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志榮
(漯河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 漯河 462000)
自2018年非洲豬瘟疫情在我國發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迅速行動,全面部署,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舉措,有效遏制了非洲豬瘟疫情的傳播蔓延。由于缺乏非洲豬瘟疫苗,各地生物安全措施參差不齊,違規調運生豬行為時有發生,對疫情防控帶來挑戰,疫情傳播風險依然較大,形勢依然嚴峻,尤其是部分違法分子違規調運染疫生豬,逃避檢疫等行為,造成了多個省份的輸入性疫情發生。因此,打擊違法違規調運行為已成為當前非洲豬瘟防控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河南省提出了嚴把“五關”的關鍵措施,農業農村部圍繞違法違規調運生豬行為開展了為期60 天的專項整治行動,其中提出的嚴把六關抓整治措施,與河南省提出的嚴把“五關”措施實質內容一致,對于做好當前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遵循和指導。該文認真梳理了防控現狀、當前存在問題以及“五關”具體措施,以期為基層把握“五關”實質含義、精準采取防控措施,切實打好非洲豬瘟防控持久戰提供工作思路。

隨著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持續開展,疫情全面暴發、多點發生的局面得到有效控制,蔓延勢頭得到逐步遏制,疫情進入持久戰和長期戰階段。一是非洲豬瘟病毒將在我國長期存在。經過前期疫情的沖擊,生豬散養戶逐步減少,養殖規模化程度逐步集中,規模場占比持續提升,但不同地區規模場生物安全水平參差不齊,部分企業清洗消毒不到位、無害化處理不嚴格、生物安全措施流于形式,防風險能力差,疫情發生隱患大。同時,非洲豬瘟疫苗近幾年內難以有效上市,非洲豬瘟病毒污染面持續擴大,生豬養殖、運輸、屠宰、生產加工等環節都能檢測到病毒,豬群帶毒不發病現象開始出現,都為非洲豬瘟防控工作帶來了難度和挑戰。二是穩產保供任務重。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規定,到2020 年底,生豬產能要恢復到正常年份水平,對生豬實行目標考核管理,要求河南省今年年底生豬產能恢復到80%,在疫情發生風險大和穩產保供的雙重壓力下,疫情防控工作面臨嚴峻挑戰。
當前非洲豬瘟防控面臨的主要問題如下:一是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部分企業主體責任意識不強,疫病防控意識薄弱,生物安全水平低。二是違法行為時有發生,當前養殖業利潤高,生豬價格在高位運行,部分人員鋌而走險,違法違規從事生豬調運行為,收購販運依法應當檢疫而未經檢疫、染疫、來自疫區的生豬,造成了疫情的發生,近期國內幾起輸入性疫情均是跨省違規調運引起的。三是檢疫監管不到位。部分工作人員責任意識不強、法律意識淡薄,檢疫出證不規范,隔山出證、違規出證、不檢疫就出證、出證不規范等問題屢禁不止,出具人情證、金錢證、有償證等,部分人員甚至與企業沆瀣一氣,充當企業的保護傘,影響了隊伍形象,造成了疫情的發生擴散。
一是實行網格化監管。按照農業農村部、河南省非洲豬瘟防控指揮部要求,對生豬養殖場戶實行鄉鎮劃片包干、到場到戶的網格化監管,切實做到任務到崗、責任到人,加強日常監管、定期或不定期巡查,及時發現苗頭隱患。二是強化監測排查。河南省要求所有縣以及以農業為主的區要加強實驗室建設,具備非洲豬瘟檢測能力。優化調整監測方案,加大監測經費投入,提升監測頻次和范圍,增大對養殖場戶的監測力度,提升主動監測能力,對于監測陽性結果,要嚴格按照《非洲豬瘟應急實施方案(2020年版)》的要求,依法依規進行處置。
