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雪琴
【摘要】到了高三后期,學生的壓力與日俱增,很容易產生浮躁焦慮、逃避等消極的心理狀況,甚至可能出現班級內請假人次較多的現象。高三班主任如何處理學生請假,如何及時發現并緩解學生消極情緒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高三學生;請假;心理
2021屆恰逢新高考改革,從高考備考來說,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從高考形勢來說,除了因為選科的變化導致的更加嚴重的生源弱勢,歷史方向的孩子們面臨的更是物理歷史選科比例嚴重失衡所帶來的巨大挑戰。到了高三,尤其是下學期,班上學生請假的人次非常多,學生因為學習壓力情緒不好的現象非常普遍,記得有一次考試后連續一個多星期幾乎每天會有學生到我那里掉眼淚,有些學生甚至說學不下去了想無限期請假。因此,處理好學生高三后期的各種請假,及時發現并疏導學生的消極情緒,其實也是學生學習動力構建與維持的一個重要環節。
一、合理處理學生請假
跟往屆所帶班級相比,這班學生到了高三請假的人次特別多。以往,一本學校印發的請假條能用兩到三學期,而這班學生,如果準假標準低一點,一學期一本都不夠。學生請假大致有三類:
第一類是因事請假,一般是突發狀況,比如眼鏡壞了,比如家里有不得不處理的事情,這類事情比較直觀,比較容易處理。
第二類是因心理原因請假。有的學生會直接告訴我因為學習壓力太大,情緒接近崩潰,或者學習狀態極為糟糕,需要回家調整。這種情況就需要跟學生及時溝通,我一般兩種處理方式:對于請假時情緒激動的學生,盡可能讓其敞開心扉哭出來傾訴出來,然后馬上準假一兩節課,去操場或繞校園跑步,標準是流汗,然后找我交流,目的是讓學生將心里壓抑的負面情緒發泄出來,然后通過交流幫助學生找到存在的問題,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樹立其學習信心,增強其學習動力,調整其學習狀態;對于請假時很冷靜并且堅持要回家的學生,準一天假,及時與家長溝通,建議其家長安排一些戶外活動,最好是能讓孩子流汗或者心跳的活動,比如去荊州方特體驗刺激項目。通過這兩種處理方式,學生的情緒一般能比較快地被調整過來,效果較好。
第三類是因病請假,這個是占比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請假理由。班上女生大多文靜不愛運動,有的女生身體特別不好,比如鼻炎,痛經,反復感冒等等,總是會因為以上原因經常請假。冠以這種理由的請假中,有些還摻雜著逃避學習的心理。作為班主任,除了擔心,還是擔心,既擔心他們的身體狀況,又擔心會影響其學習,還擔心請假的人次過多會影響班級學習氛圍,削弱學生的學習斗志。遇到這種情況,班主任就要仔細甄別請假原因,確實需要校外就醫的,與家長聯系后準假。
青少年心理問題專家李玫瑾教授曾提出這樣一個理論:到了初高中,出現心理問題的往往是不喜歡運動的孩子,心理最好的醫生就是運動。因此,平時一定要保證學生的運動時間,因故掉的體育課也盡可能補上,這樣既能增強學生身體素質,減少因病請假的情況,還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大部分情緒問題。
所以,班主任一定要把好請假關,盡可能保證人員整齊,能堅持的一定要堅持,能在學校解決的問題就在學校解決。周考月考聯考,盡可能保證人員穩定,全員參考,無故不得缺席考試。以此來穩定軍心,形成良好的堅強堅定的大氣候。
二、及時發現學生心理異動
上述因心理原因,或者我更愿意說是情緒問題而請假的學生,究其原因,大多是因為學習焦慮。主要表現為考試焦慮和學習動力不足:考試焦慮主要是因為學生過于看重分數,其實也是對自己高考成績或者未來前途的焦慮;學習動力不足主要是因為學生一方面有提高成績的渴望,但另一方面又極容易浮躁、厭煩等。當學生覺得需要請假的時候,焦慮情緒其實就已經積累到必須處理的時候了。作為班主任,相對于解決問題,我覺得最重要是其實是及時甚至提前發現問題。
有的孩子比較容易敞開心扉,比如前面提到的因為心理壓力直接找我請假的,這類學生遇到情緒問題會主動找老師排解。對于學習好和學習差的學生,因為老師的關注度高,有問題了也較容易發現。最容易忽略或者將自己藏起來的,恰好往往是那些成績中等的孩子,這就需要老師仔細觀察,通過各種方法來了解孩子們的心理動態。比如,班主任可以多跟科任老師交流,通過其它科目的課堂表現和考試作業情況來更加全面地了解該學生的整體狀態。其次,不定期跟每個學生談心,通過聊天詢問其本人或周圍同學有沒有困難或煩心事。另外,還可以借助書面交流的方式,我每個月都會讓學生寫點什么,比如要求學生寫考試總結,或者寫英語隨筆,為的是練習英語書面表達的同時吐露心聲。這樣,心理異動的情況基本都能夠被發現。
發現問題之后,下一步就是解決問題。據我觀察,絕大多數的問題都可以通過以上針對因心理原因請假的兩種處理方式來紓解。實在解決不了的,就要跟家長溝通好,建議尋求專業幫助。
高三后期,學生處于一個極其敏感的時期,情緒會很不穩定,這就要求高三教師和班主任工作更加細致周到,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一旦發現學生心理狀態異常或者情緒消極,一定要及時地幫助學生疏導,讓學生以更加健康積極的狀態復習備考,以取得理想的成績。
參考文獻:
[1]王富余.中學生心理輔導技巧[J].考試周刊,2015,12.
[2]吳鵬飛,朱昭營.淺談關注高三學生心理健康[J].文科愛好者,2013,(5),43.