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飛
確保苗全、勻、齊、壯、早,是提高農作物產量的關鍵。但山區早春玉米播種后,經常出現不同程度的缺苗現象。一般年份缺苗率在10%左右,低溫陰雨、鼠害猖獗年份玉米缺苗率常高達20%以上,播種時間較早的高山地膜玉米缺苗更多,嚴重影響到玉米產量。
一、玉米缺苗對產量的影響
玉米缺苗嚴重,一是降低單位面積株數,二是降低田間植株的整齊度。
降低單位面積株數,直接影響玉米產量。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大面積推廣的玉米品種,絕大多數是單稈單穗的大穗型雜交種。大量調查顯示,此類品種畝收獲株數在3 500株以內時,密度與產量呈高度正相關。畝株數每減少100株,產量大約降低15千克。目前,山區玉米畝收獲株數一般在 2 000~2 500株。密度不足,是導致玉米單產較低的重要原因。山區玉米密度不足,除播種時密度偏低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播后缺苗。在密度偏低,通風透光條件較好情況下,如果缺苗較多,后期群體生長對產量的補償能力有限,因此缺苗越多,產量下降幅度越大。
田間植株的整齊度降低,會間接影響到玉米產量。據研究,玉米的產量同玉米的整齊度呈高度正相關,而且隨著密度的上升,整齊度對產量的影響越來越大。因而在玉米高產栽培中,不僅要保證玉米有較高的密度,同時還要保證玉米有較高的整齊度。玉米的整齊度,關鍵取決于苗期的整齊度;而苗期的整齊度,又取決于播種后成苗情況。如果播種后出苗不齊、成苗率低、缺苗較多,即使后期補種也會造成苗早晚不一、大小不齊,嚴重影響以后的整齊度,進而導致成熟時玉米穗硬、嫩、空“三代同堂”現象,降低玉米產量。
二、防止玉米缺苗的對策
防止玉米缺苗,具體措施包括:
1. 精選玉米種子
應選擇品種純度高、大小均勻一致、生命力強的玉米種子,堅決淘汰生命力弱及無生命力的破籽、小籽以及發芽率低、發芽勢弱的陳玉米種,確保粒粒發芽、棵棵成苗。有條件的可在催芽后選種,這樣更有把握。
2. 抓好播前處理
在播種前將玉米種搶晴翻曬2~3天,提高種子的生命力。然后用溫水浸種6~8小時,再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對種子進行藥劑處理。在高山、二高山玉米絲黑穗病發生嚴重地區,可使用三唑酮(或戊唑醇)拌種;在地下害蟲危害嚴重的地塊,可使用辛硫磷拌種。有條件的可直接購買包衣后的種子,或用種衣劑拌種。
3. 堅持適時播種
春播玉米適時早播,不僅利于形成壯苗,而且利于避開伏旱、秋霜危害。但過早播種,特別是在土壤濕度偏高時播種,由于土溫低、升溫慢,種子發芽、出苗緩慢,播種后極易遭到病、蟲、鳥、鼠危害,導致嚴重缺苗。因此春播玉米播種時間,必須根據當地氣候條件確定,一般在地表土壤溫度穩定回升到8~10℃時搶晴播種。地膜覆蓋能增溫保溫,可適當提早7~10天播種。
4. 采用育苗移栽
采用農膜保溫育苗、適時帶土移栽,是防止玉米缺苗、奪取玉米高產最為有效的措施。近年來推廣的塑料穴盤育苗,方法簡單,費工少、成本低,能夠帶土全根移栽,只要把握好移栽時機,很容易實現苗全、勻、齊、壯、早,深受農戶歡迎。此法不僅適合在中、低山區推廣,也適合在高寒山區推廣。將育苗移栽與地膜覆蓋技術相結合,一般可使玉米畝增產10%以上。
5. 規范套作技術
山區旱地常采用預留行輪作套作,即秋季田間只種半幅小麥,預留半幅春季套作玉米。由于小麥播種時玉米行暫時空閑,因此擴“麥”擠“玉”現象較為普遍。預留的玉米帶寬過窄,播種后小麥對玉米行蔭蔽過重,會造成玉米不同程度缺苗。要保證玉米全苗,提高玉米產量,小麥必須規范播種,播幅不可過寬,這樣才能給玉米發芽、出苗、生長留足空間。
6. 搞好糞肥處理
在地下害蟲危害嚴重地區,大量施用未腐熟糞肥是造成玉米缺苗的重要原因,這在地膜玉米中表現尤為突出。施用未腐熟的糞肥,不僅會給地下害蟲提供適宜的滋生場所,還會帶入大量新的蟲源。要減輕地下害蟲危害,可將糞肥進行高溫堆漚,待其充分發酵腐熟后再施入田間。糞肥若來不及高溫堆漚,可在其中拌入殺蟲劑殺滅害蟲。
7. 提高播種質量
播前整地粗放、播種深淺不一,導致出苗參差不齊,影響玉米破膜接苗,而破膜接苗不及時易出現燒苗現象,這是導致蓋膜玉米缺苗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要保證苗全苗齊,必須在提高整地、播種質量上多下功夫,確保地平土碎,播深一致。如果整地質量較高,可使用追肥槍或播種器播種,這樣更容易做到播種深度一致,株行均勻,出苗整齊一致。
8. 靈活覆蓋地膜
玉米早春地膜覆蓋不僅需要溫度適宜,還要土壤墑情適宜。目前普遍采用的播后覆膜技術,方式過于單一,經常會遇到溫夠墑不足、或墑足溫不夠等情況。此時若勉強播種,極易造成缺苗。因此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靈活的覆膜技術。可以在土壤墑情適宜時提前覆膜,待溫度適宜時再打孔播種(或移栽);也可在溫度適宜時播種,等土壤墑情適宜時再覆膜,或人工補墑(澆水)后覆膜。當然,最好是溫、墑齊備,播后覆膜(或覆膜后打孔播種)。此外,應早施基肥,以保證播種、覆膜時有充裕的勞力和時間,提高覆膜的質量。
9. 嚴防鼠鳥危害
山區田間鼠、鳥較多,對玉米發芽、出苗威脅較大。很多農戶對付田間鼠害采用毒殺辦法,但效果欠佳。據筆者長期實踐經驗:如果根據老鼠多疑習性,播種前先在田邊地頭撒毒餌毒殺部分老鼠,播種時再用碾成粉末狀的衛生球(樟腦丸)拌玉米種,使玉米播后至苗前老鼠不敢取食,更能有效地保證玉米全苗。對雀鳥等應采取驅避而非毒殺措施,使野生鳥類得到保護。
10. 育苗及時補缺
育苗及時補缺是防止玉米缺苗的有效措施。一般在大田玉米播種前3~5天,用營養缽或塑料穴盤保溫育苗。在大田苗3葉期前后檢查,發現缺苗及時補栽。這樣,補栽苗經過緩苗期后與大田苗生長基本一致,玉米苗全、勻、齊、壯,才能為高產打下堅實基礎。
作者簡介:熊 飛, 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的實驗、研究、示范、推廣及農業規劃項目起草、農民科技教育培訓等工作,獲各種獎勵20余項。聯系地址:湖北省竹山縣農業農村局 郵編:44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