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桂英
摘要:寫作一般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應用文寫作,另一類是文學寫作。應用文寫作與文學寫作這兩種寫作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本文擬通過應用文寫作與文學寫作的含義、作用、特點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使我們了解二者的不同之處,從而幫助我們提高應用文寫作的能力,提高我們對文學作品的欣賞水平。
關鍵詞:應用文寫作;文學寫作;比較分析
寫作是以書面語言為工具,將思維和語言文字聯結在一起的精神勞動,是在交流溝通的目的下認識和表達互相結合的過程。寫作的成果就是文章,寫作是人們創建文明、文化、科學的一種不可缺少的活動。寫作一般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應用文寫作,另一類是文學寫作。
應用文寫作與文學寫作這兩種寫作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我們通過對應用文寫作與文學寫作的比較,了解它們的不同之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對應用文寫作與文學寫作這兩種寫作的總體把握,對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會產生很重要的意義。
一、應用文寫作與文學寫作的內涵不同
應用文寫作與文學寫作,這兩種寫作都屬于寫作的范疇,但它們的內涵卻不完全相同。
1.應用文寫作的內涵
應用文是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處理公私事務、交流傳遞信息、解決實際問題時所使用的具有直接實用價值和慣用格式的文書。應用文寫作是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應用于日常工作和生活需要的一種寫作活動,應用文是應用寫作的成果。
2.文學寫作的內涵
文學是指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的藝術,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內心情感和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文學寫作,又稱文學創作,是指語言藝術中的詩歌、散文、小說和劇本等文學作品的創作。
二、應用文寫作與文學寫作的作用不同
應用文寫作與文學寫作,這兩種寫作不僅內涵不完全相同,它們的作用也不盡不同。
1.應用文寫作的作用
應用文的使用非常廣泛,可以說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應用文寫作有指揮管理作用。曹丕在《典論·論文》說:“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說的就是文章是治理國家的工具。可以說,應用文寫作自產生之時,就具有管理指揮的作用。社會進入21世紀,各方面發展的速度都很快,如果離開應用文寫作,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就很難進行。比如在公務活動中,上級機關發布的諸如命令、決定、批復等公文,都起著指揮作用,下級機關必須遵照執行;同時,下級機關向上級機關提交的諸如請示、報告等公文,無不反映下級機關的情況和呼聲,為上級機關的決策和指導工作提供依據;這些都體現了應用文的管理指揮作用。
第二,應用文寫作有宣傳教育作用。上級機關通過諸如命令、公告、通告和通知等應用文下達各種文件、法規和制度,向全國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各地區、各部門、各企業也通過諸如通報、決定等應用文推廣先進經驗,表揚先進人物,批評揭露不良現象,丑陋行為,制裁不法分子,以此來提高人們的思想政治覺悟,規范人們的行為,保障社會的安定,推動各項事業的順利進行。
第三,應用文寫作有溝通聯系作用。如今,社會各方面發展的速度越快,各種信息量就越大,應用文自然就成了聯系和溝通的紐帶。比如上下級之間的上情下達,下情上報;各單位之間的信息交流、經驗交流,以此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互相促進,共同提高,推動社會的不斷發展。
第四,應用文寫作有憑證依據作用。應用文在社會生活和工作中,也起著憑證和依據的作用。比如上級機關下達的文件,黨和國家頒布的法規、有關方面的規章制度,都可以作為下級機關開展工作的依據;還有一些條據、合同等應用文,也可作為業務活動的憑證,一旦出現問題和糾紛,就可以依據這些憑證,通過法律追究對方的責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另外,一些諸如會議記錄、介紹信、證明信等應用文,也可作為憑證依據立卷歸檔,作為文獻資料供后人查考,起著長遠的憑證作用。
