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艷妮 郭華 郭曉蓓
摘要:倫理指導著人際關系的價值信念和行為原則,既有對自我的認識,也有對他人的認識。當一個青少年發生行為偏差時,人們往往會忽視他內心真實的想法,甚至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青少年,對他們的行為進行控制。這就需要青少年社會工作者采取倫理道德約束,運用人道主義,幫助青少年實現“案主自決”。
關鍵詞:人道主義;?青少年案主自決;?倫理困境
青少年的“案主自決”常被社會工作忽略,這往往是由于青少年處于未成年的時期,自身的一些決策缺乏理性。面對“案主自決”在青少年社會工作中的適用問題,社工如何將案主利益擺在首位?而當青少年社會工作遇到倫理困境,社會工作者又該如何抉擇?對于這些問題,可以從人道主義思想中尋求一些指導和啟發。
一、人道主義思想的起源與發展
“人道主義”起初是古代羅馬思想家西塞羅提出的。人道主義起源于文藝復興時期,但早在古希臘羅馬,西方價值觀便以“以人為本”為基礎。在當時,已經有人認識到人的主觀能動性,把人看作萬物的核心。到了文藝復興時期,西方文藝復興提倡人道主義,是指文藝復興的精神,即要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發展,須通過學習和發揚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在近現代法國大革命時期,人道主義反對封建教會專制,要求對人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起著反對不平等制度的積極作用。直到19世紀,蘇聯和東歐國家的哲學家們提出馬克思主義觀,人道主義是其中一個重要部分,他們將兩種觀點相互融合,形成馬克思主義人道主義觀。
在西方有些國家提倡個人主義,它是一種強調個人自由和自我支配的學說。在我國,更多強調的是集體的利益,個人用道德約束自己的行為。社會工作雖然要將案主的利益放在首位,可當案主的利益威脅到集體利益時,還是需要用道德來管控。社會工作者應該正確認識道德和利益的關系,解決青少年社會工作“案主自決”遇到的倫理困境。
二、青少年社會工作運用“案主自決”原則常見的倫理困境
青少年時期是人一生中一個最重要的轉折時期,是一個人從依賴變得獨立的時期。青少年案主由于生理、心理的不成熟往往會作出不利于自身發展的決定,因此,青少年社會工作是運用各種專業知識,解決青少年在成長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幫助青少年激發潛能,更好地適應社會。
青少年“案主自決”是青少年社會工作者為了實現案主的尊重和自我決定權,是對案主進行的一種保護?!鞍钢髯詻Q”在特定服務群體的運用中,社會工作者要考慮倫理的正當性,承擔程度不同的倫理責任。通過分析青少年自決權利實踐的困境,引導案主正確抉擇,為案主做出最佳選擇。在“案主自決”原則中,面對道德與利益的沖突,可能會造成的倫理困境的表現有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青少年“案主自決”與父母的利益需求認知角度不同的矛盾沖突。青少年時期是父母們最關注的時期,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按照他們的價值觀和站在他們的利益上去行動。但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和道德觀。社會工作者應該保護青少年的自決權力,鼓勵青少年發掘自己的潛能。但在青少年社會工作實踐中,可以肯定的是家長的一些建議也會對社會工作產生幫助。這時,社會工作者究竟是采納家長的意見來進行社工輔導還是堅持“案主自決”原則,這就會形成倫理困境。
其二,青少年“案主自決”與社會工作者價值觀之間的矛盾沖突。社會工作專業與價值觀密切相關,社會工作在本質上或多或少具有某種程度的控制力,即所謂的“專業父權主義”。社會工作者在做專業決定時,即使知道工作人員本身或社會的價值判斷更為恰當,但是否可以以此為由剝奪或剝削案主自我選擇的權力?社會工作者常常將自己的價值觀運用到幫助青少年解決問題,或者沒有遵循職業道德,只是為了更快的完成任務,滿足自己的利益,不能達到真正的幫助案主,他們之間便會發生沖突。
三、用人道主義解決青少年社會工作“案主自決”原則的倫理困境
人道主義對社會工作者的指導體現為:每個人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尊嚴和價值,都有發揮自己能力的自由。在青少年社會工作中,社工應尊重案主自己的決定,幫助他們與社會達成一種良好的適應狀態。
在解決青少年“案主自決”與父母的利益需求認知角度不同的沖突問題上,人道主義指導我們尊重人的獨立性發展。在青少年時期,是非常希望能夠得到他人的認可和尊重的。社會工作者應尊重青少年,肯定青少年的價值,尊重青少年“案主自決”能力。社會工作者在幫助青少年實現“案主自決”時,可以與案主父母進行溝通,告訴他們應該尊重孩子的想法,適度的讓孩子自由地成長。
在解決青少年“案主自決”和社會工作者價值觀之間的沖突上,人道主義指導我們尊重人的平等和自由權利。在“案主自決”原則中,人道主義要求社會工作者正確處理道德與利益的關系。社會工作者不能因為自己具備專業的知識,就以此為由剝奪和削弱案主自我選擇權利。社會工作者要讓案主表達真實的想法,幫助案主將選擇變成實踐,做到讓案主自己決定。不能以自己的利益而違背案主的意愿進行強制性的干涉,保持專業關系和私人關系的界限。人道主義的道德觀要求青少年負有責任,社工運用人道主義,鼓勵青少年自己決定自己的行為,并且這些行為必須與社會道德平衡協調。
小結:
人道主義強調自我的發展,主張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據此,社會工作者應該只提供經驗和意見,指導案主做出決定。而對于青少年社會工作者來說,就是要按照“案主自決”原則,尋找各種可能性來協助青少年案主做出正確的倫理決策,鼓勵案主在處理問題時進行自我決定,以發揮案主的潛能使其真正達到自助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許圣敏.青少年社會工作中國化[D].山東理工大學,2013.
[2]李靜,杜杰.論社會工作實務中的案主自決原則[J].勞動保障世界,2017(11):74-75.
[3]唐玉霞.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社會責任感培養的作用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5.
作者簡介:
1.麻艷妮(2000.05-),女,漢族,陜西省渭南市人,安康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社會工作系2019級本科生,研究方向:社會工作。
2.郭華(2001.04-),女,漢族,陜西省商洛市人,安康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社會工作系2019級本科生,研究方向:社會工作。
3.郭曉蓓(1984.01-),女,漢族,陜西省西安市人,碩士研究生學歷,安康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