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我國外商直接投資的變遷與前景展望

2021-01-19 23:26:01桑百川
中國流通經濟 2021年11期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外商直接投資在觀念、政策、制度、環境、條件、優勢、產業、區域等方面都發生著變遷,梳理這些變遷有助于正確認識我國外商直接投資的發展趨勢,并理解外商直接投資在我國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觀念方面,對外商直接投資的認識已經從早期的懷疑和爭論轉變為將其視為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認同其在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具有不可忽視的積極功能;在政策方面,我國對外商直接投資的政策已從以所得稅為核心的優惠政策轉向以法律和制度保障外商直接投資的權益,以產業導向政策引導外商直接投資的流向,推動內外資企業享有同等的國民待遇;在制度方面,外商直接投資的行政審批制度已經廢止,取而代之的是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的市場準入制度,負面清單逐步簡化,外商直接投資準入范圍不斷擴大;在環境方面,相當長的時間內國際環境對我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非常有利,許多國家鼓勵本國資本流向中國,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快速增長,美國及其盟友對華政策發生了明顯改變,貿易投資保護主義加劇,經濟全球化面臨著空前挑戰,我國外商直接投資的國際環境變得愈發復雜;在條件方面,外商直接投資面對著我國國民經濟由高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工業化由加速擴張轉向結構調整,產能過剩取代市場短缺,要素成本優勢弱化、市場優勢加速形成;在優勢方面,效率尋求型外商直接投資的優勢下降,市場尋求型外商直接投資的優勢上升,資源尋求型外商直接投資的優勢發生結構性變化,戰略資產尋求型外商直接投資的優勢逐步提高;在產業方面,制造業外商直接投資的比重下降,服務業外商直接投資的比重超過制造業,高端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的外商直接投資快速增長;在區域方面,在東部地區使用外商直接投資仍占主要地位的同時,中西部地區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規模逐步擴大,各種類型的特殊經濟區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資中發揮排頭兵的作用。外商直接投資作為國內經濟循環和國際經濟循環的重要銜接點,有望在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獲得更多商機,繼續保持穩定增長趨勢,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獨特功能。

關鍵詞:外商直接投資;營商環境;結構變遷;“雙循環”

中圖分類號:F1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8266(2021)11-0112-08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參與多邊貿易體制改革的方案設計與談判策略研究”(19ZDA064)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FDI)從少到多,逐步成長為全球吸收外資大國。2020年,在全球外商直接投資大幅下降35%的情況下,我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逆勢增長4.5%,達到1 443.7億美元[ 1 ],連續四年成為全球第二大引資國。外商直接投資正經歷著全方位的變遷,在未來中國經濟中將扮演新的重要角色。

改革開放前,受國內外環境影響,我國逐步走上了封閉的道路,排斥外商投資,把自力更生與對外開放對立起來,導致國民經濟發展緩慢,與世界的發展差距不僅沒有縮小,而且越拉越大。1952年,中國GDP總量占世界GDP的比例為5.2%,1978年下降為5.0%,人均GDP只有381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僅343元,排名世界后列[ 2 ]。為更快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1978年后我國走上了對外開放之路,開啟了利用外資的大門。

我國對外開放利用外資的過程是不斷突破思想束縛、更新觀念的過程。1978年確立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突破了“兩個凡是”的束縛。在總結我國的歷史經驗教訓和世界各國發展經驗、判斷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基礎上,我國做出了實行對外開放的重大決策。但在利用外資過程中,一度出現兩種不同觀點的激烈交鋒,如利用外資到底是“愛國”還是“賣國”;外資企業“姓資”還是“姓社”,“姓中”還是“姓外”;外商投資沖擊了民族經濟還是有利于民族經濟的發展,推動了技術進步還是瓦解了自主創新體系,增進了國家經濟安全還是誘發經濟安全隱患;儲蓄和外匯“雙缺口”消失后在國內資本過剩情況下是否還要利用外資;等等。正是在不斷突破錯誤思想觀念束縛的過程中,我國始終堅守積極利用外資的理念和政策,努力改善外商投資環境,提升對外商直接投資的吸引力,才使吸收外商直接投資逐步擴大,并成為全球炙手可熱的投資目標地。

