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青 吳曉青 周曉燕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淮安第一醫院產科,江蘇淮安 223300
分娩是妊娠最后一個階段,產婦多伴有強烈的心理應激反應,分娩自我效能感低下,初產婦心理應激反應更為強烈[1-2]。導樂陪伴分娩是指在分娩過程給予產婦人性化的服務,以保證分娩順利進行[3]。心理暗示源自“條件反射理論”,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正性誘導,促進個體積極、健康生活行為方式的養成[4-5]。本研究旨在探討積極心理暗示聯合導樂陪伴分娩在初產婦分娩過程中的應用效果。
選擇2018 年7 月—2019 年9 月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淮安第一醫院收治的初產婦168 例。納入標準:①初產婦;②單胎頭位;③溝通能力正常;④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產婦及家屬均對研究內容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嚴重心理障礙者;②妊娠合并癥及其他嚴重并發癥者。本研究為前瞻性研究。根據住院分娩時間分為實驗組(2019 年1 月—6 月)86 例、對照組(2018 年7 月—12 月)82 例。兩組初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兩組均給予初產婦常規產科護理干預。對照組同時給予導樂陪伴分娩。陪伴護士與丈夫全程陪伴分娩。第一產程適時與產婦溝通,消除產婦陌生感與不安感,鼓勵產婦進食、進水,注意休息,以補充和節省體力。第二產程采用播放舒緩音樂、肢體接觸等方式,引導產婦放松心情,同時指導產婦有效呼吸,協助按摩腹部,減少體力消耗。第三產程胎兒娩出后,第一時間祝賀產婦,增強產婦愉悅感,按摩子宮以減少產后出血,告知嬰幼兒護理知識、產褥期保健事項。實驗組聯合心理暗示與導樂陪伴分娩。積極心理暗示:①環境暗示:根據產婦需要調節室內溫度、濕度、光線,增強產婦舒適度;合理擺放物品位置,保證操作便利;在產房張貼風景畫、兒童畫,以舒緩產婦心情,激發憧憬與希望。②語言暗示:采用權威性語言,消除產婦分娩顧慮,增強自然分娩信心;采用假慰療法(肛查序數、胎頭下降值、胎兒娩出時間等具體量化),增強產婦分娩自我效能;告知產婦自然分娩盡管難以避免疼痛,但節律性疼痛可降低新生兒吸入性肺炎發生率,也能避免剖宮產術后瘢痕。③行為暗示:采用表情交流、眼神鼓勵與產婦共情,轉移其注意力;采用肢體接觸,給予產婦正性力量,增強分娩過程中舒適體驗。④共情體驗:采用換位思考,體驗產婦分娩痛苦,利用自身經歷,給予產婦體位干預、分娩能量儲備、體力分配等指導支持。

表1 兩組初產婦一般資料比較
①心理應激: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6]測評,兩個量表均由20 條目組成,每個條目評分為1~4 分。分值越高焦慮、抑郁越嚴重。量表經檢驗:Cronbach’s α=0.865。②分娩自我效能:采用Wan-Yim 教授等[7]中國分娩自我效能簡易問卷(short form chinese childbirth self-efficacy inventory,CBSEIC32)測評,包括結果效能(16 條目)、期望效能(16條目)2 個維度,每條目評分1~10 分。分值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好。量表經檢驗:Cronbach’s α=0.913。③產程與產后2 h 出血量:產程包括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④分娩方式與妊娠結局:分娩方式包括自然分娩、陰道助產、剖宮產;妊娠結局包括新生兒Appar 評分、產婦產后出血、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等。
采用SPSS 21.0 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SAS、SD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干預后兩組SAS、SDS 評分低于同組干預前(P <0.01),實驗組SAS、SDS 評分低于對照組(P <0.01)。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SAS、SDS 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干預前后SAS、SDS 評分比較(分,)
注:SAS:焦慮自評量表;SDS:抑郁自評量表
干預前,兩組分娩自我效能評分比較(P >0.05);干預后兩組分娩自我效能評分高于同組干預前(P <0.01),實驗組結果效能、期望效能、自我效能總分高于對照組(P <0.01)。見表3。
實驗組第一、第二產程時間短于對照組,產后2 h出血量少于對照組(P <0.01)。見表4。
表3 兩組干預前后分娩自我效能評分比較()

表3 兩組干預前后分娩自我效能評分比較()
表4 兩組初產婦產程時間、產后2 h 出血量比較()

表4 兩組初產婦產程時間、產后2 h 出血量比較()
實驗組剖宮產率低于對照組(P <0.05),新生兒Appar 評分高于對照組(P <0.05),兩組產婦產后出血、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發生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比較(P >0.05)。見表5。
分娩屬于重大應激源,可造成產婦心理與生理的巨大應激反應,初產婦影響程度更大[8]。強烈應激反應是導致產程延長、胎兒窘迫、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9]。如何化解初產婦分娩時心理應激反應、保證分娩安全十分重要。

表5 兩組初產婦分娩方式及分娩結局比較
導樂陪伴分娩是指醫護人員或導樂人員為產婦提供專業化、人性化的服務,持續給予孕婦身心支持,鼓勵孕婦建立自然分娩信心[10]。心理暗示通過一種被主觀意識肯定的假設,誘導個體產生反射行為,竭盡全力去實現這個假設目標[11]。積極心理暗示借助語言、非語言等不同表現形式,含蓄或間接向患者傳遞正性力量[12]。苑丹[13]研究認為,積極心理暗示能夠緩解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焦慮、抑郁情緒,且心理暗示易被心理敏感患者所接受[14]。結果可見,實驗組SAS、SDS 評分低于對照組,孫繼美等[15]早期研究中也有類似報道。
分娩自我效能是產婦應對分娩壓力、完成分娩過程的能力與信心,與心理狀態、直接經驗、替代經驗等明顯相關[16-18]。初產婦分娩自我效能感整體水平感低,也直接影響產時應對行為[19-20]。產房環境家庭化布置在滿足患者舒適感的同時,能激發初產婦配合生產的動力。語言暗示可讓產婦明白“可為可不為”的道理。假慰療法是激發產婦分娩信心和分娩動力的重要舉措[21]。表情交流、眼神鼓勵、肢體接觸等能給予患者更多心理安慰,增強自尊感[22]。共情體驗通過換位思考,體驗產婦分娩過程中的真實感受,可保證心理干預及行為指導的準確性[23]。結果可見,實驗組結果效能、期望效能、自我效能總分高于對照組,顯示積極心理暗示聯合導樂陪伴分娩有助于提高初產婦分娩自我效能的養成。
產婦分娩方式的選擇、產程時間、分娩結局影響因素很多,良好的心理狀態、分娩自我效能在分娩進程中發揮著積極作用[24-26]。隨著初產婦焦慮/抑郁情緒的化解、分娩自我效能感的提高,自然能夠對分娩結局產生積極的影響,這也是實驗組產程時間縮短、剖宮產減少、新生兒Appar 評分高于對照組的主要原因。
綜上所述,積極心理暗示聯合導樂陪伴分娩應用于初產婦分娩過程干預中,能夠化解產婦焦慮、抑郁情緒,促進分娩自我效能感的養成,進而改善產婦分娩行為及分娩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