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娟
(北京博亞和訊農牧技術有限公司,北京 100085)
經歷9 月短暫小幅回調后,10 月玉米價格再次起飛,山東企業收購價格突破2 600 元/噸,月度均價創2014 年10 月以來新高。按照慣例,往年10 月華北新糧集中上量玉米價格會有季節性回調。但今年臺風天氣下市場對新季玉米減產預期較強,同時受下游飼料剛性需求提振,市場情緒不斷放大供需缺口,貿易商和加工企業看漲預期增加,東北新糧開秤價較去年上漲300~600 元/噸。價格高開,到貨量仍有限,為刺激到貨量,深加工企業輪番提價,同時中儲糧庫開庫收購新糧,市場各方主體積極“搶糧”疊加新作收割進度推遲,推動玉米價格一漲再漲,截至10 月底東北深加工企業收購價格在2 220~2 360 元/噸,較9 月底上漲100~200 元/噸。華北產區上量推遲疊加東北糧價上漲提振市場挺價情緒,山東深加工企業到貨量一直處于低位,集中上量遲遲未到,截至10 月底深加工收購價格在2 530~2 620 元/噸,較9月底上漲170~200 元/噸。產區玉米價格上漲,北方港口貿易商積極提價收購新糧,月度均價較9 月上漲200 元/噸,南北聯動,受到貨成本支撐,南方港口價格隨之上漲。2020 年10 月玉米均價2 408 元/噸,環比上漲5.38%,同比上漲28.15%(圖1)。

圖1 2016-2020年(10月)全國玉米均價走勢圖
9月玉米進口同比增加6倍,1-9月進口量667.08萬t,同比增加72.48%。據海關數據顯示,2020年9月我國進口玉米108.09 萬t,為近四年來最大單月進口量,環比增加5.63%,同比增加674.42%;1-9月累計進口667.08萬t,同比增加72.48%。9月進口大麥134萬t,環比增加67.16%,同比增長57.1%,1-9月累計進口463.7萬t,同比增長0.85%。9月進口高粱57萬t,環比下降12.28%,同比增長356.1%,1-9月累計進口350.2萬t,同比增長473.91%。2020年9月份我國小麥進口量為107萬t,比上年同期大幅增加483%,1-9月中國累計進口小麥604萬t,同比增加173%。
玉米現貨價格不斷攀升,市場看漲情緒推動期貨價格創歷史新高。10 月,新玉米收購價格大幅高開,且減產預期加重市場惜售情緒支撐玉米現貨價格持續上漲。受現貨價格上漲提振,玉米期貨01 主力合約10 月19 日高價達到2 629 元/噸,創2004 年9 月期貨上市以來新高。截至10 月28 日,主力合約收盤價2 603 元,較9 月底上漲5.47%。考慮到現貨價格高位震蕩,預計短期期貨價格在2 380-2 680元/噸區間運行。
玉米價格上漲帶動深加工產品漲幅明顯,淀粉企業加工利潤明顯好轉,開工率小幅增加。10 月,玉米價格大幅上漲疊加淀粉庫存偏低,下游補庫需求增加,提振淀粉價格大幅上漲,截至10 月28 日,淀粉價格運行區間在2 900~3 150元/噸,較9月底上漲200~300元/噸;酒精價格運行區間在6 400~6 900元/噸,較9月底上漲300~400元/噸。
深加工產品價格上漲,企業盈利明顯好轉,受利潤支撐,企業開工率小幅上漲,截至10 月底,全國玉米淀粉行業開工率68%,較9月底上漲6個百分點,酒精企業開工率51%,較9月底上漲6個百分點。隨著淀粉價格大幅上漲,下游企業接受程度下降,走貨速度偏慢,且開工率增加庫存有所回升,部分企業開始下調淀粉價格,后期關注玉米價格走勢及下游對高價淀粉接受程度(圖2、圖3)。

圖2 2016-2020年(10月)東北深加工盈利走勢圖
10月,能繁母豬存欄連續12個月增長,據博亞和訊數據庫監測,10 月底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加5.11%,同比增加31.71%;全國生豬存欄環比增加4%,同比增加19.25%。由于豬價下跌,生豬盈利下降,截至月底,外購養殖生豬出欄盈利降至200元/頭左右,自繁自養生豬出欄盈利降至1 600元/頭左右。全國生豬存欄加快恢復,支撐玉米飼料消費。