近年來,一些國家走向單邊主義和貿易投資保護主義道路,外部環境發展劇變,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提出加快形成國內循環為主、國內與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有些人錯誤地認為對外開放不再重要了,我國對外資的依存度太高了,甚至輕視外商投資。對此,中央反復強調對外開放和利用外資的重要性,構建新發展格局絕不是封閉的國內單循環,而是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并謀求更高水平開放,擴大外商直接投資市場準入范圍,讓外商直接投資分享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商機。

總體看來,如今我國社會對于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已經形成基本共識,認同外資經濟是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外商直接投資在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具有不可忽視的積極功能。努力為外商投資企業創造公平競爭條件和良好營商環境,推動外商直接投資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各級政府的行動。多數外資企業也認同中國積極利用外資的輿論環境和社會氛圍。

我國吸收外商投資的過程也是外資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優化的過程。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資之初,為了彌補經濟體制不健全、法律制度不完善所產生的制度缺陷,增強對外商直接投資的吸引力,設計了以所得稅為核心的外資優惠政策。隨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以及法制體系的健全和完善,以及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外資準入規模不斷擴大,外資的競爭力顯著提升,我國的對外資優惠政策做出重大調整,外資企業的“超國民待遇”被取消,轉向謀求內外資企業享有同等的國民待遇。

如今,我國以優惠政策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已經轉向以法律和制度保障外商直接投資的權益,以行政官員許諾保障外商直接投資項目落地轉向以產業導向政策引導外商直接投資流向。外商直接投資市場準入透明度提高,經營許可、稅收、工商管理、知識產權保護、自主創新、技術研發、標準制定等待遇趨于公平,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正在形成。

在培育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的同時,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全球外商直接投資萎縮以及國內外經濟條件變化,在積極利用外資的理念下,我國把穩定外資與提升外資質量作為工作的重心①,明確外商投資促進、引導、服務、保護與監管相結合的政策措施。全面清理負面清單之外的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把“準入”與“準營”結合起來,落實“非禁即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促進產業鏈招商,引導外資更多投向先進制造業、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提升外商直接投資質量,推動引資與引技引智引才相結合,降低外資研發中心享受政策的門檻,吸引更多優質外部要素資源促進國內循環;發揮特殊經濟區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資中的引領作用,打造提升利用外資新平臺,開展形式多樣的投資促進活動,充分發揮各類展會引資作用;健全外商直接投資服務機制,對重點企業經營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和跟蹤服務,強化重點外資企業聯系服務,推動重點外資項目加快落地和建設;完善外商直接投資服務保障體系,落實外資企業投訴工作機制,持續加大外商直接投資保護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為外資參與構建新發展格局營造良好環境,完善外商直接投資管理制度,加強改進事中事后監管,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升行政許可透明度和效率,持續提升外商直接投資便利度。

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資過程中,我國建立起了一整套行政審批制度和法律規則。在外資準入方面,長期實行行政審批準入制度,除鼓勵類外商直接投資項目外,允許類、限制類外商直接投資只有獲得行政審批許可才能進行投資,禁止類外商直接投資則不能獲得行政審批許可。即便獲得行政審批許可投資,大型投資立項和經營項目也要獲得原國家計委和外貿部批準,中小型項目由原地方計委和外經貿局批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外商直接投資行政審批制改為注冊登記制,但一度出現注冊登記周期長、效率偏低的現象。目前,外商直接投資準入的行政審批制已經廢止,取而代之的是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市場準入制度,負面清單逐步簡化,外商直接投資準入范圍不斷擴大。

我國外商直接投資立法不斷取得進展,先后出臺了鼓勵外商直接投資的政策、條例和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企業經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企業經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簡稱“外資三法”)。進入新時代,我國致力于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推動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積極利用外資,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通過提高外資質量助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早期制定的“外資三法”已難以適應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需要,為了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應制定統一的外資基礎性法律,把外商直接投資促進、外商直接投資合法權益的保護和規范外商直接投資管理結合起來,把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納入法律框架,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2019年“外資三法”合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取代原來的“外資三法”,外商直接投資法律制度趨于完善。外商投資促進、外商直接投資權益保護、外商直接投資監管納入統一的法律體系,外商直接投資獲得了公平競爭的市場條件。為了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應構建與之配套的法律體系,通過“立改廢”全面清理與之不相符、不銜接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中國法制化的外商直接投資制度建設明顯提速。