生豬出欄前,嚴格實施檢疫,檢疫合格的方準予出欄,染疫或疑似染疫的,依法嚴格處置,能夠將問題生豬控制在源頭,避免進入運輸環節。官方獸醫接到群眾檢疫申報后,要及時到現場實施產地檢疫,要嚴格《生豬產地檢疫規程》及河南省制定印發的《生豬產地檢疫工作規范》要求,嚴格檢疫程序、規范檢疫行為、嚴格結果處置,檢疫合格的方可準予出具檢疫合格證明,不合格的依法依規進行處置。對于跨省調運的還要按照種豬100%、仔豬10%的比例進行非洲豬瘟監測,監測陰性的,方可出具檢疫合格證明。
一是加強啟運前把關。生豬調運前要符合車輛經過清洗消毒、車輛經過備案、檢疫證、耳標齊全等條件,對于跨省調運的種豬和仔豬還應當附有非洲豬瘟檢測報告。二是加強檢查站把關,按照農業農村部要求,河南省在高速出入口、主要國道、省道等位置設置了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檢查站要對過往生豬車輛嚴格查證驗物、清洗消毒,重點查看車輛備案、證標佩戴、清洗消毒等情況。三是加強落地后監管。調運生豬落地后,要及時報告當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接受監督,種用乳用生豬要落實落地報告并隔離觀察,觀察期滿方可混群飼養。
一是依法派駐官方獸醫。要對實際年屠宰量2萬頭、2萬~15萬頭、15萬頭以上的生豬屠宰企業,分別派駐2、5、10 名官方獸醫。官方獸醫嚴格執行《生豬屠宰檢疫規程》以及省指揮部制定印發的《生豬屠宰檢疫監管工作規范》要求,依法實施屠宰檢疫工作,檢疫合格的,方可出具檢疫合格證明,同時要履行檢疫監管職責,督促企業強化生物安全措施、加強動物防疫條件管理、嚴格落實清洗、消毒、無害化處理等各項防控措施,嚴厲打擊屠宰領域各類違法行為。二是落實非洲豬瘟自檢制度。屠宰企業要按照農業農村部第119 公告要求,加強PCR 實驗室建設,配備PCR 檢測儀和專業技術人員,強化技術培訓,嚴格開展非洲豬瘟自檢工作,認真如實采樣、嚴格采樣比例、規范檢測行為,嚴格結果出具,如實填寫記錄,加強檔案管理。對于非洲豬瘟檢測結果不合格的,官方獸醫要堅決不予出證。
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場所是疫病傳播的高風險區,一旦管控不嚴,極易成為疫源地,造成疫病擴散蔓延。要對無害化處理廠派駐官方獸醫,加強無害化處理過程監督,加強對病死動物收集、運輸、接收、處理等環節的監管,嚴厲查處不按要求處置、隨意處置、處理不嚴格等行為,同時要加強痕跡化管理,健全完善無害化處理記錄。重點加強對運輸車輛、場地、生活區、處理區等各場所的清洗消毒工作。
防控非洲豬瘟傳播擴散,關鍵是要不折不扣地落實五關具體措施,嚴格把好養殖監測、產地出欄、流通運輸、屠宰檢疫監管、無害化處理等關口,細化五關各項措施,明確責任分工、嚴格落實網格化監管責任,確保任務到崗、責任到人,織密織牢非洲豬瘟防控網。一旦發現問題隱患,要嚴格按照《非洲豬瘟應急實施方案(2020 年版)》的要求,依法依規進行處置,嚴防疫情擴散蔓延。
當前豬肉價格高位運行,養殖利潤可觀,養殖場戶補欄意愿強,復養積極性高,生豬調運頻繁,多地“炒豬”團頻現,隨之也帶來一系列風險隱患。車輛未經備案、清洗消毒不嚴格、逃避檢疫、無證無標等問題突出,部分違法分子鋌而走險,販運病死、染疫及來自疫區的生豬,造成了疫情擴散蔓延。因此,要重點關注“炒豬”行為,實時掌握生豬市場行情和供需變化,注重信息收集,認真梳理各類舉報線索,及時組織開展暗訪調查、蹲守排查,一旦發現有違法違規行為,要立即立案調查、固定證據、嚴厲查處,對于涉嫌犯罪的,要及時移交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嚴禁依罰代法,以罰代刑。

當前正處于非洲豬瘟防控的關鍵時期,動物檢疫和監督執法體系建設至關重要,一些地方執法體系存在短板,隊伍力量薄弱,工作經費不足、執法裝備欠缺,尤其是交通工具缺口更大,難以滿足執法工作有效開展。因此,要加強執法體系建設,通過通報、調研、督導、約談等方式,督促落實疫情防控政府屬地管理責任,強化執法體系建設,加大對人員、經費、交通工具等的投入,提升執法能力,努力打造一支業務精、素質高、作風硬、能力強的畜牧獸醫執法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