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朵
[ 摘要 ] 微信是信息化產業中一種通訊工具,在各行各業中被普遍應用。 本文總結了其在我國護理學領域中的研究數量、應用范圍和不足,并提出對未來研究的展望,其中應用范圍包括護理教育、臨床護理工作和護理管理三個方面,且在各方面的應用中均進行了詳細介紹,以期為今后的研究提供參考依據。
[ 關鍵詞 ] 微信;護理學;延續性護理;綜述
1 微信在護理學領域中的研究數量
隨著當今信息化建設的發展,微信已經逐漸普及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且在護理學領域中的應用也越數據庫來越多。目前我國眾多學者已經將其引入護理學領域,通過以“微信”和“護理學”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數據庫中檢索可以發現, 2011 年以來,相關文獻共有 389 篇,其中 2013 年 6 篇, 2014 年 63 篇, 2015 年158 篇, 2016 年 162 篇, 在這些文獻中, 中華類共10 篇。 在萬方數據庫中檢索發現,相關文獻共 227 篇,其中 2014 年 19 篇, 2015 年 89 篇, 2016 年 119 篇,在這些文獻中,中華類共 8 篇。 雖然不同數據庫檢索的結果不同,但總體上可以發現,近年來,微信這一軟件在護理學領域中的研究不斷增多,呈遞增趨勢,但高水平文獻相對較少[1]。
2 微信在我國護理學領域實踐中的應用
2.1 微信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
本科護理學專業有很多基礎課程,大學授課主要以課堂講授方式進行,課后溝通較少,且學生在課堂中由于內容枯燥或復雜常常會失去聽課的興趣。為方便講解物質代謝等知識,彌補傳統教學模式內容抽象的不足,段正秀?將微信公眾平臺作為一種輔助教學工具,應用到本科護理學的生物化學課堂中, 主要進行三方面的改變:在課前群發資料,并收集反饋的預習信息;課堂上對知識進行針對性講解,提高效率;課后通過投票對課上知識點進行檢查,并總結改善。 在最終的期末考試成績比較中發現,與對照組(常規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實驗組學生的理論總成績和部分章節成績均顯著提高,且學生對教學效果的滿意度也較高。 該初步探索為傳統教學模式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與方法,也證實了微信用于教學操作的多元性、高效性和可行性。為探索網絡教育對護理學專業人文素質的影響,徐娜等 在基本人文課程講座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個微信群,實驗組學生進行實名制加入。通過微信平臺,營造讀書氛圍,師生可在群中互相推薦好書,從而加強師生間的聯系,拉近師生感情。 該研究采用護生人文素質測評量表進行評定,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量表各維度得分和總分均較對照組顯著提高( P<0.01 )。 基于微信的網絡課程提高了護生的人文素質,發揮了學生的潛能,強化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彭文亮等將微信應用到高職高專護理院校禮儀課的輔助教學中,通過音頻與視頻等手段, 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幫助學生了解護理禮儀的實質和內容,提高了課上學習效率,彌補了傳統教學中學生盲目、被動學習的不足。
2.2 微信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
2.2.1 微信在術前訪視中的應用
術前訪視是手術室護士對手術的提前準備階段,良好的術前訪視可提升患者迎接手術時的積極心態。 廖敏等將微信平臺服
務于術前訪視中, 在微信公眾賬號中建立不同模塊,介紹手術相關知識,包括環境、流程、疾病宣教、家屬須知等,發現患者對訪視內容的知曉度、術前準備質量和手術的配合度顯著提高,且對訪視的滿意度也明顯上升,提高了術前訪視效率。
2.2.2 微信在康復護理中的應用
李強等回顧性分析了 40 例股骨干骨折的患者, 將微信軟件管理應用到患者的康復中, 并設立不應用軟件的對照管理組,實驗組患者通過微信接收各種系統知識(健康指導、功能鍛煉、復查提醒等)的同時,出院后可將患肢的具體情況通過圖片、視頻的形式告知主管醫生,醫生再給予合適的處理意見。對照組僅通過常規護理和院外電話隨訪。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就醫成本降低,增加了醫患之間的溝通,提高了患者滿意度和醫療的及時性。 豆勇剛等將微信平臺應用到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患者的家庭康復中發現,術后實驗組患者的主動屈曲 ROM 有顯著改善, 術后 6 個月兩組患者的大腿周徑差值有顯著差異,微信平臺的康復指導加快了患者功能恢復的進程,提高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2.2.3 微信在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健康教育是指一種幫助患者預防疾病和恢復健康的方式,傳統的健康教育受時間、地點和患者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患者對知識的知曉率和滿意度不盡人意。 沈玫玉等在對婦產科良性疾病手術患者健康教育時加入了微信公眾平臺教育,通過這一“護患橋”定期推送疾病相關知識,專科疾病指導,患者通過輸入關鍵詞還可以查詢自動
回復的內容。 使出院患者滿意度顯著提高,健康知識知曉度達標率也明顯上升。 微信教育時間自由、形式多樣,更受患者青睞,與尹麗萍將微信平臺用在骨科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得出的結論一致。 黃小英等在對妊娠期糖尿病高齡孕婦營養食譜指導時以微信的
方式進行,發現此方式有利于孕婦的血糖控制,且產婦的剖宮產率和陰道助產率顯著降低。 王偉的研究發現, 基于微信的健康教育在提高 PICC 置管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對護理質量滿意度上有顯著效果,微信發送信息除了流量以外是不收取任何費用的,減少了擔心費用的問題后,患者更愿意與護理人員之間進行溝通,潛移默化地提高了患者對導管的自我管理能力,充分調動了患者的積極性。 唐莉的研究發現,微信教育能明顯提高造口術后患者對知識的掌握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中的自信心和自理能力。
3 微信用于護理學領域的不足及展望
微信作為一種新時代的通訊工具,雖然在護理學領域的眾多研究中均顯示出其便捷、低廉和性價比高的優勢,但仍有其局限性與不足。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 微信作為一種公開化的軟件,在使用的過程中,若微信群中涉及患者隱私的信息泄露就可能會威脅到患者的疾病隱私等問題 [2] ,若健康教育的信息在轉載和再編寫的過程中未經原作者同意或未表明其出處,就涉及到著作人的著作權。早前,尚有媒體報道丁香園因在再編纂信息知識的過程中未標明出處而被著作人控訴的信息。 ② 微信作為一種新技術,需要有智能手機的支持才能發揮其效益,而老年人由于年齡和文化的限制, 在使用這些新工具時具有一定的難度 。 ③ 雖然微信平臺消息發送快速,但仍受眾多客觀因素的影響, 如網絡信號不好或未及時看到信息等,導致其實效性延遲。 ④ 護士在微信中進行延續性護理或病例討論中,基本屬于非工作時間段,無形中延長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時間,加重了工作負擔。 ⑤ 部分護士的自律性較差,會在上班時間用手機微信查看與工作無關的信息,違反了科室規章制度,需要健全微信管理制度,保證信息及時性的同時提高護理人員的自覺性。
參考文獻
[1]林芳,郭杰敏,楊璐,陳倩,魏秀紅.護理學專業課程混合式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護理學報,2019,26(23):11-15.
[2]孫麗紅. 護理本科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D].山東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