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青晨
(神華鐵路裝備有限責任公司陜西分公司,陜西榆林 719300)
在鐵路貨車運行中注重輪軸質量控制工作,分析輪軸質量影響因素,從輪軸結構設計、材料選擇、承受重量、使用環境和使用條件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輪軸質量。其中,超聲波探傷工藝屬于一種無損檢測技術,在輪軸損傷檢測中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借助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完善超聲波自動化探傷系統,為鐵路貨運車輛運行安全性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鐵路貨車輪軸組成結構主要包括車軸、車輪兩部分。車輪與鋼軌直接接觸,出現的損傷概率要大于車軸損傷概率。鐵路貨車車輪常見損傷包括車輪磨損與車輪裂紋。
貨車運行過程中,車輪與鋼軌直接接觸,在運行過程中產生較強的摩擦力,極易出現車輪磨損情況。車輪磨損類別包括踏面磨損與輪緣磨損。
(1)踏面磨損。貨車在運行中的緊急制動,使踏面出現了凹槽,無法確保輪軸四周能正常運行。制造材料質量不佳因素影響,會使貨車運行過程中踏面出現“剝離”情況。材料不同所造成的“剝離”裂紋程度也不同,均會加大車輪與鋼軌的摩擦力,并有強大的沖擊性[1]。
(2)輪緣磨損。因多種力影響,輪緣內側、外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撞擊,使貨車在運輸中無法直線行駛。再加上車輛運行速度較快、行駛地勢與地形較復雜,會使其邊緣受到較強烈的沖擊,所產生的磨損程度較嚴重。同時,還增加貨車運行過程中的阻力,嚴重時會使貨車失衡而發生脫軌事故。
鐵路貨車輪軸車輪裂紋發生的部位較多,需根據裂紋產生情況詳細探究裂紋類別,主要包括車軸裂紋、車輪踏面裂紋、防塵板座裂紋、輪緣根部裂紋等。產生各種車輪裂紋的主要原因包括:車軸與制動拉桿組合不合理、受較強烈性的撞擊,在外力影響下對其造成破壞。貨車運輸承載量也會對車輪造成壓迫,使車輪長期疲勞運行,既無法確保車輛運行安全,又降低貨車車輪使用壽命。
基于新工藝條件,相關部門對輪軸超聲波探傷設備進行了創新,與舊工藝設備綜合能力相比較,顯著提升設備使用性能。以單獨、組合等顯示方式轉換,使其能夠快速成像,在應用過程中有較強的可靠性、較高的效率,有效解決人為因素對探傷誤差的影響。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的應用,提升了整體的敏感性,強化輪軸缺陷檢測功能與應用性能,使舊工藝與新工藝整體效果有明顯的區別。探頭監測應用范圍全面覆蓋,缺陷檢測精度從1.00 mm 提高到0.1 mm,極大提升了輪軸超聲波新工藝的應用效果。
應用輪軸超聲波新工藝需規范其工藝參數,相關部門制定出臺了《鐵路貨車輪軸組裝、檢修及管理規則》,其中詳細說明了超聲波探傷工藝探頭的優勢,促進超聲單探頭技術飛速發展,整體效果突出[2]。經大量探傷實驗得出結論,新超聲波工藝可解決舊探傷工藝存在的技術問題,在實踐過程中確定探傷準確值,對其整體檢測效果帶來積極影響。例如,舊超聲波探傷工藝中對軸端面組合RD2、RE2的標準設定是23.3°、27.3°,而在新的《鐵路貨車輪軸組裝、檢修及管理規則》中卻更改為22.5°、26°,目的是區分不同探頭角度,避免在實際應用中出現混亂情況。
超聲波探傷屬于無損檢測技術,在鐵路貨車輪軸損傷檢測工作中被經常性應用。其應用原理是利用超聲波檢測工件中傳播、折射、反射、波形轉換等物理特性,掌握鐵路貨車輪軸內部結構狀態。分析超聲波儀器波形大小,依據檢測過程中所產生的信息數據全面分析,以波形大小對鐵路貨車輪軸準確判斷。應對材料質量、位置異常等檢測對象,均需有相應的檢測及檢修方案,為鐵路貨車輪軸檢測工作帶來積極影響。在超聲波探損儀器方面加大開發及研究力度,注重其數字化智能化發展,不斷豐富檢測材料、產品種類等,深度探究超聲波探傷工藝特點,提高采樣效率、缺陷定位能力等,突出超聲波探傷檢測技術在鐵路貨車輪軸損傷檢測方面的應用價值。
