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青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的閱讀要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體會其表達效果。”《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明了在語文教學中,抓好詞語和句子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是引導學生熱愛語文,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保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抓好詞句教學,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成效,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現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抓好詞句教學談自己的做法和體會。
一、抓好詞語教學,培養閱讀能力。
詞語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這對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語言有著重要的意義。在語文教學中,如果照搬詞語手冊或詞典的解釋,只要求能把詞語讀出來和寫出來及照搬解釋,這是無助于發展思維和語言的。只有真正理解詞語的意思,才能讀懂句子、成段的話和整篇的文章。
在語文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積極地思維,對于含義比較深刻的詞語,要引導學生尋求詞語與句、段、篇的關系,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理解它們在文中表達思想感情的作用,達到真正地理解和掌握詞語。如教學《別餓壞了那匹馬》這課中的“以后,馬草就賣給我。別餓壞了那匹馬,行嗎?”這句話中的“餓壞”一詞時,如果離開所在的句子,脫離上下文去理解。只能把“餓壞”解釋為“肚子空空的,想吃東西。”顯然這與課文所要表達的意思相脫節。因而,我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合作討論、探究,聯系上下文理解“餓壞”在文中所要表達的真正意思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作用。有的學生的說:這家書攤的殘疾青年,他家里并沒有養馬,他買下馬草,是為了幫助作者讀書。有的學生說:這家書攤的殘疾青年,他表面上是對自己家的那匹馬的關心,不讓馬餓壞,實際是不忍心讓作者在讀書求知上餓壞了。有的學生說:這家書攤的殘疾青年,不讓作者因沒有錢,而不能在他書攤讀書,這是他對作者的關心啊!有的學生說:這家書攤的殘疾青年,他樂于助人的精神多么令人敬佩……通過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學生如識其人,通其心,感其情,明其理,深刻理解了“別餓壞了那匹馬”的真正含義,既寫出了這家書攤的殘疾青年關心作者讀書學習,又贊揚了他不計一己得失,想方設法讓作者讀書的良苦用心。這樣學生不僅理解了詞語的意思,發展了思維和語言,培養了閱讀能力,而且從中受到熏陶感染,一股樂于助人的良好風尚在學生的心靈中油然而生。
二、抓好句子教學,提高閱讀能力。
理解句子是理解課文的基礎。讀文章總要先把一句話讀懂,才能讀懂一段話,進而讀懂整篇文章。在語文教學中,如果忽視讓學生確切地理解句子,就達不到讀懂課文的目的。一個句子離開它所在的段落,離開整篇文章,就句論句,那是不能理解它的真正意思。重視引導學生把句子和上下文聯系起來理解,方可準確地理解句子。課文中有的句子所表達的內容和思想,雖然距學生有時間上、空間上和情感上的距離,但事物之間、人們的思想感情之間總有一定聯系,有相通之處。教師的主導作用就在于找到這個相通之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的知識積累、情感體驗,使其跟課文中的句子內容聯系起來,達到對句子的真正理解,才有助于讀懂課文,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如教學《草原》一文中的重點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如果離開所在的段落,把這句話孤立地理解,學生只能答道:在天底下,碧綠的草原一望無際,遠處還是可以看得清楚。如果只滿足這一理解,顯然是很不夠的。因而,我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合作討論、探究,聯系上下文理解這句話。上文寫:草原的天空比別處的天更可愛,空氣新鮮,天空明朗。下文寫:草原像無邊的綠毯,羊群像白色的大花。小丘的線條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上下文描繪了一碧千里的草原綠得可愛,景色多么迷人啊!此時,學生如見其景,如臨其境,激發了求知欲望,并通過自己的合理想象,把自己置身于大草原之中,使自己眼前浮現出一幅美麗草原的圖景。深情地體會到這一重點句的意思:青綠色的草原一望無際,綠的可愛,景色多么美麗!同時體味出這重點句表達了作者熱愛和贊美草原的思想感情。這樣,學生不僅確切地理解了句子,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深刻體會了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提高了閱讀能力,而且從中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麗可愛,增強了熱愛祖國的情感。
三、抓好中心句教學,提高閱讀效果。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要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學生的生活豐富多彩,他們的語言和表達來自生活。在教學含義深刻的句子,教師不僅要注意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還要注意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來理解句子的意思。
如教學《和時間賽跑》這一課中的中心句:“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我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合作討論、探究,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學生興趣高昂暢所欲言,不僅能聯系上下文把文中列舉的有關和時間賽跑,取得成功的事例說出來,而且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踴躍暢談自己和時間賽跑的事例。有的學生說:在去年暑假里,我就預習完了下學期的功課,使我在新學期里取得了好成績。有的學生說:在平時里,我能認真觀察周圍的人和事,并用日記的形式把它記下來;當要習作時,我便能從平時里積累的材料拿出來寫,從中享受到平時積累習作材料的快樂。有的學生說:在星期日,我抓緊時間做完作業,就下地幫助爸爸、媽媽干活,減輕他們的辛勞,為此我感到欣慰。有的學生說……從而,學生深入理解這一中心句的真正含義,也理解了課文內容,分享到和時間賽跑取得成功的快樂。并從中受到了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的教育。由此可見,注意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句子的意思,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知識積累和情感體驗,讓學生樂于學習,主動學習,提高閱讀效果。
總之,抓好詞句教學,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教師要緊緊依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教材和學生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深刻理解其含義,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成效,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