改革開放后,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一方面看到中國的巨大商機,在經歷了觀望猶疑后,確認了我國歡迎外商直接投資的堅定立場,認識到在經濟體制改革中我國外商直接投資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在華投資能夠獲得豐厚收益,支持本國企業擴大在華投資;另一方面,認為通過加強與中國的經濟合作倒逼中國改革,中國的社會經濟制度會發生根本性變化,最終融入到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社會經濟制度體系。因此,各國對我國的對外開放和吸收外資政策普遍持歡迎態度。我國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承接全球產業轉移中也有效推動了工業化進程,實現了中外互利共贏。

但是,由于我國的快速發展,近些年來美國感受到來自中國的競爭。在諸多細分的行業領域,我國企業都表現出越來越強大的競爭力,美國企業的競爭優勢逐步削弱。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后,美中兩國此消彼長的經濟發展態勢令美國政界、商界都感到惶恐不安,在現有國際經貿規則下,美國公司在市場競爭中幾無勝算,美國政府為了幫助本國企業提升競爭力,不僅謀求改變國際經貿規則,而且把中國作為戰略競爭對手,走上遏制中國經濟發展的道路,我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國際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

特朗普政府發動對華貿易戰,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征關稅,把更多中國高科技企業納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限制對華科技、技術合作和人員交流,導致中美兩國兩敗俱傷。在美中貿易摩擦中,外商直接投資企業利益受到不同程度影響,部分出口導向型外商直接投資企業輸美產品關稅稅率提高,雖然增加的關稅一般由出口企業和美國進口商分擔,但也增加了這些外商直接投資企業和消費者的負擔;許多美國企業錯失拓展中國大市場的商機,高通、英特爾、德州儀器、安森美、谷歌、博通、美光、偉創力等大批高科技企業對華業務收入下滑。

新冠肺炎疫情使制度競爭加劇。新冠肺炎疫情作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具有負的外部性,疫情擴散威脅社會公眾生命安全,而防疫類似提供公共產品,具有正的外部性,防疫屬于市場失靈的領域,靠市場機制無法解決防疫問題,不能控制疫情蔓延。為了彌補市場失靈,政府干預并主導防疫不可或缺。那些崇尚自由市場、動員和調動社會資源能力弱的國家,防疫行動緩慢,疫情快速蔓延,嚴重威脅公眾生命安全。相反,崇尚以人為本、政府調動資源、組織協調社會行動能力強的國家,能夠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協同社會行動,更快建立起政府主導的防疫體系,保護公眾生命安全。在應對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以人為本的防疫安排顯然優于市場為本的制度體系。當然,以行政強制手段推動防疫抗疫,彌補市場失靈,也會沖擊市場機制的運行,帶來次生經濟危害。這激發人們思考到底該建立以人為本的制度,還是尊崇自由市場的理念和價值觀,未來的制度競爭將更加激烈。在中國強調以人為本的舉國體制的優越性時,拜登政府則把貿易戰引向制度戰,加緊構筑遏制中國發展的西方國家同盟,對其盟友施壓要求其斷絕與我國經濟交往,擾動一些國家與我國的經濟合作關系。2021年5月,歐洲議會通過凍結《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的決議;2021年6月,G7峰會公報和北約公報對我國橫加指責,惡意渲染中國威脅世界安全,惡化我國外部經濟環境,構成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重要約束條件。

改革開放后,我國面對的是經濟全球化總體上快速發展的時期,尤其是自20世紀90年代后,隨著東西德統一、蘇東劇變、歐盟東擴、社會主義國家紛紛走上改革開放道路,全球市場真正形成,商品、服務、資本、技術、信息等全球流動規模以驚人的速度擴大,國際貿易、投資、生產自由化程度迅速提高。如今,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加劇了經濟失衡,不僅各國的貿易、投資、經濟增長不平衡,各國在全球化中的利益不平衡,而且國家內部不同階層參與經濟全球化的能力不平衡,加劇了國內利益分配不均衡,導致改變全球化格局的傾向上升,貿易投資保護主義加劇,經濟全球化正面臨空前的挑戰。疊加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供應鏈,一些國家限制醫療衛生用品和生活必需品出口,以保障國內需求,向本國企業施壓,要求把制藥、防疫用品生產企業遷回國內,甚至以國家利益和公共安全為名調整供應鏈,建立本土供應鏈體系,進一步推動制造業回流,把供應鏈轉移到本土,減少對外部的依賴,加速全球供應鏈收縮,打擊生產全球化、投資全球化。我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經濟穩定并率先復蘇,對外商直接投資產生巨大吸引力,但在全球供應鏈重構中吸收外資和穩定外資的壓力加大。

