,丁輝.“一帶一路”框架下的綠色金融體系構建研究[J].環境保護,2016(19).
[2] 徐海燕.一帶一路視域下哈薩克斯坦經濟發展戰略及中哈合作[J].俄羅斯學刊,2016(02).
[3] 劉賀青.英國海洋能源產業全球布局背景下的中英海洋能源合作評析與對策[J].太平洋學報,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