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苗 顧鑫波
南通市崇川區深入實施社會組織黨建工程,通過加強組織引領,把牢社會組織政治方向,通過對社會組織嚴慈并濟,激發干事創業熱情。如今,社會組織已成為政府推進基層治理的重要幫手,為民服務實效得到了最大彰顯。

社會組織黨建是基層黨建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南通市崇川區立足主城區功能定位,緊扣服務引領型黨組織建設,深入推進“紅色五強”組織力提升工程,抓實抓細行業黨建,通過政治上注重方向引導、業務上注重能力提升、服務上注重資源協調,把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有機結合,推動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如今,社會組織已成為推動崇川區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引擎”。
“有了黨建引領,我們社會組織目標更明確、服務更規范,越來越有活力。”“熊貓俠”志愿服務聯盟負責人馬鋒說。這是一家今年6月25日剛剛成立的社會組織,不久前,在崇川區委組織部的指導下成立了黨支部。“對符合建支條件的社會組織做好宣傳引導工作,實現黨組織應建盡建,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過去三年,我們大力開展‘紅色組建月’‘雙覆蓋百日攻堅’‘紅色100%’等集中組建行動,如今,‘應建盡建’這一目標已基本實現。”崇川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奚榮華介紹說。
2006年,崇川區第一家社區社會組織——和平橋街道百花社區合唱團在區民政局登記,社會組織從此進入“春天”。尤其是自2009年以來,全區連續三年開展“社區社團千團大建”活動,社會組織迎來了“井噴式”增長。截至目前,崇川區共有社會組織2000余家,包含社區服務類、教育培訓類、醫療衛生類、社會公益類、文化事業類等多種類型。如何管理好這些數量龐大、特點迥異的社會組織,確保發展方向不偏?“組織引領很重要!”奚榮華一語中的。
“區級層面,我們充分發揮民政、教體、衛健等部門行業主管優勢,建立區社會組織綜合黨委、區民辦教育行業黨委、區衛生健康行業黨委,按照‘形成一個黨建方案、培育一支黨務隊伍、組建一套組織體系、打造一批標準化陣地、探索一批黨建品牌、完善一批黨建制度’的要求推進社會組織黨建,全面履行領導和指導社會組織黨建職能。”今年,崇川區還結合“兩新”黨組織擴量提質工程,按照“屬地為主、行業為輔”原則,深化社會組織黨建“登記申報、年檢年報”制度,要求將黨的建設寫入社會團體及民辦非企業章程,確保黨的工作全覆蓋。
在唐閘鎮街道尖溝頭社區惠民街區二樓,南通市硬筆書法家協會黨建活動室被布置得井井有條。“協會成立后一直沒有固定活動場所,多虧了崇川區委組織部幫我們找到了‘家’。”協會黨支部書記陸涌建感激地說。
這是崇川區積極扶持社會組織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崇川區對社會組織始終“高看一眼、厚愛三分”,推出系列培育社會組織和引導社會組織規范發展的創新舉措。除了為有需要的社會組織提供活動陣地、常態化開展社會組織從業者培訓之外,還推行“登記備案雙軌制”,對尚未達到登記條件、但社會又迫切需要的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實行放寬準入、降低門檻的備案制度。實施“社區公益助力計劃”,在南通市率先探索公益創投機制,通過購買服務、項目競標等方式,擇優支持300余個重點項目和優秀團隊2000余萬元。開展“百萬基金助力公益行動”,解決法律援助直通車、安全協理先鋒隊等44個志愿項目資金不足的問題。落實黨費返還、民營企業“333”黨建經費,近三年共返還社會組織黨費32萬元、財政傾斜黨建經費155萬元,惠及社區社團等社會組織108個、民辦非企業36家。
同時,對于組織不固定、活動不規范、作用不明顯的社會組織,崇川區也毫不“手軟”。自2018年起,崇川區借助“兩新”黨建大排查契機,深化社會組織評價評估機制,注重運用行業監管、第三方評估等辦法,重點考量組織建設規范度、作用發揮明顯度、服務社會誠信度等方面,打通“僵尸社會組織”出口。三年來,已通過撤銷組織松散、名存實亡的“兩新”黨組織的方式,輻射性清理諸如文體娛樂類等未登記僅備案、骨干成員回歸社區鄰里的社會組織近300家,形成優勝劣汰的鮮明導向。
“樓道里亮堂多了。”幾個月前,天生港鎮街道通燧社區住宅樓樓道里的公共照明設施全部被更換,燈管亮度增加雙倍,還節能70%。這個“亮心工程”的實施單位是南通市飛牛小匠志愿服務社。該服務社由南通上水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0月,旨在利用技術特長為優秀黨員、優秀軍人、困難家庭等提供家電清洗、安裝、維修等公益服務。
“通過黨建引領,社會組織已成為崇川基層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社會組織的身影。”崇川區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建國介紹,在崇川看病難、養老難問題突出時,衛生醫療類社會組織主動嵌入,仁愛社會工作發展中心等社會組織協同社區衛生服務站、家庭醫生工作站、居家養老服務站,設立居家養老、困境老人照護等醫療、助餐項目42個,構建15分鐘健康養老服務圈。擇校難訴求強烈時,教育培訓類社會組織主動承接小學集團化辦學改革,積極配合學前教育改革,理順“市—區—街”幼兒園管理關系,探索“公立社辦”模式開辦品牌幼兒園分園。
疫情防控期間,社會組織更是響應政府號召,積極開展了各類援助活動。其中,社會組織綠舟應急救援隊在隊內黨員帶領下,第一時間自籌經費5萬余元購買了彌霧機、超低容量噴霧器、次氯酸水消毒劑等消殺裝備和物資,連續為147家單位和場所進行消殺工作,志愿服務時長477小時,消殺面積近10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