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高速增長,工業化加速擴張,短缺的市場結構面臨巨大商機,低廉而豐裕的勞動力帶來明顯的成本優勢,漸進式改革持續推進帶來顯著的制度變遷效應,對外商直接投資產生了極大吸引力,外商直接投資經歷了起步階段(1979—1986年)、緩慢發展階段(1987—1991年)、高速增長階段(1992—1995年)、調整提高階段(1996—2001年)、穩定發展階段(2001—2017年),如今,正從數量擴張轉向謀求高質量發展,這與我國國內利用外資的條件發生重大變化高度相關。

第一,國民經濟由高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要求外商直接投資高質量發展。2015年中國經濟經歷了長期高速增長后,服務業占比超過了GDP總量的50%[ 3 ],服務業的增速超過制造業增速,工業化加速擴張時期結束,國民經濟正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成為主要特征,對外商直接投資提出了新的要求,外商直接投資要從數量擴張轉向數量與質量并重,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

第二,工業化加速擴張轉向結構調整,要求外商直接投資為推動經濟結構升級服務。對外開放初期,我國面臨工業化發展的艱巨任務。在改革開放中,我國逐步成長為工業化大國,第三產業占GDP比重超過50%,正從工業化加速發展階段轉向后工業化階段。外商直接投資也必須適應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要求,為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服務,而不是在工業領域簡單的數量擴張。

第三,產能過剩取代市場短缺,外商直接投資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對外開放初期,我國面對著計劃經濟遺留下的短缺經濟結構。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我國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絕大多數行業出現了供過于求的局面,短缺經濟徹底結束。此后,隨著我國在開放中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和工業化加速發展,產能規模迅速膨脹,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外需下滑,出口增長放緩,國內消費結構升級,暴露出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外商直接投資企業面臨著競爭力不斷提高的內資企業的挑戰。

第四,要素成本優勢弱化,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市場優勢加速形成。對外開放以來,我國充分發揮勞動力無限供給條件下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優勢,利用土地等資源充裕廉價優勢,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如今,中國勞動力紅利日益衰減,勞動力成本上升,房地產價格大幅度上漲,能源、資源類產品成本攀升,環境成本增加,融資成本居高不下,過去要素成本低廉的比較優勢逐步消失。同時,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費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消費結構升級趨勢明顯,高端、優質、時尚、環保、健康的消費品成為人們追逐的對象,旅游、休閑、保健、養老、娛樂、文化、體育、金融等服務需求快速增長,以往龐大人口規模下的潛在市場正轉換為獨具吸引力的龐大消費市場,我國的要素成本優勢弱化的同時,龐大市場的優勢正加速形成。外商直接投資只有根據中國消費需求的變化,適應消費規模擴大和消費結構升級的要求,才能獲得更好發展。

進入我國的外商直接投資可分為效率尋求型、市場尋求型、資源尋求型和戰略資產尋求型,隨著國內經濟條件和國際環境的變化,我國吸收不同類型外商直接投資的優勢也在變化[ 4 ]。

第一,效率尋求型外商直接投資的優勢下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要素成本優勢明顯,對效率尋求型外商直接投資產生巨大吸引力。2008年以來,隨著人口紅利日益衰減,勞動力成本上升,房地產價格以及能源、資源類產品價格攀升,環境成本、物流成本增加,資金成本居高不下,綜合要素成本優勢快速削弱,導致對效率尋求型外商直接投資吸引力下降。