依據超聲波探傷工藝原理,在鐵路貨車輪軸損傷中合理化應用,先把超聲波探頭直接放入到輪軸中,檢測車輪磨損、裂紋等,同時監測材料質量的影響。例如,應用橫波探頭檢測輪軸、輪座鑲入部裂紋及缺陷位置,應用小角度縱波探頭檢測軸頸、卸荷槽部位。所有檢測項目,都需依照輪軸探傷相關要求規范操作,才能真正掌握輪軸實際情況,結合具體情況探究與解決問題,確保鐵路貨車輪軸整體安全性[3]。
超聲波探傷技術正引起鐵路檢修單位的重視,已應用在鐵路貨車輪軸損傷檢測工作環節中。傳統人工手動超聲波探傷技術對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工作經驗等提出較高要求,往往因為“人為因素”的影響,無法確保檢測工作質量。同時,人工操作檢測工作難度較大,無法真實、全面地掌握鐵路貨車輪軸的實際情況,影響鐵路貨車輪軸無損檢測效率的同時,還會增加檢測工作成本。微機控制超聲波自動探傷技術應用計算機代替人工操作,對超聲波探傷機進行全面開發與合理化應用[4]。隨著鐵路貨車輪軸軸型的創新與應用,微機控制超聲波自動探傷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出現了不足,如檢測結果精準度不夠、機械穩定性差、運作誤差較大等,需與人工手動超聲波探傷技術配合應用,創新出新的超聲波自動探傷技術應用形式,滿足鐵路貨車輪軸無損檢測工作要求。
結合鐵路貨車輪軸超聲波探傷工藝探究,能夠了解到此項技術還需進一步地完善與創新。應用新技術、新設備,構建輪軸超聲波自動探傷系統,在該系統中開展各項探傷工作,詳細記錄各項工作環節產生的信息數據,為制定探傷方案提供重要參數,提高貨車輪軸檢測效率與技術水平。采用穩定的通過門式結構橫跨在鋼軌上,控制系統控制超聲波探頭移動執行機構,整個設備的外觀比較簡潔,內部結構不混亂,依據檢測工作要求可對其合理化操作,均可實現預期檢測目的。
探傷機內部結構包括探測頭、控制卡和由伺服器帶動的曲柄連桿機構。借助小角度探頭對輪座底部探測,調整適合的運動速度,能對輪軸缺陷從粗查到精細排查。在整個排查過程中產生大量的信息數據,系統會在各項工作開展時,把所產生的信息數據存入數據庫,利用超聲卡采集到的超聲波信息數據,準確掌握輪軸探傷情況與具體位置,明確輪軸缺陷位置,并有報警、打印報表等功能[5]。在鐵路貨車輪軸超聲波探傷自動化發展過程中,要求探傷機具有較強的自檢功能,才可確保輪軸超聲波探傷效率與質量。
隨著我國鐵路企業快速發展,對超聲波探傷新工藝提出更高要求,使探傷向自動化、系統化、數字化等方向發展:①應用現代化科技手段,解決舊工藝的技術問題,如車輪缺陷大小、形狀等,依據檢測中所獲取的信息數據,利用成像技術突出展示其缺陷,為新工藝創新發展提供有利條件;②對比超聲波新工藝與舊工藝,應用自動化技術能解決人力、物力、財力等分配不均問題,注重各項資源的合理應用,使超聲波探測儀器向智能化發展;③在超聲波舊工藝與新工藝轉化過程中,考慮到超聲波新工藝質量與效率,能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借助現代化科學技術,提高整體自動化技術水平,明確超聲波新工藝檢測內容及標準,以《鐵路貨車輪軸組裝、檢修及管理規則》政策內容為主要依據,使鐵路貨車輪軸損傷檢測工作順利開展,依據檢測結果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與方案,為鐵路企業穩定發展帶來積極影響[6];④注重超聲波與斷裂力學結合應用,分析鐵路貨車輪軸部件重要作用,通過開展鐵路貨車輪軸損傷檢測工作,準確掌握鐵路貨車輪軸使用情況,注重新工藝的質量控制,可對鐵路貨車輪軸使用壽命延長帶來積極影響,為鐵路貨車輪軸運行安全提供良好的基礎保障,提高貨車運行安全性,為鐵路企業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
從鐵路企業長久發展角度研究,開展鐵路貨車輪軸損傷工作極其重要,也是核心工作內容之一。依據分析結果掌握車輪磨損、車輪裂紋等影響因素與危害性,應用舊工藝與新工藝轉換,了解到微控超聲波自動探傷工藝引進、工藝參數規范等具體內容,為實際應用提供參數依據。掌握鐵路貨車輪軸超聲波探傷工藝原理,在開展檢測工作中對無損檢測技術應用,引進與應用新技術、新設備,促進鐵路貨車輪軸超聲波探傷自動化、系統化、數字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