2.文學寫作的作用
應用文寫作有以上四個方面的作用,同樣,文學寫作也有三大基本社會作用,簡述如下。
第一,文學寫作有認識作用。由于每個人認識世界都是不一樣的。通過文學寫作,我們可以理解到古人是怎樣認識世界的,以及今天的世界又是怎樣被我們認知的。這樣,我們可以以更理性的思維來去辯證地認識世界,從而不受他人的影響。我們還可以以更理智的方法去分析問題,使我們擁有自己個人的見解和主張。
第二,文學寫作有教育作用。我們還可以通過文學作品,去認識各個不同時代和社會的情況,去認識各種真善美的東西。
第三,文學寫作有審美作用。文學的作用還表現在審美的活動上。很多文學寫作讓人們感受到另一個與我們所生活不一樣的理想世界,從而滿足人們心中的審美以及獲得心靈上的滿足。
三、應用文寫作與文學寫作的特點不同
1.應用文寫作具有實用性,而文學寫作表達的是人們的喜怒哀樂,抒發理想,反映現實。
應用文最大的特點在于“實用”。應用文寫作主要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是“有事而發”,無事不發。應用文寫作的目的是根據實際工作需要,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它的作用是直接的,效力是實際的。比如寫一則新聞,就能達到傳遞消息的目的;寫一份公文就能發揮其管理職能;又如在購銷活動中,人們可以使用合同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一般文學寫作是“有感而發”,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主要是表達人們的喜怒哀樂,抒發理想,反映現實。比如唐代詩人孟郊寫的《登科后》“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首詩寫的是詩人看到自己高中進士,又看到春暖花開,萬物復蘇的激動萬狀、溢于言表的心情。可以說孟郊的這首寫高興心情的詩作,堪稱經典。尤其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兩句詩更是洋溢出那種肆意、高興的心情。
2.應用文寫作具有針對性,而文學寫作的閱讀對象往往不明確,沒有嚴格的針對性。
應用文的寫作都有明確、直接的對象,甚至文種的選擇,格式的安排,詞語的運用都取決于寫作目的與讀者對象,具有極強的現實針對性。比如某個下級機關為解決某一具體問題,請求上級機關指示或批準,就要向上級機關寫請示;而上級機關接到下級機關的請示后,必須及時批復,就要給下級機關批復。
而文學作品的閱讀對象往往不明確,沒有嚴格的針對性,像一首詩、一篇小說、一部電影劇本,誰都可以看,誰都可以不看,老少不分,雅俗共賞。
3.應用文寫作具有很強的時效性,而文學寫作時間性不強。
應用文是針對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事務而寫的,這就要求我們在規定的時間內寫成和運轉,因此它有很強的時效性。缺乏責任心或缺乏經驗,拖拖拉拉不及時準確地行文,或時過境遷再去寫,都會失去它的實用價值及意義,于事無補。
相對而言,文學作品的寫作時間性就不強。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曹雪芹就寫了十年之久。又如《醉翁亭記》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歐陽修作于宋仁宗慶歷五年(公元1045年),當時歐陽修正任滁州太守。《醉翁亭記》這篇優美的散文,歐陽修寫好后又擱置了很長時間,才把它公開在世人面前。
4.應用文寫作具有真實性,而文學寫作卻可以虛構,進行藝術再加工。
“真實”是應用文寫作的生命。應用文寫作必須講究真實、客觀,實事求是地反映問題,反映情況;敘述的事實是客觀存在的,發布、傳達上級指示精神是確有的,不能經過任何藝術加工。
因為真實是應用文寫作的生命,因此,應用文寫作必須選擇那些真實的,足以令人信服的材料,才能得出正確可靠的結論,才具有指導意義。真實不僅要求達到整體真實,還要求達到細節的真實。真實的材料合情合理合乎邏輯,文章使用這樣的材料才會有力量。
而文學寫作卻可以虛構,進行藝術再加工,“雜取種種、合成一個”,追求藝術。魯迅先生說過,他在塑造人物中采取“雜取種種,合為一個”的方法,“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個拼湊起來的角色”。但這不意味著胡亂雜取;相反,所取的必是確有價值與有特色的東西。而且這里所說的拼湊,也絕不等于毫無序列的堆積,而是要構成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構成一個血肉豐滿,富有獨特個性的活生生的人。魯迅寫的《阿Q正傳》中阿Q形象就用了“雜取種種、合成一個”的典型化塑造方法。阿Q是中國現代文學中最著名的、藝術成就最高的一個藝術典型。魯迅就是通過塑造阿Q這個形象喚醒當時落后、麻木的國民要起來革命。