第二,市場尋求型外商直接投資的優勢上升。由于我國經濟總量擴大,人均收入水平持續提高,加上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消費需求規模巨大,社會零售商品總額“坐二望一”,且消費結構升級態勢明顯,消費潛力不斷釋放;在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中,投資增速雖然放緩,但投資規模不斷擴大,投資品需求旺盛;在謀求更高水平開放中,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程度逐步提高,市場開放度上升,外商直接投資市場準入限制放寬,對于外資企業而言,我國超大市場的商機具有巨大誘惑力。這決定了吸收市場尋求型外商直接投資的優勢明顯。

第三,資源尋求型外商直接投資的優勢發生結構性變遷。我國作為世界制造業大國,對礦產資源、原材料和能源需求量龐大,對資源開發領域外商直接投資的限制放寬,資源尋求型外商直接投資流入機會較多。但是,由于國內可開發礦產、能源等資源數量減少,環境保護標準提高,資源開發成本大幅上升,資源尋求型外商直接投資面臨結構性調整。技術條件要求低的資本密集型外商直接投資面臨國內投資者的激烈競爭,投資吸引力下降,而技術條件要求較高的資源勘探、開發和加工領域仍具有吸引力。

第四,戰略資產尋求型外商直接投資的優勢逐步提高。近年來,我國致力于建立創新型國家,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逐步上升,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增強,科技創新日益活躍;教育投入占財政支出比重已經超過4%②,高等教育規模名列世界前茅,每年超過800萬的大學畢業生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供給,我國正從人口和勞動力資源大國轉向人力資源大國,內生性的創新能力在快速積累,為國際經濟技術交流提供了廣闊空間。這些因素決定了對戰略資產尋求型外商直接投資的吸引力日益提高。

2010年以前,制造業外商直接投資一直是我國吸收外資的主體,這與漸進式產業開放的秩序一致。我國根據產業競爭力的狀況和自身需求,在推進工業化過程中,優先鼓勵制造業利用外資,并不斷擴大制造業外商直接投資準入范圍,制造業外商直接投資長期占據絕對主體地位。隨著我國服務業的發展和開放度上升,服務業吸收外商直接投資不斷增多,外商直接投資呈現制造業和服務業雙輪驅動格局,制造業外商直接投資比重下降。2010年以后,服務業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比重超過制造業,制造業吸收外資比重持續下降,已經由2009年的51.95%降至2020年的不足22%,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占比達到77.7%[ 5 ]。制造業外商直接投資比重下降不僅與服務業外商直接投資較快增長相關,也與我國制造業內外部的發展環境相關。從內部環境看,要素價格升高,制造業產能過剩,市場競爭加劇,工業化擴張速度放慢,投資增速放緩,傳統制造業外商直接投資必然放慢。從外部因素看,東亞、北美、歐洲三大制造業生產網絡體系形成后,制造業全球轉移呈現新的特點,以產業間分工為主轉變發展為產品內分工為主,以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的整體轉移為主逐漸演變為以某些生產環節和生產工序的轉移為主,我國承接跨國公司生產環節、生產工序的優勢正面臨著眾多新興市場國家的挑戰,承接制造業全球轉移的速度放緩;全球金融危機后,多國跨國公司轉變對外投資策略,收縮投資布局和產業鏈條,制造業對外直接投資能力萎縮,我國制造業吸收外商投資增速降低;歐美提出“再工業化”戰略,推動制造業回歸和更新升級,促使工業投資在國內集中,我國制造業領域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受制造業部分外資回流影響。

外商直接投資結構升級態勢明顯。在制造業外商直接投資比重下降的同時,高端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等高技術產業外商直接投資較快增長。2015—2020年,我國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從165.8億美元增長到427.6億美元,年均增速達到23.2%,與同期中國實際利用外資增速1.9%相比快了21.3個百分點,占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的比重也從12.2%增長到29.6%,超過1/3的制造業外商直接投資投向高技術制造業③,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醫療儀器和儀器儀表制造業、醫藥制造業等行業位居高技術制造業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前列。高技術服務業外商直接投資成為增長最快的領域,2020年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占服務業外商直接投資的比重已經超過1/4,信息服務、科技成果轉化、研發與設計服務三大高技術服務行業居于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前列[ 5 ]。

