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期,不僅要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最重要的是掌握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只有學生愿意主動學習、思考,才能在有效地領悟知識內涵的同時激發自己的創造力。語文這門學科,不僅聽說讀寫并重,教材的涉獵內容也極為廣泛,不僅包含名家著作、人文情懷,還包括歷史、地理、建筑、科技等知識。不可否認,語文是一門鍛煉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學科。因此,語文的教學過程,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最佳途徑之一。
【關鍵詞】初中語文;自主學習
一、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
最好的教學模式就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然而,2021年教育部關于中考招錄比例做出了調整,今后,職業高中和普通高中的招錄比例將達到1:1。如果說高考是改變人生軌跡的第一道關卡,那么如今,這道關卡提前了,也就意味著,初中升學壓力變大了。課堂上,教師為了幫助學生得到符合跨入高中門檻的分數,只能高強度灌輸考試內容內容。如此教學模式,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嚴重壓制,面對“填鴨式”的教學,學生從課堂的“主動學習”日漸轉換成“被動學習”。每節課都是教師直接將知識“澆灌”在學生的大腦中,學生完全不需要自行總結歸納知識。這種“被迫學習”的狀態下,必然學習興趣全無,自主學習能力不僅很難得到提升,反而會降低。所以,在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把課堂還給學生。例如在課文《老王》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將文章預習,分成學習小組完成以下幾項任務。第一,查閱文章及作者相關的背景資料。第二,梳理生字詞。第三,劃分句子段落,掌握文章大意。在課上,首先給同學們彼此分享所查資料的時間,其次,派代表分享文章具體內容,比如,文章的幾個部分都講了什么?老王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苦”體現在哪?“善”體現在哪?對老王的外貌描寫有什么作用?等等。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歸納、糾錯。如此教學模式,不僅教師的主導作用將課堂內容的完整性、準確的進行了嚴格的把控,保證了教學內容的質量,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提升。有了主人翁意識的學生,對學習熱情大大增加,在課堂上的主動學習也對其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產生了極大地推動力。因此,強化學生主體地位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必不可少的環節。
二、滿足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中學生學習自我效能感的滿足途徑之一,就是教師的肯定,筆者也稱之為贊揚教育。一項任務被成功完成概率大小,取決于實施者對這項任務的興趣或動力的大小。在課堂教學中,面對學生的優秀表現,教師要及時地給予充分的肯定,得到肯定的學生會感到“成功”帶來的樂趣。學生的成功體驗得到充分滿足,學習的興趣也必然會提升。中學生尤其欣賞“與眾不同”“標新立異”,如果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收到失敗的評價,接下來的學習狀態就是氣餒、厭學。相反,如果經常受到表揚、肯定,自我效能感就會得到極大地滿足,主動學習的意識也會悄無聲息地隨之產生。所以,滿足學生的成功欲望,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評語總是“好”、“很好”、“非常好”,沒有具體的評價,沒有與眾不同,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很難得到滿足。所以,教師應注重表揚語言的多樣化,比如“你說的很有道理”、“你補充的很及時”、“你總結的非常全面”、“你的想法很有創意”、“你們果然沒讓我失望”“你們是我帶過最聰明的一屆學生”等。學生得到了與眾不同的表揚,“成功體驗”和“與眾不同感”都得到了滿足,對自己的期望目標也會提升,學習熱情也會相應提高,進而帶來更強的自主學習動力。
三、鼓勵學生拓展課外閱讀
“語文”中的“文”我們可以理解為“文學”、“文字”、“文史”、“文化”,其中“文學”是最關鍵的,沒有“文學”的語文就像一朵枯萎的花朵,是沒有生命力的。然而“文學”的養分通過何種方式汲取?正是閱讀。教材容量有限,基于思維定式,還是一個很枯燥的讀本,很難有學生對教材感興趣。然而,課外讀物的閱讀卻不同,它包羅萬象,掙脫了教材的束縛,學生們可以看到校園以外繽紛多彩的世界。最重要的是,學生可以在指定范圍內,自主選擇喜歡的讀物,可以是歷史故事、文學常識、詩歌散文集、甚至可以是科幻小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孩子能散發出的熱情是不可低估的。所以,鼓勵學生拓展課外閱讀,對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學生可以在圖書館辦一張讀書閱讀卡。在之后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每周拿出一節課的時間組織一場讀書報告會,每位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感悟以演講的形式分享給大家。一方面,中學生的年齡具備“自我表現”訴求的特征,所以讀書報告會可以給學生展示自己的平臺,增加學生的閱讀熱情,同時還能鍛煉學生“聽說讀寫”中“說”的能力。另一方面,每個人看每句話的思考都是不一樣的,讀書感悟的分享是沒有參考答案的。所以學生讀書時不能只看其表而不看其內涵,長此以往,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
結論:語文學科極具細膩的情感色彩,但需要學生主動用心領悟其內涵才能真正看清其中的樂趣。把語文教學演變成一場師生之間的藝術的交流,借此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樂享其中。這種優良學習方法的養成,不僅可以提高成績,對學生未來的發展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徐婷婷.借助自主學習打造語文高效課堂[J].華夏教師,2020(13):40-41.
[3]劉潔茹.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J].當代教育科學,2008(06):63-64.
作者簡介:李欣悅(1996.5.24),女,滿族,籍貫:遼寧省本溪人,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2019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課程與教學論,研究方向: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