圖3 2016-2020年(10月)深加工企業開工率
10 月,肉雞出欄量保持5 年來高位,毛雞價格下滑破6元/千克,肉雞養殖持續虧損;雛雞產量達到多年最高值,11 月肉雞存欄量依舊維持高位。10 月,中秋后養殖戶老雞淘汰相對增加,開產雞群不多,商品代在產蛋雞存欄高位下降;雞蛋需求減弱,雞蛋價格震蕩偏弱調整,由于飼料成本價格上漲,部分企業轉入虧損。家禽存出欄處于高位,禽料需求仍增加。
國內玉米價格漲幅明顯,但進口谷物價格隨之水漲船高。10月,國內玉米價格高位上漲,隨著中國加快采購,出口銷售超預期及期末庫存下降,提振外盤報價大幅上漲,進而推升進口谷物成本。截至10月28日,美玉米完稅價較9月底上漲260元/噸,若不加征25%關稅,進口玉米完稅價在2 100元/噸,與廣東港國產玉米價格相比,價格優勢仍超過500元/噸。截至10月28日,美高粱完稅價在2 550元/噸,價格優勢在50元/噸左右,隨著美國高粱報價連續上漲,替代優勢不明顯。廣東港進口澳大利亞大麥價格2 260元/噸,進口法國、烏克蘭大麥價格2 140元/噸,大麥仍有進口優勢(圖4)。

圖4 2016-2020年(10月)全國主要谷物原料價格走勢圖
10月份新季玉米價格大幅上漲,支撐小麥上漲情緒,同時經歷前期集中收購期,市場糧源數量進一步減少,而四季度面粉企業開機率較高,需求升溫且市場普遍預計2021 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存在上調可能,部分貿易商惜售情緒較重,提振小麥價格穩中偏強運行(圖5)。另外,隨著玉米價格上漲,飼料企業積極采購小麥,政策性小麥成交量明顯增加,10月21日最低收購價小麥成交292.49萬t,已超去年全年的成交量(266萬t)。2020年1-10月累計成交政策性小麥1 571萬t,同比增加1 362萬t。考慮到目前小麥進廠價格已基本與政策性小麥到廠成本持平,預計后期普麥價格上漲空間有限,但仍需關注小麥價格走勢及2021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格。
小麥替代方面,10 月份玉米價格大幅上漲,截至月底,玉米-小麥比價基本為1,替代優勢明顯,華北地區部分飼料企業收購新小麥的意愿大幅增強。據糧油信息中心數據顯示,預計2020-2021 年度(6 月至明年5 月)小麥飼用量2 000萬t,較上年增加450萬t。

圖5 2016-2020年(10月)全國玉米小麥價格走勢圖
美國農業部(USDA)公布10 月份玉米供需報告,報告繼續下調2020-2021 年度全球玉米產量356 萬t 降至11.59 億t,主要因美國、歐盟、烏克蘭產量下調。美國產量下調452萬t,歐盟、烏克蘭分別下調200 萬t,但巴西產量上調300 萬t。同時,由于美國期末庫存下調,全球期末庫存下調643 萬t 降至3.004 億t,創近年低位,其中美國下調853 萬t,降至5 504 萬t,中國期末庫存也下調14.7 萬t。另外,預計2020-2021 年度全球玉米消費下降211 萬t,飼料消費、工業消費分別下調180 萬t、31 萬t。總消費下降,期末庫存下降,庫存消費持續下降。
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顯示,臺風天氣影響,玉米單產增幅下降,預計2020-2021年度玉米產量為26 100萬t,比上月預測值下降150萬t,同比增加23萬t。飼料消費及損耗為19 200 萬t,工業消費8 100 萬t,較上月持平。2020-2021年度玉米市場產消缺口為2 504萬t,上月預測值擴大150萬t,同比縮小114萬t。
11 月27 日,中國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云介紹,截至目前,主產區入統企業已收購新產玉米438萬t,11月上旬東北玉米大量上市后,收購進度將進一步加快。月底東北收割進度進入尾聲,后期市場售糧節奏為王,若后期上量進度加快,市場迎一小波上量高峰,價格有回調的空間,但若惜售情緒發酵,市場流通糧源有限,價格仍高位運行。
整體來看,目前玉米價格已漲至高位,雖然玉米供應偏緊,但前期拍賣量陸續出庫疊加部分庫存稻谷、小麥,同時進口谷物大幅增加,后期玉米價格再大幅上漲可能性不大,預計維持高位震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