長期以來,我國東部沿海地區走在全國對外開放的前列,東部地區吸收外商直接投資一直占據主體地位,至今這一格局并沒有發生根本改變,2020年東部地區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仍高達88.4%[ 5 ]。近些年來,我國中西部地區外商直接投資機遇凸顯,吸收外商直接投資規模逐步擴大。

在要素成本攀升、制造業轉型升級等因素影響下,東部沿海地區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外商直接投資企業謀求區位轉移,中西部地區在承接外資轉移中,成都、重慶、西安、鄭州等一批中西部區域經濟中心成為外商直接投資流入的重點區域。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一帶一路”建設使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對外商直接投資產生更大吸引力。中西部對外開放提速,在區域經濟布局中,國家在中西部設立的廣西北部灣、成渝經濟區、關中—天水經濟區、中原經濟區以及皖江城市帶、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等地區發展提速,外商投資增長較快。新一輪沿邊開放啟動,強化重點口岸、邊境城市、邊境(跨境)經濟合作區和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加強基礎設施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發展面向周邊的特色外向型產業群和產業基地,沿邊地區正從開放的末梢轉變為開放的前沿,沿邊地區外商直接投資快速增長。

特殊經濟區作為外商直接投資的聚集區功能進一步釋放。6個經濟特區、16個沿海開放城市、浦東新區等7個國家級新區、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以及眾多的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保稅區、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保稅港區、出口加工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綜合改革區、邊境經濟合作區、臺商投資區等名目繁多的特殊經濟區,在打造更好營商環境中大膽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法制環境,提高行政效率,對標先進國際經貿規則,構建更高水平制度型對外開放新體系,繼續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資中發揮排頭兵的作用。

國家重大區域戰略引領外商直接投資區域布局。加快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積極穩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水平、扎實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區域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重大區域戰略對外資企業更好地利用當地要素資源優勢、融入區域經濟建設、優化投資布局發揮著引領作用。

我國已經形成積極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社會共識,自上而下努力優化外資營商環境,致力于打造法制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為外資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制度條件,在全球經濟變局中堅定支持經濟全球化,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規則改革,跟蹤高標準經貿規則變遷的趨勢,在透明度、數字貿易、競爭中立、國有企業、產業政策、政府采購、知識產權保護、環境和勞工標準、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等新興領域和邊境后規則方面大膽探索創新,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推動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面對外商直接投資營商環境的持續改善,大批外商直接投資企業把我國視為投資熱土,盡管國際投資大幅波動,我國的外商直接投資有望繼續保持穩定增長趨勢。

外資經濟在拉動中國經濟增長、推動工業化進程、增加就業、貢獻稅收、擴大進出口貿易、改善國際收支、滿足市場需求、提升企業治理水平、促進技術進步和經濟結構升級,以及推動我國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等方面功不可沒。2020年,外資企業以不足全國各類企業總量3%的數量,貢獻了約全國1/10的城鎮就業、1/6的稅收、2/5的進出口[ 6 ],大批產品品質優良、技術創新能力強、占據價值鏈高端的外商直接投資企業產生了明顯的技術、管理、知識、信息和營銷理念等的外溢效應,促進著創新發展和經濟結構升級,有效提升了我國國際經濟競爭力。外商直接投資成為推動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推動著行政審批制度、工商注冊制度、稅務登記制度、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政府采購制度、市場競爭規則等的全方位改革。未來在我國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中,外商直接投資將繼續扮演改革開放與發展重要推動者的角色。

在我國謀求經濟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外商直接投資也在加快結構調整,處于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低端的外商直接投資,以及受要素成本提高擠壓收益率偏低的外商直接投資難免出現撤離,而適應產業結構轉型、消費結構升級的高質量外商直接投資將持續增長勢頭,高技術制造業、高技術服務業外商直接投資增長仍將快于其他領域的投資。與新發展格局相契合,增加研發投入,注重創新發展,擴大中西部地區投資,助力平衡發展,重視環境保護,推動綠色發展,完善社會責任體系,尊重勞動者權益,注重員工職業培訓,實現共享發展,將成為外商投資企業的行為軌跡。

面對國內外經濟環境變化,我國致力于加快構建以國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穩健開放的國內大市場將為外商直接投資提供更多商機。外商直接投資作為國內經濟循環和國際經濟循環的重要銜接點,在推動打通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各生產環節堵點,提供高端要素資源,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建立富有較強動態國際競爭力的核心技術和產業體系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將進一步凸顯。

注釋:

①2021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印發《關于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做好穩外資工作的通知》。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統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發布的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顯示,自2012年以來,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占GDP比例連續 8年保持在4%以上。

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國家統計局數據計算。

參考文獻:

[1]聯合國貿易與發展組織.2021年世界投資報告[R].2021.

