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麗

2015年7月29日,在印度洋西部的留尼汪島上,MH370機翼殘骸被發現
2021年快要落幕,已失聯七年的馬航MH370,又有了新線索。
11月30日,一位名叫理查德·戈弗雷的英國航空航天工程師發表報告,稱失事客機馬航MH370的墜毀位置已被找到。
戈弗雷在報告中提到,通過運用一種可隨時隨地對飛機進行全球檢測和跟蹤的系統GDTAAA,以及一種專為弱信號傳播而設計的數字無線電通信工具WSPRnet,對MH370航跡的調查結果顯示,墜機地點置于南緯33.177度、東經95.300度—這一坐標位于澳大利亞珀斯以西1993公里的印度洋海域內,墜機殘骸很可能沉在海平面4000米以下,置身于溝壑與水下火山之間。
這一次,馬航謎案終于要揭曉了?
時間倒回至2014年3月8日,凌晨0時41分,馬航MH370從吉隆坡國際機場飛往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機上共有227位乘客,其中中國籍乘客154位,另有12名機組成員。除此239人之外,飛機上還裝有31517磅貨物。
機長扎哈里53歲,有著將近2萬小時的豐富飛行經驗。凌晨1時19分30秒,飛機進入越南上空之際,機長扎哈里與吉隆坡空管進行了最后通訊。機長稱:“馬來西亞MH370維持在350高度。”空中管制中心則回復:“MH370聯系胡志明空管120.9,晚安。”機長回了一句:“晚安。馬航MH370。”
然而道完晚安之后,不安降臨。凌晨1時21分,MH370的信號突然從吉隆坡空管和胡志明市空管雷達上同時消失。空管中心立即啟動輔助雷達,通過飛機應答器來捕捉MH370的信號,可應答器并未應答。應答器最后傳給空管中心的數據,停留在1時21分之前,顯示飛機正以指定的飛行高度正常運行,燃油剩余量91500磅,還可飛行6小時左右。
于是,空管中心啟動了軍用雷達來追蹤MH370。軍用雷達顯示,MH370突然300度大轉彎,之后朝西南方向飛行,接著在檳城島右轉后繼續飛行,直到從雷達監測范圍中消失。
雷達數據還顯示,MH370曾迅速升高至5.8萬英尺(飛行高度限制為4.3萬英尺),又迅速降至4800英尺低空飛行,飛躍了馬來半島、霹靂島后消失。而之后馬來西亞哥打峇魯警方也稱,凌晨1時30分左右,確實接到了四起相關報案,有多位目擊者稱看到一架飛機低空飛行。
然而,MH370就這樣離奇消失了。
墜機殘骸很可能沉在海平面4000米以下,置身于溝壑與水下火山之間。

2014年,澳大利亞偵查艦“輝固赤道”號執行對馬航MH370的水下調查工作
飛機失聯之后,吉隆坡航空救援協調中心在泰國灣、南海附近展開了搜救行動,隨后又根據目擊者報告,在馬六甲海峽、安達曼海和孟加拉灣繼續搜索,都沒有發現MH370的蹤跡。
為了獲得更精確的搜索方向,搜救組把希望寄托在了衛星通信系統上。其工作原理是,飛機上的衛星通信系統會發送信號給衛星,然后衛星會把信號反饋給地面國際海事衛星組織。在連接狀態下,每隔1小時,飛機就會跟衛星進行一次“握手通訊”。
搜救部隊發現,MH370失聯前后,有7次握手通訊記錄及兩次呼叫記錄,機組人員并未應答。但根據這些記錄,搜救組計算出飛機應該墜毀于南印度洋的一段弧形區域。當年3月24日,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正式宣布,MH370客機在南印度洋墜毀。
于是,由澳大利亞、馬來西亞、中國等27個國家參與的聯合搜救隊,在南印度洋海域展開了大范圍搜索。然而,超過30架飛機與直升機,以及60艘艦船,都沒有發現與MH370相關的線索或蹤跡。
2014年6月,搜救中心決定轉戰水下搜索。這一搜又是幾年,搜索范圍達到了12萬平方公里,同樣是一無所獲。最后,這場浩浩蕩蕩的搜救行動以失敗告終。
殘骸為美國波音公司777機型的一部分,而波音777機型客機中,唯一失事的就是MH370了。

2016年5月,毛里求斯海警發布馬航MH370客機殘骸的照片
2015年1月29日,即MH370宣布失聯10個月之后,馬來西亞民航局代表馬來西亞政府正式確認了飛機失事,并認定機上239人全數罹難。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結束。6個月之后,一個意外線索出現了:在印度洋西部的留尼汪島上,有人發現了一塊形似飛機機翼的殘骸。經航空專家鑒定,此殘骸為美國波音公司777機型的一部分,而波音777機型客機中,唯一失事的就是MH370了。
隨后,航空技術中心專家對機翼上的序列號和標記進行了仔細核對,最終確定這塊殘骸就是屬于MH370。
線索發現之后,澳大利亞又聯合中、馬兩國開始了水下搜索以及打撈漂流零件的工作,最終找到了32塊飛機殘骸碎片—經過研究和比對分析,只有3塊碎片可以“確定”是來自MH370,剩下的并不能確定。重點是,即使找到了這些碎片,MH370到底在哪,還是無人知曉。
2017年1月17日,馬來西亞、澳大利亞、中國三國交通部長共同發表聲明,宣布搜索行動暫時停止。這場持續多年而無果的搜救工作,已成為航空史上花費最多的一次空難搜救。
2018年1月10日,美國一家名為海洋無限的勘探公司向馬來西亞政府表示,愿意參與MH370搜索工作,“找不到,不收錢”。于是從1月17日起,該公司派出了8臺無人水下航行器同時進行搜索,搜索范圍覆蓋近5萬平方英里。該無人航行器由鈦金屬制成,可通過聲吶傳感器掃描海底,還可下潛到5000米的深度,單次續航時間達到60小時,可以說是非常先進了。然而,數月之后,該公司宣布放棄搜索。
2019年3月,馬來西亞政府表示,如果存在任何可信的線索或者具體的建議,仍會考慮重啟搜索工作。
MH370失聯的七年時間里,每一次相關的消息線索都牽動著無數人的心。直到如今,仍然有一群人從未放棄過尋找它的蹤跡。理查德·戈弗雷正是其中之一。
他在報告中稱,對于MH370的預測定位,與對可能來自失聯飛機的33個碎片的海洋漂移分析相符,如果對其報告所指區域進行徹底搜索,可在2022年下半年發現MH370遺骸。
責任編輯吳陽煜 wyy@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