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新 黃真真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陽光暖漾,天安門上,毛主席正裝佇立,只短短一句,道出了滄海翻騰的如虹氣勢;天安門下,萬千群眾騰龍舞鳳,激起一片秧歌大鼓的金色海浪。
追憶往昔,十四年的沖鋒吶喊、十四年的生死別離、十四年的人心動蕩......在那一天,在那句話之后,終于結束。
十四年抗戰,有多少革命志士在面對敵人帶來的巨大壓力下,仍舊堅持拿起筆桿子、槍桿子來與他們斗爭?千千萬萬!文人是文人,武者是武者。前者用一張張寫滿呼告的文章,持起中國人民精神的大旗。后者則以一發發承載憤懣的子彈,力擋妄想踐踏土地的鐵騎。革命的分工不同,但是每個人都有一念之同——救國!御敵!
是什么讓救國者能夠前赴后繼地去奮戰?是堅韌頑強、無堅不摧的偉大民族精神,是源自民族靈魂深處強大的凝聚力。
一
1939年,楊靖宇組織東南滿反日偽軍“討伐”作戰,指揮軍隊化整為零、分散游擊。
1940年,楊靖宇率領的警衛旅被日軍圍剿,多次突圍未果后,楊靖宇果斷將警衛旅分散開,安頓好各個部分后,將所有的危險留給了自己。
1940年2月23日凌晨,楊靖宇不幸被日軍的坐探發現,只身一人與日軍周旋五個晝夜,幾盡打光子彈最終寡不敵眾,壯烈犧牲。日軍殘忍剖開楊靖宇的肚子,發現他的胃里只有樹皮、枯草和殘雪,大受震駭。
楊靖宇的一生都獻給了祖國。他在極其惡劣的自然條件下與日寇殊死斗爭:沃血千里,林海無邊,食不果腹,衣不避寒。如此艱苦的環境下,究竟是什么支撐著他?是中國魂!像如注的熱血一般充斥著楊將軍的報國之心。如此大義,僅此而已。
中國魂發源在抗日時期嗎?更早......
二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當時胡人騎乘南下,欲侵犯大宋江山,岳飛一手建立“岳家軍”與胡人戰斗,在無數次浴血奮戰中畢露鋒芒。
可是胡人惡戰未休,金人又乘機踏入。岳家軍在!“一點寒芒先到,隨后槍出如龍!”岳家軍在戰爭中磨礪,又何將金人這支侵略者放在眼里?不過區區小賊、手下敗將!金人被驍勇善戰的岳家軍擊潰。
岳飛秉持“精忠報國”的決心,置個人安危于腦后,不屈不撓,救國家百姓于危亡。可惜,一代忠臣、威武之師,并不是敗在敵人槍下,而是倒在了奸佞小人秦檜一伙的陰謀之中。一代將星隕落,隨之墜落的,還有宋朝人民的兩行眼淚。
岳飛身先死,當朝皇帝卻偏安江南一隅,而民族魂從未泯滅。岳飛之后,有“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辛棄疾,有“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陸游,有“英雄蓋世上將軍,洞寇聞風喪膽魂”的孟珙……歷史被無聲地掩埋,但不屈的民族魂穿越滄桑歲月,始終常駐人心。
再次撥動時間軸,時光回溯。
三
仲夏端午,屈原懷石立于汨羅江邊,任如血的殘陽拉長身影,任怒吼的波濤打濕衣衫,仰天長嘯:“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楚家人自作聰明,親小人而遠賢臣,楚國的大廈轟然倒塌,秦軍攻破楚國大都。“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他有一腔愛國衷腸,然,國已亡,路,又在何方?難道要與世而濁,隨眾而醉?也罷也罷,縱身一躍!隨同愛的國一同葬了,葬在汨羅江底,葬在每個中國人的心里。
憶往昔,屈原躊躇滿志建立楚國盛世,一腔熱血只為繁華大都,赤城丹心日月可鑒!藏在孑然傲骨中的愛國魂,經過滄浪之水的洗濯,越發清可鑒人。
四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漬了千多年,直到你的出現。”她的名字叫屠呦呦。1972年,屠呦呦團隊歷盡艱辛,提取出了“青蒿素”,創造性地研制出抗瘧新藥,為中醫藥走向世界指明了方向。在此之前,人們談“瘧”色變,瘧疾在世界各地肆虐、流行,人們一旦感染上此類疾病,死亡率極高。屠呦呦翻遍名藉古典,甚至以身試藥,冒著生命危險,去直面不可知的危險,僅僅因為治愈別人的一絲希望。截止目前,青蒿素累計治愈瘧疾病患數十億。
“為了一個使命,執著于千百次實驗。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華,深深植入當代世界,幫人類渡過一劫。呦呦鹿鳴,食野之蒿。今有嘉賓,德音孔昭。”置身藥學研究60余載,攻堅克難,守正創新,為中醫藥創新和人類健康作出重要貢獻,彰顯的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魄。
這種中國魂只會從名人們身上油然嗎?答案是否定的。
在洪災之地河南,中國力量彰顯大國風采。普通人加入救援,陌生人伸出援手。積水路段前,少年冒雨警示過往車輛;鄭州科技館徹夜開放,提供緊急避難;街頭眾人抱團,喊號子穿過馬路;市民自發組人鏈,協力拉出地下被困者;有人雨中遇險,施救者從四面八方挺身而出……他們素未謀面,卻好比親人;他們憑一己血肉之軀,與洪水抗爭到底。
1988年的特大洪災,2008年的汶川地震,2020年的新冠病毒,2021年的河南洪災,我們的國家,多災多難。但是,災難阻擋不了中國人民奮勇前進的步伐,澆滅不了中國人民熊熊燃燒的熱情,凝聚起的團結之火點亮神州大地。剝去外殼上的種種標簽,每個中國人的血脈中都流淌著閃閃發光的大愛大義和守望相助——是我們這個年代的英雄主義,鑄就新時代的中國魂!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人民群眾的一舉一動,一思一念,都自內而外的發散出愛國的情!中國上下五千年所傳承下來的中國魂、民族魂,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蒙塵,而是不斷在每個人的骨子里暗暗蔓延,根植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