[2]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00年)[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1:44.

[3]國家統計局.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R].2021.

[4]桑百川.外商直接投資動機與中國營商環境變遷[J].國際經濟評論,2019(5):35-39.

[5]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中國外資統計(2021)[R].2021.

[6]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十四五”利用外資發展規劃[R].2021.

責任編輯:方程

Changes and Prospect of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SANG Bai-chu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Since reform an opening up,there has been great cha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in the aspects of concept,policy,institution,environment,terms of trade,advantage,industry and region. Reviewing these changes will be helpful for us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FDI,and its position and function in China’s economy. In terms of concept,our understanding of FID has changed from suspicion and debate to seeing it a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China’s economy;and its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s identified,In terms of policy,China’s FDI related polices has changed from taking income tax as the core to guaranteeing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FDI with the help of law and regulation,guiding the flow of FDI with the help of industryoriented policy,and promoting the equal national treatment for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enterprises. In terms of institution,the administrative approval system of FDI has been abolished;the market access system,which is the integration of preestablishment national treatment and negative list,has been adopted;the negative list has been gradually simplified;and the access scope of FDI has been continuously expanded. In terms of environment,in a comparatively long period of time,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is beneficial to China to absorb FDI;many countries encourage the capital to flow to China;but,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China’s economic strength,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allies significantly changed their China policy;trade protectionism has been strengthened;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faced with great challenges;and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of China’s FDI has changed to be more complicated. In terms of terms of trade,China’s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has changed from rapid development to high-quality development;the industrialization has changed from accelerated expansion to structural adjustment;market shortage has be supplanted by over-capacity;and the advantage of factor cost has been weakened,and market advantage has been formed. In terms of advantage,the advantage of efficiency-seeking FDI has been decreased;the advantage of market-seeking FDI has been increased;the advantage of resource-seeking FDI has been changed from the aspect of structure;and the advantage of strategic-asset-seeking FDI has been gradually improved. In terms of industry,the proportion of FDI in manufacturing has been decreased;the proportion of FDI in service has exceeded that of FDI in manufacturing;and FDI in higher-end manufacturing and higher-end service is increasing rapidly. In terms of region,FDI used in the easter region is still the primary part;the scale of FDI used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 has been gradually expanded;and in absorbing FDI,different kinds of special economic zones are playing more important roles. As the important connection betwee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irculation,FDI is expected to gain mor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in China’s economic high-quality development,maintain its steady trend of growth,and play the unique role in establishing the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Key words: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business environment;structural change;dual circulation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极品嫩模在线观看91| 色婷婷啪啪|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色网站在线视频| jizz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 国产精品太粉嫩高中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狠狠干| 高清久久精品亚洲日韩Av|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最新加勒比隔壁人妻|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本不卡网|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www.亚洲色图.com| 五月天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久久永久视频|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拍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久久9966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69囗曝护士吞精在线视频| 国产91导航| 成人夜夜嗨| 亚洲一级毛片| 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视老湿机| 91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九九热这里只有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男人天堂2018|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 99热免费在线| 人妖无码第一页|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第一区| 中文字幕无码av专区久久| 欧美成人亚洲综合精品欧美激情|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1024 | 婷婷成人综合| 成人午夜亚洲影视在线观看| 99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国产欧美另类| 国产91九色在线播放| 91精品小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a毛片在线| 国产三级毛片| 尤物午夜福利视频|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 一区二区自拍|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在线观看| 激情综合激情| 尤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22sihu国产精品视频影视资讯| 怡红院美国分院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无码制服中字|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国产| 欧美国产菊爆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网站|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国产一区自拍视频| 欧美亚洲第一页| 999精品色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Av电影无码久久久| 国产精品观看视频免费完整版|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人妻21p大胆| 成人第一页|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无码国产伊人|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