5.應用文寫作具有程式性,而文學寫作可以隨意編排,自由聯想,打破時空觀,講究情節的曲折變化。
應用文寫作的程式性是指應用文的寫作有其特定、慣用的格式,這些格式,有的是長期以來約定俗成、相沿成習的,有的是由國家、有關部門統一制定的。
例如,為提高黨政機關公文的規范化、標準化水平,2012年6月29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黨政機關公文格式》國家標準。該標準于2012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標準的實施,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各級黨政機關公文制作水平和質量,有力推動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實現科學化、規范化。
而文學寫作可以隨意編排,自由聯想,打破時空觀,講究情節的曲折變化等。比如張愛玲創作的小說《金鎖記》開篇即“三十年前的上海,一個有月亮的晚上……然而隔著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亮也不免帶點凄涼”,將凄涼的故事安置在時隔三十年之久的過去,故事在月光的籠罩和時間的沉淀與回想中更加凄涼動人。
6.應用文寫作具有平實性,而文學寫作可以講究生動、形象、含蓄和朦朧,以打動讀者。
由于應用文寫作注重實用,所以它的語言也講究務實,就是語言要準確、簡潔、樸實、明白和規范,便于理解執行。平實是應用文寫作的基本風格。
應用文寫作的語言準確,就是要準確地記載與傳遞信息,這是撰寫應用文的基本要求。遵循這一要求,應用文寫作的語言表述必須符合客觀實際,符合邏輯,即概念準確而恰當,還要符合語法修辭的規范。應用文寫作的語言簡潔,就是指應用文在寫作中,既要言之有物,又要簡明扼要,做到有話則長,無話則短,盡量做到句內無余字,篇內無剩語,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行文效率,處理更多的信息。應用文寫作的語言樸實,是因為應用文是處理辦理事務的工具,又是溝通信息的基本方式,因此,強調用語樸實。樸實,即文風要樸實無華,語言實在,強調直接敘述。不追求華麗辭藻,也不搞形象描寫,更不用含蓄、虛構的寫作技巧,若故作艱深,就會令人望而卻步,影響行文的效果。應用文寫作的語言規范,是指行文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例如,標點符號的用法,運用名稱應注意的事項,運用時間和數字時應注意的事項,簡化字的使用,縮寫詞語和簡稱的注意事項等,以及有些專業文書寫作的規定用語,都必須統一按規定使用,照章辦事,不得各行其是,以免造成混亂,影響辦事效率。
而文學寫作就可以講究生動、形象、含蓄和朦朧,以打動讀者。文學作品是語言的藝術,多描寫抒情,鋪排夸張,情景交融,形象生動。文學語言豐富多采,給人以美感,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
張愛玲在中篇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里她曾寫到“薇龍那天穿著一件磁青薄綢旗袍,給他那雙綠眼睛一看,她覺得她的手臂像熱騰騰的牛奶似的,從青色的壺里倒了出來,管也管不住,整個的自己全潑出來了。”這是一段以熱牛奶比喻女人臂膊之潔白美麗的絕妙描寫。寫女人肌膚嫩白的比喻又何止千種萬種,卻從來沒有人把這樣的肌膚之白比作往外潑的牛奶。這樣的描寫既通過讀者的視覺來讓人感受到喬琪的色迷心竅、蠢蠢欲動的形象,又表現了薇龍的竭力自持卻又虛榮不能自拔的心態。
綜上所述,通過以上應用文寫作與文學寫作的比較分析,我們認識到同是寫作,同是一種實踐活動。應用文寫作與文學寫作的含義、作用、特點等方面各有不同之處,了解二者的不同,對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會有很大的幫助,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應用文寫作的能力,提高我們對文學作品的欣賞水平。
參考文獻:
[1] 黃若茜.透視應用文寫作的真善美[J]. 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2)
[2] 鄭立新.試論應用語境下的應用文寫作原則[J].淮海工學院學報,2011(24)
[3] 王慧開.張愛玲創作的時空觀與女性精神[J].名作欣賞,2012(8)
[4] 張少靖.淺談應用文寫作與文學寫作的比較[J].漢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8(17)
[5] 劉冰.應用文寫作與文學寫作思維方式的比較研究 [J].劍南文學,2013(10)
[6] 張蕾,侯雨.淺談應用文寫作與文學寫作的比較研究 [J].青年文學家,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