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瑩, 王春生
(北部戰區總醫院 康復醫學科, 遼寧 沈陽 11003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指除了酒精和其他明確的可損傷肝功能的因素之外的肝細胞內脂肪過度沉積的獲得性代謝應激性肝損傷,主要包括單純性脂肪肝(S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關肝硬化[1-2]。隨著生活水平和生活習慣的改變,肥胖等代謝綜合征逐漸全球化,NAFLD也逐漸成為各國不同地區慢性肝病的重要疾病類型,并逐漸惡化發展為肝硬化、肝炎、甚至肝細胞癌,嚴重威脅患者生活質量和生命健康。目前,由于NAFLD發病因素比較復雜,暫時沒有針對性的特效藥,多采用肝功能疾病藥物和中西藥結合方式進行治療[3]。本研究選取NAFLD患者94例,探究降脂利肝顆粒、辛伐他汀治療方案對NAFLD患者肝功能的改善效果。
1.1病例選擇 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NAFLD患者94例,采用單雙數標記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7例。對照組男29例,女18例,年齡37~65歲,平均(49.12±3.46)歲,病程0.5~6個月,平均(3.46±1.22)個月。觀察組男28例,女19例,年齡35~66歲,平均(48.84±3.37)歲,病程0.6~6個月,平均(3.62±1.37)個月。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征得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納入標準 ①經本院病理學檢查確診,本研究所納入實驗對象均符合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脂肪肝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2010修訂版)》[4]對NAFLD的診療標準;②患者均為首次治療,近期內未經過其他NAFLD相關藥物治療;③患者病歷資料完整無誤。排除標準:①患者具有病毒性肝炎或酒癮;②同時合并有心腦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③近期內服用過影響代謝類藥物;④對本研究所采取藥物不耐受者。
1.3治療方法 入組后,先對兩組進行疾病科普、教育宣傳和健康膳食、健康運動指導,飲食清淡,不可飲酒,控制體重。對照組采用辛伐他汀(山德士(中國)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4486,規格20 mg×60片)治療,1次/d,20 mg/次,共治療3個月。觀察組在口服辛伐他汀基礎上聯合降脂利肝顆粒(廣西嘉進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03366,產品編號14000173416,規格10 g×12袋)治療,主要成份為柴胡、黃芪、大黃、甘草、當歸等。250 ml開水沖化,3次/d,10 g/次,共治療3個月[5-6]。
1.4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治療后,觀察兩組臨床表征和相關指標變化。若患者肋部脹痛、情志不適、疲乏等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彩色超聲檢查肝臟回聲正常,肝生化指標恢復正常,則為痊愈;若患者各項臨床癥狀及大部分消失,彩色超聲檢查肝臟回聲改善較為明顯,肝生化指標改善超過50%,則為有效。若患者的臨床癥狀無改善跡象甚至惡化,彩色超聲檢查無改善,各項肝生化指標改善程度不足 20%,則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痊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7]。②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后,分別抽取兩組清晨空腹靜脈血3 ml,以1 500 r/min離心處理5 min并取上清液待用。采用BECKMAN AU5821全自動生化分析儀(Beckman Coulter山東博科生物產業有限公司)測定血脂指標: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肝生化指標:丙氨酸轉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轉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γ-谷氨酰轉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瘦素(leptin,LP)、脂聯素(adiponectin,ADPN)水平。

