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特特
何莉每年年底都要為新年定一份開年計劃。她將計劃寫在日歷上,一抬眼便能看見,儀式感滿滿。每次看到那些計劃,仿佛1年后她就可以變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3年后,就可以成為眾人眼中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生贏家。
然而,每年年底,何莉都發現她這一年的計劃根本完不成,立下的Flag越“高大全”,越有啪啪“打臉”的可能。尤其是2020年,何莉所在的線下培訓行業維持溫飽已然不易,于是,自己所立的與工作、經濟相關的一切計劃都或泡湯、或打折。“人算不如天算”,何莉看著一年一度的個人總結,忍不住一聲嘆息。
新年計劃還做不做?怎么做?
何莉翻翻前5年的開年計劃和年終總結,閉上眼想一想,過去5年,每一年對自己意味著什么,那些沒有按計劃做成的事兒,都造成了什么樣的后果;那些已做成的事兒,哪一件讓那一年看起來沒白過。
2016年,何莉大學畢業,就業是最迫切的事兒。計劃中,雖然沒完成“養一只貓”和“瘦到兩位數”,但在今天看來,似乎也沒太大影響。
2017年,何莉因工作需要,想要報考心理學方向的在職研究生,整整一年,她都在準備考試?!昂?00個陌生人吃飯”的計劃是何莉在網上看到的年輕人拓展社交圈的一種方式,她照抄下來,列進計劃,但到年底,也只完成了十分之一,可是,這又有什么關系呢?
2018年,何莉生了一場病,做了一個小手術,恢復健康是頭等大事?!笆莸絻晌粩怠背蔀槭中g的贈品,但“養一只貓”還是沒實現,“和100個陌生人吃飯”自然還是空想。在工作、學習、養生之外,何莉立下的“出國旅行”的目標成了開給自己的空頭支票。
2019年,何莉談戀愛、結婚一氣呵成。搞定個人問題,是“功在當年、利在一生”的大事。她在出國旅行時認識了現任丈夫。而身為米其林餐廳廚師的丈夫也讓她“學做30道菜”的想法不了了之。
2020年,何莉所在的線下兒童培訓機構逐漸將主營業務調整為線上培訓。何莉在經歷了上半年減薪賦閑、下半年加班加點的大變動后,度假計劃擱淺,不敢跳槽,也沒機會跳槽。但這一年,她最想感激的,是自己還有份現在看起來還算穩定的工作。
如果時光能倒流,讓她先看完劇本再重新開始,何莉一定會按主題定計劃。
2016年,就業年。
2017年,升學年。
2018年,健康年。
2019年,婚戀年。
2020年,穩定年。
一切行動圍繞主題進行,把最重要的那件事做好,哪怕一年只做這一件事,回頭看看,也很值得。至于其他的計劃,不過是錦上添花,沒完成也別沮喪,以后還有的是時間去完成,或許根本不用完成。
現在,何莉展開紙,擰開筆,將所有能想到的新年愿望全部列在紙上,她要找到那件最重要的事兒。
愿望共計100個:備孕、升職、賺錢、買房、養寵物、孝順父母、讀100本書、一周健身3次、存20萬塊錢……
當所有愿望全部擺在一起放在眼前時,何莉發現,它們之間自有些因果關系。比如,先升職才能賺更多錢,才能存20萬塊錢,3個20萬才能買房,買了大房子才好備孕,才好將父母接過來住,才有地方養寵物……
如果把“買房”定為2021年的主題,借錢、看房、買房就是這一年的行動。那么,幾月看房、看哪里的房、找哪家中介?若要借錢,找誰借、借多少,用多長時間還?
如果把“買房”定為3年后的目標,“儲蓄”就是2021年的主題,“全年存多少”是大目標,“每個月存多少”是階段性目標。為了達到目標,升職、跳槽、找兼職就是為該主題服務的具體行為,如何實現,途徑又是什么?
這些都要考慮周詳。
何莉和她的“天然盟友”—老公商量之后,統一意見:2021年的主題是“儲蓄”,3年后的主題才是“買”。
定完主題,兩人的對話如
下—
“為了下定決心,我干脆破釜沉舟,把現有的存款存為定期?!?/p>
“好,那我把每個月工資的一部分用于定投,一到時間銀行就立馬劃走?!?/p>
“不讓自己有回頭路?!?/p>
當何莉整理完關于儲蓄的年度、月度計劃,列出相關方案,再來看其他板塊。雖然2021年是“儲蓄年”,但生活不止這一件事,本著每個板塊只做最重要的那件事的原則,她在學習板塊的愿望中挑出“讀完100本書”,想一想,打對折,“讀完50本書”;而在社交板塊,何莉把計劃精簡為“春節、端午、國慶分別給10位恩師、前輩送小禮物”……
2021年的開年計劃,比往年都要簡單許多。
但何莉相信,只要按計劃推進,2021年年終,她不會再糾結;許多年后再回首,2021年一定是承上啟下又舒心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