2.1臨床療效 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總有效治療率為91.49%(43/4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2.34%(34/47)(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血脂水平變化 治療前,兩組各項血脂指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個月后,兩組TG、TC、LDL-C水平均顯著下降,HDL-C水平顯著升高,且觀察組改變程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
2.3肝生化指標水平變化 治療前,兩組各項肝生化指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個月后,兩組ALT、AST、GGT水平均顯著下降,且觀察組的降低程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肝生化指標水平比較
2.4LP、ADPN水平變化 治療前,兩組LP、ADPN水平(P>0.05);治療3個月后,兩組LP水平均顯著下降,ADPN水平顯著上升,且觀察組改變程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LP、ADPN水平比較
2.5實驗安全性 在為期3個月的治療過程中,兩組均未發現明顯的胸悶、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且血常規、心電圖、腎功能檢查未出現明顯異常,兩種治療方法安全性良好。
NAFLD的病理特征是非酒精和損肝因素所致的肝細胞內脂肪過度沉積,在不合理的飲食、生活習慣下形成的代謝綜合征逐漸惡化為慢性肝病,最后發展為代謝綜合征相關惡性腫瘤、動脈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及肝硬化[8-9]。目前,尚無針對NAFLD的特效藥,而是采用常規調節血脂代謝為主、各項機體代謝功能共同輔助治療的方法。辛伐他汀是一種基礎口服降血脂藥物,用于減肥人群的血脂控制,還具有降低TC、LDL-C作用。但是,辛伐他汀存在多種不良反應,常見的包括便秘、惡心、頭痛,嚴重者甚至出現肌病變、肝臟傷害和血糖升高[10]。因此,為提高NAFLD的臨床療效,需探究更加有效、安全性更高的治療手段。
從中醫臨床角度看,NAFLD主要是由長時間的飲食不當、食肥、少勞、情志失調等因素引起的肝臟“痰濁積聚”和肝內“濕阻郁結”,因而治療上需疏肝消滯、化痰清阻、益脾健氣[11]。降脂利肝顆粒屬復方中藥,包括柴胡、黃芪、大黃、甘草、當歸等成分。藥理學認為,柴胡內含柴胡皂苷、亞油酸等活性成分,具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陽舉陷之功效,可有效清除肝臟內滯瘀熱和炎癥;黃芪內含黃芪皂苷活性因子,具補氣固表、利水消腫、抗菌托毒之功效,對虛胖虛腫的人來說可以有效減少肝糖流失,促進人體血液中白細胞活性,保護肝臟功能;大黃主治胃腸實熱積滯,大便秘結可有效攻積導滯、瀉下通便;甘草主要成分為甘草酸、甘草甙等,可治脾胃氣虛、心悸怔忡、倦怠乏力,具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護肝益氣之功效[12-13]。在本研究中,兩組治療3個月后的臨床癥狀、血脂指標和肝生化指標均有明顯改善,且觀察組的改善效果顯著高于對照組。這說明,與辛伐他汀單獨治療比較,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手段可更加有效提高NAFLD患者的臨床療效,達到攻積滯、清濕熱、祛瘀解毒的目的。本研究還從LP、ADPN方面進行分析。LP作為脂肪組織分泌的蛋白質類激素,進入血液循環后可參與糖、脂肪及能量代謝的調節,促使機體減少攝食,增加能量釋放,抑制脂肪細胞的合成,進而使體重減輕[14]。ADPN是一種胰島素增敏激素,可有效改善胰島素抗性和動脈硬化癥,調節機體脂肪和糖類的代謝,保護肝臟正常功能[15]。本研究結果表明,兩組治療后的LP水平均顯著下降,ADPN水平顯著上升,且觀察組治療后的改變程度顯著高于對照組,表明觀察組體重降低、胰島功能和肝臟功能改善程度更為明顯。此外,本研究最后分析兩組治療方案安全性,發現兩組均未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且血常規、心電圖、腎功能檢查未出現明顯異常,表明中西醫結合手段的安全性與單獨伐他汀治療無明顯差異。
綜上所述,降脂利肝顆粒聯合辛伐他汀可顯著改善 NAFLD患者的血脂代謝和肝功能代謝平衡,且安全性良好。但考慮到NAFLD的發病機制復雜,而降脂利肝顆粒作為復方藥劑成分也較復雜,因而還需做優化組合研究,分析復方藥劑內各成分相互作用關系,進一步提高該藥劑對NAFLD的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